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兵 (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紹興 312368)
汪建 潘洪良 (上海科華染料工業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
膜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有著綠色清潔生產技術的美名。在對于染料的純化以及濃縮上有著極其優秀的技術水平,遠勝于傳統鹽析效率。在對于染料廢水的處理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優勢。染料業的水污染問題一直是遏制其發展的阻礙之一,也是環保業的重點難題。膜分離技術的出現,可實現更為綠色有效的分離,減少廢水中鹽分含量和不易降解物濃度,大大減輕了處理難度。基于此,本文將重點分析膜分離在染料生產與廢水處理方面的應用,以期此技術為獲得更為高質量的染料和減少水污染、保護環境盡一份力。
所謂膜分離技術便是采用特別選擇透過性質的膜,在推動力的作用下實現物質分離的一類技術,可用于混合成分之間分開或者提純某組分,濃縮某組分。常用的推動力有膜兩邊的電位差、壓差、濃度差等。采用壓差的主要有四種技術:一是反滲透,即是膜的另一側放置比水溶液更高滲透壓的液體,使水溶液中雜質從半透膜反滲透至另一側,此法在目前十分先進節能,且應用廣泛;二是超濾,即利用篩分原理與超濾膜,使混合組分中大分子無法透出,小分子順利透出成超濾液,實現小大分子分離目的;三是納濾,即利用納米級孔隙濾膜進行分離,截取分子量效果處于前兩種方法之間,但因其膜攜帶電荷,對氨基酸、肽段類物質分離有獨特優勢;四是微濾,也是利用篩分原理,半透膜孔隙為微孔且大小固定,以保證精確,多進行水處理,除去其中微生物等物質。膜分離技術由于其操作流程簡便,耗能低,分離溫和,無污染,分離效率高等優勢而得以廣泛應用。
在染料業內原染料的含鹽水平幾乎可達到十分之四以上,且其中摻雜的雜質物非常之多,極容易導致染色效果差,著色低,色差大等,這些將使得染布質量大受影響。因此引入優秀的工藝技術,盡可能地提純染料,去除雜質,可極大提升染料質量與染色效果。膜分離技術的工藝整體溫和,無再次污染,分離效果很高,耗能低,因此在提純染料方面不失為一種理想優選的技術手段。目前的主要應用面是對于粗制染料的去鹽、濃縮等,以及漸漸延伸用于制作酸性與活性染料。在膜技術廣泛應用之前,工業染料去鹽主要利用鹽析以沉淀,再過濾溶解等以分離,此法需鹽量大,回收鹽率卻極低,且這些無法回收的鹽類污染水質,染料也會流失一部分,且新混入很多無機鹽類。現改用膜分離之后,利用選擇性透過膜,在推動力作用以進行分離,效率大大增加,且污染極大降低。對水溶性高染料,目前常采用納濾法實現分離,由于此孔徑的膜材料,截留值恰恰涵蓋大部分染料分子,且對小分子透過率極高,脫鹽水平甚至可達八成以上,染料損失小于千分之一;一般在工藝順序上,先是膜分離恒容除鹽,然后膜分離去水分子濃縮。在對于水溶性低的染料,一般則用超濾法實現分離。膜分離是常溫分離,且無化學反應,因此染料的性能得到極大保存,且分離膜另一側的混合液亦可回收其中組分。在處理染料之后的污水處理環節,因為膜分離技術使染料流失率大大降低,且鹽分含量也極低,所以處理難度和壓力也極大的減輕。總之,在對于染料提純方面,膜分離有廣闊應用前景及優勢。
在目前已構建完成的染料污水處理機構中,能符合處理標準的設施不足25%,廢水處理的不到位加速了水污染的惡化程度,因此解決廢水處理效率與效果迫在眉睫。現在已有技術嘗試使用膜分離進行廢水處理,主要的對象是鹽分高、難以生物降解的染料廢水,流程是對于廢水提取,實現染料回收。一般都是多種技術混合聯用的,膜分離技術只是其中的關鍵步驟,可以減少染料的流失浪費,減輕其他步驟的處理壓力。因為有些廢水偏酸性或者堿性、高溫等,所以在經過膜分離時要先進行預處理,中和PH值以及粗過濾、降溫等,以避免對半透膜的損害,降低其使用壽命和回收效率。廢水由于雜質較多,所以處理起來需考慮的因素較多,步驟復雜,需合理設計以實現最大化的處理效果。膜技術加入染料污水處理的技術現已在部分地區試點,相信會逐步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膜分離技術用于染料的純化濃縮工藝技術,可知采用這種技術可以獲得更為高質量的染料。另外由于其可進一步回收廢液中的染料分子和鹽分,故在染料的廢水處理上有也有著巨大潛力。但染料化工的廢水成分復雜,處理步驟繁雜,一直是廢水處理的難題之一。因此設計合理的處理步驟,有效結合膜分離技術,有待進一步的進步。
[1]李華美,奚進.染料工業中膜分離技術的應用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2(21).
[2]陳萍虹,楊曉林,徐迪.膜分離技術及其應用現狀[J].化工中間體,2014(07).
[3]母繼榮.膜分離技術在染料行業中的應用[J].染料與染色,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