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香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婦幼保健院兒保科 福建 漳浦 363200)
兒童是人類生存的起點,也是人類發展的未來。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人群健康水平及衛生工作狀況的重要指標。降低兒童死亡率也是《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的一個重要目標。為了解漳浦縣2008 -2013 年5 歲以下兒童死亡的動態變化,掌握兒童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探索降低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對策,現對漳浦縣2008 -2013 年5 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1.1 監測范圍與對象:全縣共22 個5 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點,覆蓋20 個鄉鎮,2 個場部。監測人群71829 人,監測對象為監測地區0 -4 歲兒童,其中孕滿28 周,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臍帶搏動、隨意肌縮動四項生命體征之一者為活產,而滿28 周后死亡的5 歲以下兒童均報告死亡和死因。
1.2 資料來源及收集方法: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別采用相應的監測數據,每年匯總,再按省級質控的漏報率進行校正,獲得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5 歲以下兒童死因分類及死因構成從各鄉鎮上報的死亡卡中進行統計,獲得主要死因及死因構成。
1.3 質量控制:建立逐級質量檢查制度,定期進行質量控制。縣婦幼保健院每年對所有監測點進行抽查,每個監測點每季度進行自查,主要對表卡登記情況和活產,死亡情況進行漏報調查,漏報調查通過在公安、計生、防疫、統計局等收集相關信息進行多源數據交叉校驗,以發現活產,死亡漏報線索,并進行追蹤,核實和補漏。
1.4 統計學方法:用spss17.0 軟件進行X2檢驗,a=0.05(雙側)。
2.1 年份分布:2008 -2013 年漳浦縣5 歲以下兒童死亡588 人,死亡率8.19‰,2008 年5 歲以下兒童死亡101 人,死亡率9.09‰,2013 年5 歲以下兒童死亡數82 人,死亡率6.04‰,,較2012(6.76‰)年下降了11.9% ,較20 08 年(9.09‰)下降了50.4%,死亡原因的前六位依次為早產低出生體重(1.60‰),意外窒息(1.38‰),先天性心臟病(0.96‰),出生窒息(0.89‰),其他先天異常(0.85‰),肺炎(0.84‰)。資料顯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有下降趨勢(x2=32.512,p <0.05)。(見表1)

表1 2008 -2013 年5 歲以下兒童不同死因例數和死亡率(例,‰)
2.2 年齡分布:2008 -2013 年新生兒、嬰兒和1 -4 歲兒童死亡率(例數)分別為3.95‰(284)、6.11‰(439)、2.07‰(149),嬰兒死亡例數占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74.66%,新生兒死亡占嬰兒死亡的64.69%。(見表2)

表2 2008 -2013 年5 歲以下兒童不同年齡組死亡數和死亡率(例,‰)

續表
2.3 性別分布:男性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50‰),顯著高于女性(3.69‰)(x2=10.856,p <0.05)。(見表3)

表3 2008 -2013 年5 歲以下死亡兒童性別分布
2.4 月份分布:12 月份死亡例數構成比最高(9.86%),8 月份最低(5.61%),無明顯月份分布特征。(見表4)

表4 5 歲以下兒童死亡月份分布
本文研究發現,漳浦縣2008 -2013 年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呈下降趨勢。與馮星淋[1]等研究的5 歲以下兒童死亡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嬰兒死亡數占5 歲以下兒童死亡數的74.66%,新生兒死亡數占嬰兒死亡數的64.69 %,提示新生兒、嬰兒是兒童保健工作的重點。從兒童死因中可見,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逐步得到控制。對死亡的影響不斷減少。但非感染性疾病(如出生窒息和早產低出生體重)和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臟病和其他先天異常)死亡的比例相對增加。這與國內其他省市的情況基本一致[2]。這與環境、遺傳、收入差別等多方面有關。圍生期疾病和出生缺陷是嬰兒的主要死因,與CH、He 等[3]報道的美國發達國家及我國情況一致。因此,降低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和提高5 歲以下兒童生存質量讓每個兒童擁有最佳的人生開端需要從孕前就開始進行針對性地有效防治。而意外傷害窒息死亡是5 歲以下兒童的第二死因。必須綜合干預。
3.1 強化優生觀念,加強育齡婦女的生育知識宣傳:從營養,遺傳,化學,生物,物理和不良習慣等多因素預防出生缺陷。懷孕前需要服用葉酸,通過補充葉酸可以有效預防至少70%以上的神經管畸形[4]。另外需加強營養,平衡膳食。化學因素包括育齡婦女應盡量少接觸苯,甲醛等慢性揮發物。另外謹慎服用藥物。生物因素如妊娠早期感染弓形蟲會出現流產,死胎及無腦兒,小頭,小眼,先天性癡呆,先天性耳聾等多種缺陷[5]。不良習慣除抽煙酗酒外,還有更多如:孕育期尤其是孕婦懷孕前后飲食攝入較多的亞硝酸鹽可能增加神經管缺陷等出生缺陷的風險。物理因素包括電磁,電離輻射等。
3.2 加強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督促孕期定期檢查,做好產前篩查如21 三體綜合征、18 三體綜合征、苯丙酮尿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提高排畸檢查的質量如在合適的孕周對胎兒作詳細的超聲檢查,提高神經管畸形兒等先天性疾病的篩出率。加強高危孕產婦如妊高佂、多胎、胎盤早剝、胎兒窘迫、胎膜早破等篩查和管理,最大限度減少早產低出生體重及先天性疾病兒的出生。
3.3 加強兒童系統保健管理:開展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服務模式和適宜技術如新生兒撫觸、嬰兒主被動操等,開展兒童早期潛能開發,開展兒童的行為發育篩查和診斷,對于異常的予及時干預和指導。同時應提高兒童系統保健管理率,對兒童營養,喂養進行指導,對兒童常見疾病(如肺炎,腹瀉,佝僂病,貧血等)進行防治,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加強高危兒的管理,做好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中度以上貧血、活動期佝僂病及神經心理發育異常等疾病的專案管理,及時處理異常的患兒,做好防治工作。
3.4 進一步落實《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0 -2020 年)》:落實《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0 -2020 年)》,切實履行婦幼衛生的公共職能,保障母嬰健康,降低孕產婦和嬰兒的死亡率,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定期組織人員技術培訓,引進人才,提高基層衛生院的基本設備,加大對婦幼衛生的投入,定期組織人員對兒童保健工作進行督查,完善兒童保健工作。
3.5 提高產科及兒科的醫療服務水平:2008 -2013 年5 歲以下兒童死亡中嬰兒死亡數占5 歲以下兒童死亡數的74.66%,新生兒死亡數占嬰兒死亡數的64.69 %,因此,提高產科及兒科的醫療服務水平尤其重要,組織對危重癥患兒救治技術和新生兒復蘇的培訓,加強窒息搶救技術,建立新生兒救助綠色通道,及時處理異常的圍產兒和轉診工作。
3.6 預防意外的發生:2008 -2013 年漳浦縣5 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的前六位依次為早產低出生體重(1.60‰),意外窒息(1.38‰),先天性心臟病(0.96‰),出生窒息(0.89‰),其他先天異常(0.85‰),肺炎(0.84‰)。意外窒息死亡占第2 位。棉被堵死,牛奶嗆堵,溺水,觸電,交通意外占主要死因。這些能避免的死因應盡量減少到最低。建議(1)長期堅持健康教育,加強成年人的安全監護意識和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2)農村要提高1 -5 歲兒童入園率,使兒童得到良好的安全照顧。(3)健全急救網絡,普及意外現場搶救知識,最大限度減少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發生。
(本次資料的收集承蒙本單位林艷芬的鼎力相助,得到省婦幼保健院盧國斌碩士研究生的指導,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1] 馮星淋,羅昊,沈娟,等.中國兒童死亡狀況的國際比較[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339 -343.
[2] 王寶珠,李敏,蔡文娟.陜西省2006 -2011 年5 歲以下兒童死亡狀況和趨勢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3(3):327 -329.
[3] HeCH,WangYP,ZhuJ,et al.Mortality from 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ld in China[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41(2):324 -328.
[4] 朱雪娜,閏淑娟,李東陽.2001 -2010 年北京市5 歲以下兒童先天異常死亡狀況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19(6):554-557.
[5] 胡毅,夏紅飛,馬旭.出生缺陷環境因素內暴露研究方法和技術進展[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1,30(3):213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