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媚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鎮醫院 浙江 平湖 314201)
腦卒中(stroke)又稱腦血管意外,是由各種誘因引起的腦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導致的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臨床上表現為一過性或永久性的腦功能障礙的癥狀及體征[1]。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患者多達200 萬以上,致殘率高達75%[2],對患者本人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負擔。為了提高腦卒中患者康復質量,防范各種并發癥,筆者采用社區護理的方法對患者進行了干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按照《神經病學(第7 版)》所列診斷標準選取2014 年6 月~12 月間接受社區護理干預的52 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納入觀察組,選取同期未接受社區護理干預的58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同時排除外傷所致腦出血患者。表1 所示為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1.2 研究方法:觀察組患者接受為期6 個月的社區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1)健康教育:每月組織專人對患者或家屬進行集中健康教育,內容包括腦卒中的病因誘因、病理機制、臨床表現、臨床治療方法、康復治療方法等(2)專業護理:每名患者每月至少接受一次由專業護士進行的對癥護理,內容包括口腔護理、擦拭身體、更換衣物、康復訓練等,同時進行血壓、血糖檢查和康復情況評價(3)家庭護理指導:護士在完成專業護理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護理指導,以提高患者家屬的護理水平,糾正護理中存在的錯誤(4)用藥指導:護士應檢查和督促患者用藥情況,當考慮患者需調整藥物用量時應及時與醫師取得聯系,或囑患者復診以確定最佳藥物用量。于研究前后對患者改良Barthel 指數進行評價。對照組患者不進行護理干預,僅于研究前后進行走訪以評價患者改良Barthel 指數和并發癥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錄入SPSS20.0 軟件進行處理。定量指標采用 表示,定量資料采用U 檢驗進行處理,定性資料采用X2檢驗進行處理。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改良Brathel 指數改善情況比較表2 所示為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改良Brathel 指數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干預后改良Brathel 指數較治療前明顯升高,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 =11.63,P <0.01),對照組改良Brathel 指數變化情況無統計學意義(U =1.64,P >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改良Brathel 指數改善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表3 所示為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96,P <0.01)。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社區護理是將公共衛生學及護理學的知識與技能結合,借助有組織的社會力量以社區為基礎,人群為服務對象,對個人、家庭及社區提供服務。腦卒中患者康復周期較長,如長期住院治療不僅治療費用高昂,而且會占用過多的社會醫療資源;如患者回家休養,由于家屬缺乏專業的醫療知識,導致患者康復情況普遍較差。社區護理將住院治療和在家休養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問題[3]。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社區護理可以顯著提高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普及。
[1] 賈建平,陳生弟.神經病學(第7 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75 -199.
[2] 黃春香,趙淑紅.流程管理對腦卒中患者社區護理質量控制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12B):4028 -4031.
[3] 趙雪萍,薛小玲,蘇翠紅,等.協同護理干預對社區腦卒中患者照顧者生活質量及照顧能力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03):206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