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可可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揚州 225127)
根據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到2020年將會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其中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2 350 萬人,專科層次職業教育在校生達到1 480 萬人,內地高職教育規模將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可以說,高職教育已經成為我國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高職學生有自己的特點,思想政治教育在當前也涌現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和挑戰。尤其是在當前網絡時代背景下,各種社會思潮可以輕松地突破各種束縛,對高職學生施加各種影響,所以高職院校的思想者政治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很多青年學生一樣,高職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很多學生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正處于人格特性塑造的關鍵階段,所以容易出現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健全,理想與信念缺失,意志力與抗挫力不強,嫉妒心和虛榮心比較嚴重,性生理與性心理發展不協調等特點[1]。而基于高職教育的特殊性,高職學生還具有一些自身的顯著特點:
一是個人情感比較脆弱,自卑感比較強。高職學生很容易對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未來發展感到迷茫,導致個人情感比較脆弱。
二是高職學生容易出現心理焦慮情緒。在面對就業等壓力時,常常沉溺網絡或通過抽煙、酗酒等逃避現實。
三是很多高職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容易出現悲觀、厭學等不健康心理。在學習期間容易受到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
隨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地長期開展,雖然在高職院校學生主流意識形態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很多高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度不高,容易受到西方思潮和社會不健康思潮的影響,從而使高職主流意識形態的穩定性受到了嚴重挑戰[2]。首先,一些西方價值觀通過網絡等渠道對高職學生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降低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知度。同時,有些網站的網上理論宣傳存在著嚴重的異化現象,如在強調馬克思主義理想重要性的同時,忽略了意識形態教育的嚴謹性。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上,很多教師習慣于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很多學生喪失了學習熱情,這實際上都給不健康的社會思潮以可乘之機。
傳統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課這一教育陣地來保證高職學生意識形態的安全,然后再附加電視廣播、報紙期刊等的傳統渠道在高職學生群體中傳播社會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但是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網絡作為一個全方位的開放領域,為我們提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同時,也不利于對西方思潮滲透的管控。目前,我國高職還沒有充分利用網絡這一教育載體,要么高職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舊沿用傳統模式,要么網上教育缺乏吸引力和引導力,這無疑給西方思潮和不健康的社會思潮對高職學生的滲透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可能。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社會思潮具有難控制性與不易把握性。這就使得網絡輿論等不良社會思潮很容易被個別人所利用,成為不健康社會思潮的推動者和西方思想價值觀的宣傳者[3]。網絡雖然為民意表達、輿論形成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高職學生也可以在網絡上自由、平等、開放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情感,但是網絡也具有虛擬性、負面性、非理性和從眾性的特征,如何實現對網絡輿論形態的有效管控,降低高職網絡意識形態的不良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日趨多元化,社會思潮的滲透與傳播更具隱蔽性、即時性,而且傳播速度非常快,如果高職的網絡管理者無法及時采取“疏”與“堵”等管控措施,有人對高職網絡輿論進行引導和管控,那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價值觀等社會思潮會輕松突破“防線”,對高職學生的網絡意識形態形成“攻擊”, 從而影響到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穩定與提升。
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對西方思潮的不斷涌入以及國內非主流社會思潮的各種影響,高職院校需要提高對馬克思主義教育以及馬克思主義教育陣地管理的重視程度,增加馬克思主義理論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投入,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展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導的意識形態教育,占領高職學生的宣傳教育陣地。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要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確立高職學生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以此來抵制西方思潮和不良社會思潮的生存空間,在此消彼長中提高馬克思主義的說服力和戰斗力。
思想政治工作歷來都是高職加強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主要途徑,面對網絡時代高職學生網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些新特點、新需要,高職院校也需要適時調整思政教育思路,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與方法,提高對網上教育的重視程度[4]。當前,互聯網正成為高職學生學習、工作的重要工具,在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學生難免會接觸到一些西方思潮中的反動信息,國內外的很多敵對勢力正在竭力利用互聯網手段對高職學生施加不利影響。因此,互聯網作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新陣地,必須通過多樣化、現代化的網絡技術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做好對在校學生的網上思想政治工作,構筑起高職院校網絡意識形態傳播的新空間。對此,我們一方面要拓寬網上思想教育的范圍與方式,轉變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上口頭說教、權威壓制、單向灌輸式的教育形式,增強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開放性和民主性,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和互動空間;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開展多樣化的網絡教學模式,結合當代高職學生的學習習慣,選擇內容豐富、形式靈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并對高職學生的上網行為進行有效的引導,努力構建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新環境。
在信息時代,新型媒體形式不斷涌現,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社會輿論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監管難度越來越大,想讓高職學生完全避免西方思潮和非主流社會思潮的影響是不可能的,所以高職院校還需要通過加強輿論監管來構建預防機制。首先,對于西方國家的一些不當言論和虛假宣傳,要做出快速的反應,及時的給予回應,爭取把黨和國家的政策主張、態度做法最早最快地傳達到高職學生心目當中,做到“先入為主”。其次,高職也應當積極利用最新的輿論監管技術,加強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理論的正面宣傳,使正面信息最大限度地進入高職學生的意識領域,引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增強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并逐漸內化為他們的自覺行為,能夠自覺抵制各種不良社會思潮的侵襲。再次,對于在網上出現的各種思想動態,高職院校要做到及時跟蹤、認真分析和區別對待,對于很多的網絡謠言和虛假宣傳,要及時澄清事實真相,避免高職學生產生一系列的網絡過激言論或不當行為。此外,要加快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的建設,即通過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引導高職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社會價值觀與社會責任感,形成為校園和社會服務、自覺抵制西方價值觀的思想意識,這在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增強自身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來臨,在西方思潮與非主流社會思潮的影響下,對我國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高職院校唯有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正確分析當代社會思潮對高職學生產生的各種影響,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這樣才能在高職學生當中牢牢把握住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促進高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素質的協調發展。
[1]佘雙好.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行為影響的特點及對策研 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6).
[2]李玲芬.當代社會思潮視閾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社會科學,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