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鵑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采油廠第五油礦,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在油田開發(fā)的過程中,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低含水、中含水、高含水、特高含水。處于高含水階段的時候,油田所面臨的形勢就比較嚴峻,應采取有效的手段來處理。另一方面,高含水油田的處理和開發(fā),還是需要在客觀上努力,由于限制條件較多,所以開發(fā)的程度和具體的手段,都要因地制宜的應用,不能完全的破壞或者是過渡開采。在此,本文主要對高含水油田面臨的形勢和對策進行討論。
相對于低含水油田和中含水油田而言,高含水油田的開發(fā)是十分不容易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難以攻破,同時在開發(fā)地區(qū)上的特殊環(huán)境,也是不容易解決的。所以,我國目前很多的高含水油田仍然是處于待開發(fā)階段,未進行深入的探究。綜合多方面的信息來看,高含水油田所面臨的形勢,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剩余油分部零散,老區(qū)調整難度加大。我國在油田的開發(fā)時間上較長,目前所存在的高含水油田,在剩余油方面,分部的相當零散,油氣是在比較老舊的區(qū)域,開發(fā)難度是相當大的,技術和設備都有所不及。第二,井況變差,水驅儲量控制程度降低。從技術的角度來分析,完善的注采系統(tǒng)是注水開發(fā)油田保持較高的水驅儲量控制程度、提高老油田水驅采收率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在具體的工作中,必須顧及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目前,已知的多數(shù)高含水油田,井況并不理想,油氣是在水驅儲量控制程度方面,正在持續(xù)的降低。第三,常規(guī)手段、技術挖掘剩余油效果變差。
我國對石油的需求數(shù)量是比較龐大的,所以高含水油田在日后的工作中勢必會得到較大的開采。為了能夠進一步滿足石油的需求,應針對高含水油田選擇針對性的開采方案,從多方面來完成石油的利用和油田的保護。在此,本文主要對高含水油田的對策展開論述。
對于高含水油田而言,要想更好的處理,首先必須明確石油的具體儲量,有些高含水油田的儲量也是比較多的。為此,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建議強化老區(qū)精細油藏的描述,并且要從定性到定量的認識剩余油的分布。首先,應對高含水油田的規(guī)模進行分析,應用高分辨率三維地震,加強密閉取心等措施,了解高含水油田的各項數(shù)據和信息,便于日后采取針對性的手段來處理和開采。其次,必須按照多學科協(xié)作的原則,積極建立能真實反應地下狀況的高精度可視化三維動態(tài)地質模型。高含水油田的開采,必須對地下情況有詳細的了解,否則是不能較好解決問題的。第三,我們在認識剩余油分布的時候,還可以利用高精度的數(shù)值模擬技術、油藏工程方法等等,對高含水油田的各項參數(shù)和設定,做出明確的規(guī)范。
在高含水油田開發(fā)的過程中,如果仍然運用傳統(tǒng)的方法和手段,勢必會導致高含水油田得不到全面的開發(fā),其中含有的大量原油都會浪費掉,甚至是造成周邊區(qū)域的污染。對待高含水油田,還是要從其自身的特性出發(fā),要確保在開采過程中,一方面可維護好油田本身的環(huán)境,另一方面可更好的將原油全部開采出來,減少浪費。為此,我們在具體的工作中,建議對井網、層系進行充足,并且積極的開展分層注水、深度調取等剖面調整的工作,確保高含水油田的開發(fā)萬無一失。一般而言,井網重組是在重新構建精細油藏地質模型的基礎上,將儲層物性、原油性質和水淹程度基本相近的小層,以及在一定范圍內可以隔開的韻律段,重新組合開發(fā)層系,并根據不同層系的開發(fā)特點實施工藝技術配套和地面技術改造,同時進行細分層注水和深度調驅等剖面調整工作以進一步完善注采系統(tǒng),提高儲量控制程度,增加油井多向受效方向,充分發(fā)揮各層的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注水波及體積。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含水油田所面臨的形勢和對策,并且從多方面提出了高含水油田的處理方案。以目前的情況來分析,高含水油田的數(shù)量較多,能夠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需求,利用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可以將高含水油田中的原油較好的開采,即便花費的時間稍微長一些,總要比浪費或者是破壞要好。日后,應對高含水油田開展深入研究,制定更多的開采方案,要從客觀上來完成開采,減少主觀上的臆斷和錯誤的方法。
[1]曾輝勇,任世林.高含水油田面臨的主要問題及提高采收率研究[J].內江科技,2011,05:149+205.
[2]劉美杰.特高含水老油田成本管理問題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
[3]王玉普,劉義坤,鄧慶軍.中國陸相砂巖油田特高含水期開發(fā)現(xiàn)狀及對策[J].東北石油大學學報,2014,01:1-9+131.
[4]李想.葡北二斷塊葡萄花油層斷層對剩余油控制作用的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