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校本培訓:學報編輯隊伍職業化建設的新模式

2015-03-28 02:40:03王龍杰
河池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培訓

王龍杰

(廣西師范大學 學報編輯部,廣西 桂林 541004)

校本培訓:學報編輯隊伍職業化建設的新模式

王龍杰

(廣西師范大學 學報編輯部,廣西 桂林 541004)

針對目前我國高校學報編輯隊伍普遍存在的素質不高、人心不穩的情況,以及當前編輯集中培訓存在的經費開支多、工學矛盾大、培訓效果不佳等的突出問題,提出構建高校學報編輯校本培訓體系,為學報編輯隊伍職業化建設提供一個有效的培訓途徑。論述了高校學報編輯校本培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學報編輯校本培訓的實施策略。

學報編輯;專業發展;校本培訓;隊伍建設

高校學報是以反映高校教學科研水平、展示學校教學科研成果為主的學術刊物,是高校科研和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高校學報無論是辦刊規模、辦刊質量,還是期刊影響力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應該看到,我國高校學報還存在很多問題,如缺乏個性,千刊一面,發行量小,出版時滯過長,大多質量一般,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高質量期刊還很少,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期刊更是幾乎沒有,與我國高校的地位極不相稱。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高校學報編輯人才缺乏、素質不高、工作不安心、隊伍不穩定、結構不合理等。吳平指出:編輯是出版的靈魂。培養和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和高素質的編輯隊伍是提高學報辦刊質量,實現學報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和手段,高校學報只有認真地做好編輯培訓工作,才能搶抓機遇,直面挑戰,把高校學報做強做大,使我國高校學報屹立于世界期刊之林。[1]

一、學報編輯校本培訓的必要性

高校學報作為綜合性學術刊物,其編輯人員是高校教學科研隊伍的一部分,既要具備一般教學科研人員的基本素質,又要具備作為學術期刊編輯的特別素質。

(一)學報編輯隊伍的現狀

高校學報編輯在高校中的地位較低,導致編輯隊伍素質不高、人心不穩,現狀堪憂。

首先,學校重視不夠,人員配備不足。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與科研,學報在高校中被視為非核心部門或輔助部門,長期得不到重視,經費短缺,缺編嚴重。如吳贛英對全國高職學報的調查表明,60.79%的學報缺編,學報作為一級學術機構單列的只占總數的26.79%,編輯享受科研人員待遇的只占17.65%。[2]《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辦有1個月刊,2個雙月刊,卻只有9個編輯,缺編達50%。[3]姚遠對全國220種高校科技期刊的調查表明,按系處級建制的只占50.91%。[4]同時,學報由于編制和人員短缺,不可能配齊所有學科的專業人員,一個編輯負責幾個學科專業稿件的現象就變得很普遍,如我刊有一位編輯負責9個一級學科專業的稿件。

其次,社會地位和待遇低。學報編輯雖名為教學科研人員,由于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實則處于高校最底層,很多高校把學報編輯視為教輔人員或行政管理人員,甚至有些高校把編輯列入工勤技能崗位,把學報作為解決人員安置的地方,編輯的工資津貼等待遇與科研和教學人員相比有較大差距。

第三,職業發展受限,人心不穩。學報編輯人員多為“半路出家”,導致編輯評職稱困難;加之學校師資培訓經費和名額有限,一般只用于一線教學和科研人員,編輯很難爭取到外出參加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導致編輯職業發展受限。調查表明,高校學報編輯常常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只把編輯當做自己萬般無奈的選擇,一有機會就會考慮轉行,很少有人會心甘情愿把編輯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

第四,學報編輯素質不高,能力有限。高校學報具有較強的學術性,編輯人員一般都要求具有深厚的專業背景,普通的編輯學專業畢業生很難勝任。目前我國高校學報編輯大都由碩士或者博士畢業的專業人員擔任,他們有一定的專業背景,但仍有相當比例的學報編輯學歷較低、專業背景知識不夠、職稱不高。加之大多數編輯人員在進入學報之前從來沒有或基本沒有接觸到編輯學方面的知識,都是在學報工作的崗位上接觸編輯業務知識,從來沒有進行過系統的編輯學知識培訓,全靠自己邊工作邊學習掌握,因此對編輯業務的理解和掌握肯定有較大的不足,編輯業務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學報編輯現行培訓的不足

我國目前的高校學報編輯培訓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行科學規劃和構建。

首先,工學矛盾大,組織管理弱化。現行的編輯培訓一般都是集中脫崗式的短期和突擊培訓,工學矛盾大,經費開支多,制約了參加培訓的編輯人數。[5]在培訓過程中,參訓編輯脫離了編輯部的監管,而培訓組織者管理又不到位,全靠參訓編輯的自覺,培訓工作流于形式,培訓效果不佳。

其次,培訓形式單一,不重主體。現有的編輯培訓大都以專家集中授課和理論灌輸為主,編輯只是被動傾聽接受,自主選擇性和參與度較小,缺少動手實踐環節和以編輯為主體參與的培訓形式,導致理論學習與編輯實踐脫節,不能解決編輯在專業發展和辦刊工作實踐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和困難。

第三,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由于培訓組織者師資力量有限,研發能力不足,培訓之前缺乏編輯需求的調查,培訓方案缺少組織論證,對培訓目標、培訓內容等缺乏清醒的認識,導致培訓內容一方面簡單重復,另一方面有些亟需的內容又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涉及,如一般的培訓很少有關于編輯人員 的工作壓力、職業倦怠[5]、職業理想、職業價值等精神層面的引導,以及自身迫切需要提升的自我時間管理、自我心理調節、自我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內容。

第四,缺少評價環節。目前的培訓很少有對授課專家教學效果及參訓編輯學習效果的評價,培訓結束后也沒有對培訓效果進行跟蹤評價及后續跟進措施,編輯的學習思考與行為改進脫節,削弱了培訓對編輯工作的指導作用,降低了提高與改進培訓課程的潛力。

第五,培訓意識薄弱。盡管學報每年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費開展編輯培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也有明文規定編輯每年都要參加一定學時的面授,但編輯參與培訓的面還不是很廣,有些編輯還是不參加培訓。這除了學報本身的問題外,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編輯自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很多編輯“要我培訓”的思想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

二、學報編輯校本培訓的可行性

學報編輯校本培訓指在有關專家指導下,由學報自身發起、組織、規劃并實施的,以提高學報編輯的業務素質和科研能力、促進編輯個人和學報共同發展為目標,通過編輯培訓、學報出版活動和編輯科研活動等方式培訓學報編輯的一種校內在職培訓。[6]

(一)校本培訓符合編輯培訓的目標和編輯職業的特點

學報編輯不僅需要有大量的顯性知識,還需要具有一定的隱性知識(或叫緘默知識),它不能以正規的形式(如學校教育、書本等)加以傳遞,也不是短短幾天的集中培訓就能掌握的,它只能由認識者在長期的實踐中從自己的直接經驗中去感悟、去體驗、去升華,最好的學習途徑是通過“師徒制”手把手的方式進行傳遞。[7]-[8]編輯校本培訓以編輯為本,強調學習培訓和編輯工作實踐緊密結合,邊工作邊學習,工作、學習和培訓一體化,以提高編輯的綜合業務素質和專業發展水平為目標,較好地解決了編輯顯性知識的學習和隱性知識的掌握,提高了編輯的實際操作水平。

(二)校本培訓能有效提高編輯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的集中培訓一般采取“先知而后行”的知識目標培訓的思維方式,主張編輯知識、技能、情感的累積對編輯行為的促變功能,重在傳授知識,極易造成培訓所學與實際需求相脫節的現象。校本培訓采用的則是“先行而后知”的培訓理念,強調在工作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通過對編輯所在學報編輯出版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認真研究后加以解決,并把校本培訓的成果放在學報編輯出版工作實踐中加以檢驗,通過行動促進編輯專業發展,培養編輯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水平。

(三)校本培訓能有效實現學報編輯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校本培訓重在對學報編輯培訓需求進行調查,開展培訓組織和效果評估,盡力為編輯營造一個有利于自身能力提高和專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提高編輯的能力、水平和職業認同度,增強編輯職業榮譽感和職業歸屬感,踐行職業理想,安心從事本職工作,確保學報編輯隊伍穩定,實現學報編輯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提高編輯隊伍的素質。

(四)校本培訓能有效提高學報的質量

編輯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環節,責任編輯的職業素質是保證出版物質量與水平的關鍵所在。[9]高校學報作為學術期刊界的一員,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緊密圍繞高校學報的實際需求和編輯的特點,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國際競爭意識,有針對性地根據學報編輯面臨的實際問題,探索出適合學報編輯培訓的模式,科學規劃,合理安排,對編輯進行素質修養、能力水平、知識體系等全方位的系統培訓,提高學報編輯隊伍的質量和水平,而這些正是校本培訓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五)培訓組織管理便利,培訓活動收益好

編輯校本培訓以編輯所在學報為依托,以編輯所在學報和高校為培訓基地,培訓計劃和課程安排均可根據學報和編輯的時間靈活制訂,確保編輯工作和學習兩不誤,既減少了編輯的工學矛盾,又節省了編輯離崗培訓的差旅費、學習費,降低了培訓成本。同時,通過學報有效組織,受訓編輯積極參與,變傳統集中培訓“外控式”管理為校本培訓“內控式”管理,便于有效管理,保證培訓效果。

三、學報編輯校本培訓的實施策略

高校學報編輯校本培訓是學報編輯專業發展及隊伍建設的現實需要和較好的培訓模式,學報必須高度重視,積極研究編輯校本培訓與高校教師在職培訓及其他培訓方式之間的契合關系,開發與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要求相適應的編輯校本培訓模式,促進編輯隊伍更好更快地成長。

(一)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訓領導機制

從系統論的角度看,校本培訓體系至少包括需求分析、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師資儲備、學習環境、支持體系、效果評估等幾個方面,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建立一個專門的機構,如學報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校本培訓發展規劃的制定、培訓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培訓課程的開發、培訓活動的組織和落實以及培訓的考核評估工作,并代表學報對外進行交往與溝通,如與校領導及學校各職能部門溝通協調,爭取學校領導及各職能部門的支持,保障培訓所需場地和經費,聘請培訓師資等。因此,校本培訓領導小組組長可由學報主編或編輯部主任擔任,副主編、副主任和校內其他職能部門領導擔任副組長,學報骨干編輯和部分編委作為領導小組成員加入進來,學報主編及編輯部主任、副主任等負責對外的溝通協調工作,學報主編、副主編及編輯部主任、骨干編輯和部分編委等負責對內的業務培訓活動和考核評估工作,使校本培訓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二)更新培訓內容,采用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

培訓內容是培訓的精髓和核心,直接決定著培訓的效果;培訓方式是影響培訓質量、制約培訓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之一。校本培訓強調從學報和編輯的需要出發,為全體編輯提供菜單式培訓內容,針對不同的培訓目標和內容采用不同的培訓方式,注重實踐,強調工作、學習、科研一體化,提倡工作、培訓和研究相結合,工作即學習、培訓即研究。

1. 政治思想品德和編輯知識模塊。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有關出版的方針政策、國內外形勢政策等;編輯的職業道德修養、職業理想、職業價值及職業生涯規劃等;編輯學理論知識、有關出版的法律法規、學術期刊編排規范、期刊裝幀設計等;語言文字知識、語法修飾、計算機和網絡基礎知識等。由于共性較多,可采用集中學習、業務進修及匯報、專家報告、經驗介紹、案例分析、個人反思、參加學術會議及匯報、模范人物先進事跡報告會以及個人自學等方式進行,著重培養編輯的政治理論修養、職業道德修養、職業認同度和業務素質,構建學報職業化編輯隊伍。

2. 學科知識模塊。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編輯負責的學科及相近或相關學科專業知識等。由于每個編輯的學科專業及所負責的學科不同,內容和要求自然也不相同,可采用旁聽研究生專業課、課程進修、在職攻讀學位、參加學術會議、自學、個人反思等方式進行,著重培養和提高編輯的專業知識和利用專業知識判斷、鑒審稿件的能力,構建學報專業化編輯隊伍。

3. 編輯能力提高和素質拓展模塊。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人文知識、辯證法、邏輯學基礎、計算機知識、英語知識、人際交往技巧、公關禮儀等;心理素質訓練、團隊精神、自我時間管理、自我心理調節、自我形象塑造等。由于是編輯素質提高的部分,不宜采用集中的、一刀切的培訓方式,可以采用自學、分組合作、專題研討、學術沙龍、個人反思、舉辦各種活動及素質拓展等方式進行,著重培養和提高編輯的人文修養、協作精神、身體心理素質及社會活動能力。

4. 編輯科研能力模塊。科學研究和學術論文寫作能夠培養編輯的學術洞察力,提高編輯鑒審稿件的能力和水平,是編輯快速成才的途徑[10]-[11]。編輯校本培訓注重培養編輯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倡導工作、學習、培訓和研究一體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編輯從自己的工作實踐和專業發展出發,在工作中學習,在研究中提高,從學報出版實踐中遇到的制約因素和問題入手,通過調查研究、查閱資料及分析論證,提出問題解決之道,并付諸實踐檢驗,修改完善,然后撰寫學術論文[12]。同時,學報要創造條件,對獲得科研項目和發表高水平論文的編輯給予獎勵,并進行公開表彰,并鼓勵編輯積極參與到其他老師的研究課題中,培養編輯的科研意識、科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合作精神,構建學報專家化編輯隊伍。

5. 學報特色文化模塊。期刊文化是一個期刊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能夠體現期刊特色的辦刊理念、辦刊宗旨和管理思想,是一種經過長期認同的集體價值觀念、規范等的體現,是期刊的靈魂、發展的精神向導和核心競爭力所在[13]-[15]。學報特色文化的培育和內化是編輯校本培訓的核心內容之一,關系著學報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學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校本培訓要把培育先進的學報文化當成頭等大事來抓,充分調研,積極征求各個方面的意見,認真聽取編輯和編委、作者、讀者的意見和想法,匯集全體人員的智慧,培育和創新具有時代特色的、積極向上的學報文化,把所有編輯的想法都統一到創辦特色學報和精品學報上來;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參與”的原則,讓全體編輯都參與到學報規章制度的制定及學報重大問題的論證和決策中來,使規章制度內化為編輯自覺自愿的行為規范和習慣,既提高編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高編輯的積極性、主動性和主人翁意識,增強學報文化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學報的核心競爭力。

(三)建設編輯培訓的合作文化

合作既是校本培訓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也是校本培訓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方式。[16]編輯校本培訓時時處處體現著合作,合作既有學報內部編輯之間的合作,又有學報與學校其他部門的合作,還有學報之間的合作,以及學報與校外其他單位的合作。首先,學報內部各編輯之間合作互助。同事之間由于受教育程度相近、工作經歷相似、工作目標一致,共同話題多,他們之間交流合作,可以互相學習、切磋,共同分享成功經驗;其次,學報要向學校積極爭取,將學報編輯培訓納入高校教師在職培訓體系,爭取學校各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利用學校豐富的培訓資源搞好培訓;第三,同類或同一個區域內的高校合作進行學報編輯培訓,整合利用各學報的培訓資源,形成高校學報編輯出版和隊伍建設實踐的共同體,互通有無,共同提高;第四,與本區域內的出版社、雜志社等其他出版單位合作,借鑒它們編輯培訓的成功經驗,利用他們的培訓資源;第五,與政府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期刊研究會及編輯培訓機構合作,充分利用他們的培訓師資,借鑒他們先進的培訓理念。通過合作,可以迅速提高編輯培訓的效果,提高學報編輯隊伍的水平和素質。

(四)制定完善的校本培訓考核機制

編輯工作是一種特殊的、復雜的創造性勞動,具有較強的隱匿性,因此學報編輯校本培訓考核體系不能照搬教師教學和科研工作的考核辦法,而是必須符合學報編輯工作的特點和實際情況,要能充分調動編輯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其潛能,為其職業發展和實現個人價值提供更好條件和更大空間。根據編輯工作的特點和實際,編輯校本培訓考核評價體系應從工作業績、業務能力、科研能力和水平、參加培訓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和評價。(1)工作業績主要考查編輯人員完成編輯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如編發文章的數量、組約稿情況、編發文章被引用情況、編發文章被文摘和數據庫轉摘收錄的情況等;(2)業務能力主要考查編輯人員編輯加工稿件的能力,如編發文章審讀情況、參加編校技能比賽獲獎情況等;(3)科研能力和水平主要考查編輯人員在編輯學領域和自己專業領域的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如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在研及完成科研項目的情況、獲獎情況等;(4)參加培訓情況主要考查編輯人員是否積極參加校本培訓、態度如何、有何收獲等,如參加培訓的出勤率、學習筆記、個人反思筆記、施訓專家的評語、參訓檔案等。

四、結語

隨著我國學術期刊數字化出版轉型升級和出版改革進程的加快,我國高校學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高校應充分認識到新時期學報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到學報編輯隊伍建設在學報發展中的作用,以學報編輯校本培訓作為學報編輯隊伍建設的一種新思路,整合校內外資源,協同多種培訓形式,有效提高學報編輯隊伍專業化水平,促進學報可持續健康發展。

[1] 吳平. 2013編輯出版學的十大觀點[J]. 編輯之友, 2014(1): 14-18.

[2] 吳贛英. 高職學報編輯隊伍建設的調查與分析[J].編輯之友, 2010(7): 66-67.

[3]曹兵, 蔣偉, 咚建國, 等. 高素質的編輯隊伍是科技期刊質量的保障——《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的編輯素質培養[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07, l8(1): 157- 160.

[4]姚遠, 湯晰, 趙軍平, 等.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現狀調查與分析[J]. 編輯學報, 2008, 20(1): 15-17.

[5]于紅. 創新青年編輯培養途徑及方法的思考[J]. 編輯之友, 2010(9): 78-80.

[6]王龍杰. 基于校本培訓的高校學報編輯隊伍建設——廣西師范大學學報編輯校本培訓探索和實踐[C]//劉志強. 學報編輯論叢, 2014: 169-173.

[7]吳曉義. 國外緘默知識研究述評[J]. 外國教育研究, 2005(9): 16.

[8]崔波. 基于緘默知識觀的全媒體編輯出版教育模式探究[J]. 中國出版, 2011(2): 39-42.

[9]孔艷. 探討責任編輯的繼續教育制度[J]. 編輯之友, 2010(4): 94-97.

[10]金偉. 寫作: 青年科技編輯快速成才的一條有效途徑[J]. 編輯學報, 2003, 15(5): 383-384.

[11]肖利宏. 學術期刊編輯應該具有學術洞察力[J]. 編輯之友, 2004(6) : 53-54.

[12]李彩, 王晴, 吳愛華. 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撰寫編輯學論文如何選題[J]. 編輯學報, 2009, 21(4): 359-361.

[13]何洪英, 王海燕, 劉東渝. 培植期刊文化·助力生物科學傳播與進步——以《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1, 22(6): 921-923.

[14]何靜. 論學術期刊“期刊文化”的構建[J]. 編輯之友, 2007(3): 70-72.

[15]于洪飛. 簡論期刊文化策劃的應對策略[J].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3) : 360-363.

[16]周月朗. 高校教師校本培訓的缺失與重建[J]. 湖南社會科學, 2006(3): 163-165.

[責任編輯 席戰強]

School-based Training: A New Pattern Leading to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s’ Professionalization

WANG Long-jie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School-based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 training system is a new pattern leading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st-effective training system will ser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current editors’ expertise, resolving conflicts between editors’ work and study, and greatly improving the training effects. The thesis deals with the necessity, feasibility and the exa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university journal edito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based training; professionalization

G238

A

1672-9021(2015)01-0124-04

王龍杰(1971-),男,河南汝南人,廣西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副編審,主要研究方向:編輯出版。

2014年度廣西高校科學技術研究一般項目(YB2014051)。

2015-01-10

猜你喜歡
培訓
教師培訓
環球時報(2022-10-12)2022-10-12 15:21:59
2021CEDIA/CIT培訓(北京站)順利開啟
CIT培訓學院2021線上培訓系列報道(八)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系列報道(七)
培訓通知
教師培訓的實踐與思考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22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會議·培訓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勞動保護(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不堪培訓重負,8歲女孩想"提前退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裸网站|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色婷婷色丁香|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激情综合| 久久午夜影院|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婷婷六月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99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成人一级| 色噜噜中文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日韩中文欧美|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亚洲永久色|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激情| 日韩无码黄色网站| 网久久综合|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天堂区| 91免费在线看|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538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电影|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天堂成人在线| 精品视频91| 18黑白丝水手服自慰喷水网站| 亚洲人妖在线|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红杏AV在线无码| 欧美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成人av|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AV无码久久天堂| 91视频日本| 激情乱人伦|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亚洲第七页|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性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免费看|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亚洲天堂首页|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97se综合|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黄色影院|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欧美啪啪精品|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