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信息產業融合型的增長模式正在快速改變著社會經濟的運行方式。產業融合正在加速產業結構的變動,也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產業間的融合滲透促進了新興業務的活躍爆發,為產業發展帶來了一股全新的力量。應當以此為契機,培育新一代產業增長極,以產業融合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7110(2015)05-0009-03
收稿日期: 2014-04-11
基金項目: 本文系濟南市社科基金規劃重點項目“濟南市工業轉型戰略研究” (項目編號:12BJK10)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 王征(1962-),男,山東濟南人,經濟學博士,濟南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學等;陸玉瑤(1990-),女,吉首大學哲學研究所研究生。
產業融合是當今時代產業發展方向的一個歷史性選擇,其生成機理是:信息化對于工業化的帶動,不僅促進了對傳統產業的改造,還推動了關聯產業的彼此交融,從而形成了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它拓寬了產業發展空間,促使產業結構動態高度化與合理化,推動著產業結構優化與產業發展;它產業融合有利于促進技術融合創新,催生新興業態發展;它對于引領新興消費需求、提高行業的生產效率也具有積極作用 [1]。
一、產業融合:當代產業發展新趨勢
產業融合源于信息產業內部行業之間的滲透交叉,因為產業融合的條件決定了它必然是在關聯度較強的行業之間發生,而且其中較為領先的行業必然是要具有較強的擴散和帶動能力的。產業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信息化與工業化協調發展所形成的一種產業新范式,是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內部不同行業之間互相滲透、互相交叉,從而逐步形成新業態的過程,是社會生產力進步以及產業結構高度化的必然結果,是當今國內外產業發展的一種重要的新趨勢。其形成動因是,伴隨著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迅速發展,行業的邊界日趨模糊,越來越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上世紀七十年代,新技術革命導致的通訊技術的革新與信息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開啟了通訊部門與傳媒部門之間以信息技術為紐帶的融合之門;其后互聯網與傳媒行業的聯合更使得現代傳媒手段如虎添翼;現代通訊技術向日用電器行業的滲透傳播,讓智能手機等便攜式電子產品成為現代人尤其是年輕時尚一族的新寵;近年來,三網融合的興起更是將產業融合的浪潮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2]。
我們知道,一般產業融合主要是經由三種方式來進行:其一,是高新技術的帶動融合,也就是通過高新技術及其相關產業的擴散和滲透,形成新的產業雛形;其二,是產業鏈延伸帶動的產業融合,是指通過相關產業按產業鏈分工重新組合,實現行業之間的互補與延遞;其三,是通過產業內部的更新重組,即將原本互不聯系的產品或服務按照生產需要重新組合成新的行業,它能夠使曾經喪失活力的產業或行業重新煥發生機 [3]。這些產業組合方式,都以信息產業的發展興盛密切相關,也以信息產業的發展、擴散模式最為典型??梢哉f,雖然推動產業融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技術進步是產業融合的先決條件。所以,信息產業作為產業融合的排頭兵是當之無愧的,信息化乃是產業融合的先導力量。信息產業的融合進程由技術融合催生出融合性產品,進而培育出融合型市場,不僅實現了本行業的大發展,相應地也帶動了其他相關產業升級轉型。信息產業融合爆發出的的增長能量在快速改變著社會經濟運行模式,為現代工業、服務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4]。
產業融合現象是伴隨著技術變革、管制放松、行業滲透,通過企業間的協同競爭而催生新興產業的過程。它伴隨著結構調整與產業演進,是轉型升級的催化劑和經濟增長的助推器。產業融合導致了產業邊界的重新界定,起因于信息技術而帶來的產業融合現象正在向更多產業擴展。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產業融合的過程是新技術的出現對傳統產業間技術的更新與替代,或者產業間技術的彼此疊加與滲透,導致產業間技術壁壘的降低,從而實現產業間供給技術的融合,進一步將通過替代或互補型產品的重塑來實現產品融合,進而原先隸屬于不同市場中的產品邊界將消失,從而為新市場誕生提供發展空間,最終在市場需求端產生融合型新興市場。這種產業融合的發展過程將伴隨著一系列的產業調整,誕生更多的機會 [5]。
產業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當今世界,新興產業正在成為引領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自主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各國紛紛調整發展戰略,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產業融合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力求在產業發展方面,搶占未來實力角逐的制高點 [6]。
二、產業融合促進“兩化”深度互動
產業融合本身就是以信息化與工業化的互動融合為先導的,反過來,又將對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產生重要推動作用。新型工業化的本質要求是轉換經濟增長模式,走內含式、集約型發展道路,而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手段毋庸置疑地是要靠提高技術水平,而信息化不僅集中囊括了現代科技的成果,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取代舊的工業生產方式,還以根本對傳統生產模式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顛覆性變革達到了以往人們夢寐以求而又難以真正做到的對物質資源的大幅度替代和節省。新型工業化對于突出信息化的依賴實質上是青睞于后者最能夠接納在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基礎上產生的發明和創新。無論是在知識資本與人力資本的吸收還是在技術創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方面,信息化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新型工業化所要求的集約增長、節能環保、低耗高效、文明便捷等經濟社會各方面的要求其實都內在地包含于新型工業化的范疇之中 [7]。
“兩化”融合的魔力在于,在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相結合的新環境下,技術創新和知識創新能夠形成良性互動。在以往的生產條件下,技術創新的成果運用于生產過程便算作是大功告成;而在“兩化”融合的條件下,技術創新不僅作用于生產,而且本身也改造研發條件;不僅能提高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也能夠改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手段。在單純的工業經濟時代,生產投入主要是資金和物質投入,投入與產出之間是一種直觀可見的線性關系;而在“兩化”融合的新環境下,生產投入不僅包括資金和原材料等直接投入,還包括對于研發等方面的投入,后者也屬于一種生產性投入。研發方面的投入越高,生產的后勁越大,其投入與產出之間往往不僅是對應關系,還具有乘數關系。毫不夸張地說,只有依靠信息化才能使得在傳統生產模式下已經遇到重重瓶頸的工業化生產實現鳳凰涅槃,進而如虎添翼。當前我國的工業化發展已經進入信息化引領的階段,按照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要求,實際上就是要求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先進技術在不同產業、行業、企業之間實現擴散和創新,使現有產業間資源重新整合利用,并且激發出新的動能。這與產業融合異曲同工,或者說本身就是一個產業融合的過程 [8]。
“兩化”融合與產業融合都是社會生產力進步以及產業結構高度化的必然結果,信息化與工業化協調發展所形成的產業范式,本身就是產業融合的生動樣本。信息化作用于工業化,一方面對于傳統產業具有提升改造作用,一方面還以信息技術為紐帶,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相互交融,形成了產業融合的發展態勢。另外,信息化又引領相關領域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產生出很強的跨行業促進其他產業創新的力量;并且以點帶面,帶動起一批新興產業的發展。這一過程,導致了新技術和先進產業的擴散滲透,伴隨著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工業產業也開始實現數字化、網絡化、融合化的發展趨勢更加明顯,促進了集中體現“兩化”融合結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勃興。同時,還導致了行業擴散與產業邊界的重新界定,行業之間邊界日趨模糊,越來越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這本身不僅體現出了產業融合可以催生新行業,還拓寬了產業發展空間,促使產業結構深化和優化,改變企業面臨的的市場結構,促發了企業組織內部結構的創新和新型產業體系的形成,進而推動產業發展的步伐大大加快 [9]。
三、融合助推產業新發展
信息技術的特點就是邊際效用遞增,而產業融合本身就能產生1+1>2的效果。“兩化”融合所導致的產業融合,深刻地改變了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促使產業發展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和創新,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其效用是傳統生產模式難以望其項背的。無論是“兩化”融合還是產業融合,其功能都是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機。為企業提供了新產品、新服務、新市場的開發。從產業發展自身的角度來講,融合能促使產業朝著先進技術代表的趨勢發展,促進相關傳統行業產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和重新布局,催生出新產品、新生產模式并且逐步形成新的產業,引發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產業布局的合理化,觸發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備,能夠給產業發展帶來無盡的生機 [10]。
信息化與產業融合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的效能可以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產業朝著代表先進技術的趨勢發展,并在交叉技術領域呈現融合復合式增長;第二,產業融合猶如新生的力量,促進傳統相關行業組織結構的重新調整和布局;第三,信息產業融合催生出新業務、新商業模式并日漸形成新的產業;第四,產業融合將促進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引發產業結構的重調、促進產業競爭格局的優化;第五,新的網絡環境也引發產業鏈的重構和升級。接下來,產業融合最終能帶來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產業鏈重組重構,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發展,最終實現各產業融合集成的結果 [11]。這個過程是一個發現和創造的過程,企業會通過跨產業經營來尋找新的機會,整合更多的資源。首先,產業融合的契機提供了產生新技術的機會。技術融合的趨勢為技術擴散提供了土壤,拓展了技術的發展空間,并引發一系列連鎖性創新。
近年來,國際范圍內產業融合導致了全球產業結構的變動,正通過國際分工影響著中國,因此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有必要抓住信息化和產業融合這個有力的抓手,構建并發展基于新一代技術發展趨勢下具有中國特色的融合型產業體系 [12]。目前,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正在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興起,將培育起新的增長點,這對于我們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產業融合促進我國產業大發展是一個十分有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