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建洪 (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鉆井分公司,上海 201206)
隨著當今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陸地能源開采已經供不應求。海上能源的大量能源儲藏,使得開采逐步擴展到海上能源,越來越多的海洋鉆井平臺架設起來,成為一種主要的石油開采來源。但是同時帶來的危害也令人擔憂,不僅帶來了污染海洋,也是對大氣產生了較為嚴重的污染。其產生大氣污染的主要途徑為:海洋鉆井的柴油機的排放,柴油機燃料的燃燒排放是污染比較嚴重的一種海洋大氣污染途徑;海洋鉆井過程中,焚燒爐中的燃燒物對海洋大氣造成了很嚴重的污染;其余很多設備的燃油燃料的燃燒對海洋周邊大氣造成的污染等。這種污染對生態環境產生了很大的危害,海洋大氣污染不僅是對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的破壞,還是對整個人類地球的環境的挑戰。這種污染不僅會污染整個海洋的整體環境,還會阻滯經濟的發展進程,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的浪費。為了降低這些危害,相關部門要承擔起這些責任,只能出相應的對策,使海洋大氣的環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海洋溢油事故被稱為海洋生態環境的超級殺手。據統計,每年通過各種途徑泄入于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約占世界石油總產量的0.5,其中以油輪燃料泄露造成的污染最為突出。自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由石油出口國轉為石油進口國以來,原油進口量不斷上升,原油對外依存度也不斷增大。能源需求的不斷擴大,加速了我國海上石油運輸業和石油開采業的發展,油輪不斷增多,海上石油勘探、開發及海底管線鋪設的規模不斷擴大,同時海上溢油事故,尤其是重特大溢油事故對海洋生態環境影響的風險亦隨之大大增加。平臺溢油(海上石油平臺開采)雖沒有船舶溢油事故頻繁,但因其發生在石油開采與儲藏相對集中的地區,溢油量一般較大,一旦發生井噴,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就是災難性的。建立并完善我國溢油對海洋生態環境污染的預警機制刻不容緩。
當設備運行時如果井噴或者井涌,地表有毒氣體硫化氫或者一氧化氮就會進入到大氣中,造成人員傷亡事故。但是,正確操作就會較少這種大氣污染狀況和人員傷亡,主要的油氣能夠在鉆井液中循環,形成汽油。對于多產層油氣的海洋平臺鉆井,地層的甲烷氣和芳香烴等碳氫化合物進到空氣中,但是多環烴類具有強致癌性和強刺激性,很易形成光化學煙霧,具有強危害性。若出現井噴著火,機器燃燒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這兩種物質進入大氣中,極易和水汽凝結形成酸性溶液腐蝕井架及其它鉆井設備,加速皮革等橡膠類物質的老化,更會傷害人類呼吸道。綜上所述,海洋平臺的日常氣體排放是管理的重點,相關部門一定要控制好海洋平臺的日常的排放量,最大程度的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造成的污染。
海洋鉆機平臺的排放物對大氣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國家制定了針對工業生產中的廢水、廢氣和廢渣的排放標準GB J4-1973,也是環境保護的第一項標準,對二氧化硫、粉塵和硫碳化合物等13種污染物濃度進行了規定。在2000年,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將其上升到法律的地位,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新規定,使其更加具有公正性和權威性。在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中的第十個五年技術綱要中修正了不合理的排放標準。并且,對于海洋鉆井平臺的污染物排放要求國家制定了GB 4914-2008的標準。其中固體顆粒的直徑要小于25mm,含油污水的排放的濃度要控制在15mg/L以下。
國家對海洋鉆井的大氣污染排放物進行了規定,要想獲得最大、最安全的經濟效益就要滿足生產要求,對設備的選型也尤其重要。市場上的平臺設備種類繁多,對排放物的標準也層次明顯。在設備選型中,只能選擇具有大氣防污染證書(IAPP)的設備。設備的正確選型,能有效降低石油開采中對大氣的污染,降低粉塵及酸性物質的排放物。
海洋鉆井平臺對大氣環境造成了污染,經過了解、分析和探索,提出了很多的有效降低大氣污染的策勒、方式方法和技術的提出,加強了海洋鉆井平臺的設備的技術性和科學合理性。這些管理措施符合國家的節能減排的政策方針,提高海上石油開采人員的環保理念,提高其工作能力,認真按照工作步驟進行,盡力預防大氣深層污染,保護人民健康,逐漸恢復大氣環境。
[1]田野,宋揚.試論海洋鉆井平臺技術現狀與發展[J].遼寧大連,科技專論,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