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賢
(貴州省納雍縣人民醫院麻醉科 貴州 納雍 553300)
麻醉誘導氣管插管期間,喉鏡窺喉和氣管導管置入引起的應激反應在30 - 45s 時最為嚴重,持續至3 -5 min,交感神經系統強烈刺激興奮后,導致大量兒茶酚胺釋放,使血漿皮質醇濃度明顯增高,從而引起血壓升高和心率增快,增高了麻醉發生意外事件的幾率。因此,有效抑制氣管插管應激反應,在臨床工作中成為麻醉醫生的重點和難點。選取我院2012 年8 月-2014 年8 月期間行手術治療患者80 例,均給誘導用藥咪達唑侖0.1 -0.2mg/kg、異丙酚1 -2mg/kg、阿曲庫銨0.5mg/kg、瑞芬太尼2-4ug/kg 靜注后以泵注瑞芬太尼10 -15ug/(kg·h)鎮痛,觀察各時段的血壓、心率及脈搏氧飽和度比較,P >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瑞芬太尼應用于全麻誘導中作用明顯、安全性高,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 年8 月-2014 年8 月期間行手術治療患者80 例,男44 例,女36 例,平均年齡(35.9 ±7.28)歲。其中:子宮次全切除術20例,肱骨干骨折切開復位術26 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4 例,股骨干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10 例,脛腓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10 例。排除標準:有手術禁忌癥,對瑞芬太尼過敏者,高血壓,心、肝、腎病變者,精神障礙,腦梗死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禁食8 小時,禁飲4 小時,麻醉前30min 均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0.1g、阿托品0.5mg。患者入手術室后建立靜脈通道,并對血壓、心率、脈搏氧飽和度等進行持續監測,同時給予患者面罩吸氧,時間約為3min,氧流量設置為6 -8L/min,誘導用藥咪達唑侖0.1 -0.2mg/kg、異丙酚1 -2mg/kg、阿曲庫銨0.5mg/kg、瑞芬太尼2 -4ug/kg 靜注后泵注瑞芬太尼10 -15ug/(kg·h),注射完成后2 -4 分鐘進行常規插管。
1.3 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P <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氣管插管前、氣管插管時、氣管插管后3min 時血壓、心率及脈搏氧飽和度與麻醉誘導前相比,P >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一)。

表一 各時段血壓(mmHg)、心率(次/分)、氧飽和度(%)比較
臨床工作中,手術期麻醉所帶來的應激反應是比較棘手的問題,可導致機體循環、內分泌及代謝紊亂。重者出現心律失常、高凝狀態及免疫抑制,使得臨床并發癥升高。在誘導全麻過程中,容易導致腎上腺功能亢進,使血流動力學系統發生改變,因此如何選擇全麻誘導的用藥十分重要。
瑞芬太尼是一種新型的阿片類麻醉藥,為哌啶衍生物,是芬太尼的4酰基苯胺哌啶衍生物,化學名為3 -4 -甲氧羰基- 4[(L-氧丙基)]苯胺- 1 -哌啶,是高選擇性的阿片受體激動劑,鎮痛效果是芬太尼的1.5-3 倍。因其化學結構中有獨特的酯鍵,所以被血漿和組織中廣泛存在的非特異酯酶快速水解代謝,藥代動力學不受肝腎功能的影響[1]。靜脈給藥后,瑞芬太尼起效迅速,在人體內,1 分鐘可達有效濃度,迅速達到血-腦平衡,持續時間僅5 -10 分鐘,與其他芬太尼類藥物明顯不同作用。瑞芬太尼代謝不受血漿膽堿酯酶及抗膽堿酯酶藥物的影響,不受肝、腎功能及體重的影響,主要通過血漿和組織中非特異性酯酶水解代謝,本品長時間輸注給藥或反復注射用藥其代謝速度無變化,體內無蓄積,其具有起效快、鎮痛作用強、時間短、恢復迅速、無蓄積、劑量易控制等優點[2]。瑞芬太尼在誘導插管過程中,既能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又能有效減輕插管的不良反應,同時對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影響小。瑞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以減少呼吸頻率為主,如果患者在發生呼吸抑制時意識并未消失,可通過言語指令使其增加呼吸頻率和幅度的方法來對抗這種抑制作用[3]。可廣泛應用于全身麻醉氣管插管誘導及維持。
.本次所選取的80 例手術患者全身麻醉誘導結果顯示,氣管插管前、氣管插管時、氣管插管后3min 時血壓、心率及脈搏氧飽和度與麻醉誘導前相比,P >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相對穩定性。由此可見,瑞芬太尼應用于全身麻醉中,作用明顯、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1] 劉妍雨,陳宏志.瑞芬太尼抑制氣管插管應激反應的應用進展[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 (1):59 -64.
[2] 那江,方愛莉.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實施氣管插管的臨床觀察[J].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3 9 (3 ):258 -259.
[3] 張熙哲,吳新民.雷米芬太尼呼吸抑制的半數有效血漿濃度的臨床研究[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6 ,(22):807 -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