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廣瑜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食物中毒的相關癥狀,對病毒進行檢驗,為臨床和理論的研究提供依據。方法針對某一社區200例曾發生食物中毒居民進行問卷調查,使用統計學方法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被調查的200例居民中,出現食物中毒現象的大多為小學以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經常在市場周邊以及在外就餐,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程度不夠,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病毒檢驗分別將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血清與相關的疑似菌落進行凝集,未顯示陽性,因此排除這幾項,綜合血清學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奇異變形桿菌導致。結論應對居民普及知識健康教育,進而減少中毒情況的出現,對病菌進行檢驗,能夠有效進行治療并且尋找預防措施。
【關鍵詞】食物;中毒;病毒;癥狀;細菌
【中圖分類號】R155.5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中毒的事件越來越多。很多人生活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導致細菌大量繁殖,使患者出現嘔吐、惡心、發燒等等癥狀,嚴重過影響患者正常生活,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1]。食物中毒大體是指患者所食的事物受到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導致患者出現中毒反應。并且根據所食病菌不同患者出現的臨床癥狀也不相同。食物中毒分為幾種類型:胃腸型食物中毒、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變形桿菌食物中毒。患者出現中毒征兆時,到醫院對患者所食食物進行細菌培養,進行病毒檢驗,然后再對癥治療。本文針對某社區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中毒癥狀,研究病毒檢驗結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分析:針對某一社區200例曾發生食物中毒居民進行問卷調查,2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年齡分布在23~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5.8)歲;患者在吃過午飯后,在接近晚飯時間均出現無力、惡心、嘔吐的癥狀。經過調查,患者參加過某人的婚宴,婚宴舉辦地沒有冰箱以及防蠅措施,缺乏一定的衛生條件。同時調查所有患者的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等。所有患者的癥狀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食物中毒的診斷標準,對于本次研究調查所有患者均給予積極配合。
1.2 病毒檢驗方法:首先是樣本采集,針對患者中毒期間的血清進行采集,同時再采集一份恢復期間的血清,并且采集一份健康人的血清,再將患者所食食物分為三份。檢查步驟按照《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中進行檢驗,對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等等變形桿菌進行檢驗。
1.3 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中涉及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
2. 結果
被調查的200例居民中,出現食物中毒現象的大多為小學以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經常在市場周邊以及在外就餐,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程度不夠,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病毒檢驗分別將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血清與相關的疑似菌落進行凝集,未顯示陽性,因此排除這幾項,綜合血清學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奇異變形桿菌導致。詳見表1,表2。
3. 討論
近些年來,食物中毒事件屢見不鮮。針對食物中毒的治療首先要查找病因,這就需要對中毒的病原菌進行檢驗。除了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之外,還要了解掌握哪種病原菌導致的食物中毒,然后再對癥治療。在病原菌沒有找到之前,一般對患者進行一般治療,包括臥床休息,飲食以清淡為主,最好食用流食[3]。對疼痛嚴重患者應使用鎮痛藥物進行鎮痛,如患者出現休克等情況,要及時進行搶救。病毒檢驗是檢驗患者所食食物的病菌,對病菌的形態、性質進行判斷,然后對癥治療。本文選取某一社區200例食物中毒患者,對他們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檢驗不同時期的血清以及食物成分。結果顯示,被調查的200例居民中,出現食物中毒現象的大多為小學以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經常在市場周邊以及在外就餐,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程度不夠,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病毒檢驗分別將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血清與相關的疑似菌落進行凝集,未顯示陽性,因此排除這幾項,綜合血清學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奇異變形桿菌導致[4]。奇異變形桿菌能夠存在于水、腐敗有機物以及動物和人的腸道之中,能夠引起繼發感染,導致患者出現食物中毒現象。變形桿菌包括普通變形桿菌以及奇異變形桿菌等等,而在這之中,以奇異變形桿菌最為嚴重,會引起敗血癥等[5]。因此在治療食物中毒的過程中要積極有效地進行治療,防止患者病情惡化。
綜上所述,應對居民普及知識健康教育,使居民了解飲食的規律,進行健康飲食,進而減少中毒情況的出現。即使出現飲食中毒,也應該了解如何應對。對病菌進行檢驗,掌握哪種細菌導致中毒,及時治療,能夠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并且尋找預防措施。因此,對食物中毒癥狀的觀察以及病菌檢驗在臨床中具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林桂偉.一起奇異變形桿菌食物中毒的病原檢測[J].浙江預防醫學,2010,22(11):317300.
[2]素艷,王靜輝,史永剛,等.一起農村白辦宴席引起的腸炎菌食物中毒[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9,19(12):2985.
[3]Xu Xiaolin, Wu Xiujuan, Feng Wenjing, Zhang Ting, Wang Hui, when theshadow, Zhang Jialong, Ding Hui. Community residents' food poisoning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J]. Journ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2011,31(6):388-391.
[4]何國寬.一起急性集體性胃腸炎的流行病學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9):1692-1695.
[5]Yang Hui, Gan Liping, Chen Yingjian, et al. Food poisoning [J].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roteus from one to 2007, 17 (12):2327-2328.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食物中毒的相關癥狀,對病毒進行檢驗,為臨床和理論的研究提供依據。方法針對某一社區200例曾發生食物中毒居民進行問卷調查,使用統計學方法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被調查的200例居民中,出現食物中毒現象的大多為小學以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經常在市場周邊以及在外就餐,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程度不夠,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病毒檢驗分別將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血清與相關的疑似菌落進行凝集,未顯示陽性,因此排除這幾項,綜合血清學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奇異變形桿菌導致。結論應對居民普及知識健康教育,進而減少中毒情況的出現,對病菌進行檢驗,能夠有效進行治療并且尋找預防措施。
【關鍵詞】食物;中毒;病毒;癥狀;細菌
【中圖分類號】R155.5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中毒的事件越來越多。很多人生活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導致細菌大量繁殖,使患者出現嘔吐、惡心、發燒等等癥狀,嚴重過影響患者正常生活,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1]。食物中毒大體是指患者所食的事物受到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導致患者出現中毒反應。并且根據所食病菌不同患者出現的臨床癥狀也不相同。食物中毒分為幾種類型:胃腸型食物中毒、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變形桿菌食物中毒。患者出現中毒征兆時,到醫院對患者所食食物進行細菌培養,進行病毒檢驗,然后再對癥治療。本文針對某社區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中毒癥狀,研究病毒檢驗結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分析:針對某一社區200例曾發生食物中毒居民進行問卷調查,2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年齡分布在23~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5.8)歲;患者在吃過午飯后,在接近晚飯時間均出現無力、惡心、嘔吐的癥狀。經過調查,患者參加過某人的婚宴,婚宴舉辦地沒有冰箱以及防蠅措施,缺乏一定的衛生條件。同時調查所有患者的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等。所有患者的癥狀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食物中毒的診斷標準,對于本次研究調查所有患者均給予積極配合。
1.2 病毒檢驗方法:首先是樣本采集,針對患者中毒期間的血清進行采集,同時再采集一份恢復期間的血清,并且采集一份健康人的血清,再將患者所食食物分為三份。檢查步驟按照《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中進行檢驗,對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等等變形桿菌進行檢驗。
1.3 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中涉及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
2. 結果
被調查的200例居民中,出現食物中毒現象的大多為小學以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經常在市場周邊以及在外就餐,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程度不夠,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病毒檢驗分別將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血清與相關的疑似菌落進行凝集,未顯示陽性,因此排除這幾項,綜合血清學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奇異變形桿菌導致。詳見表1,表2。
3. 討論
近些年來,食物中毒事件屢見不鮮。針對食物中毒的治療首先要查找病因,這就需要對中毒的病原菌進行檢驗。除了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之外,還要了解掌握哪種病原菌導致的食物中毒,然后再對癥治療。在病原菌沒有找到之前,一般對患者進行一般治療,包括臥床休息,飲食以清淡為主,最好食用流食[3]。對疼痛嚴重患者應使用鎮痛藥物進行鎮痛,如患者出現休克等情況,要及時進行搶救。病毒檢驗是檢驗患者所食食物的病菌,對病菌的形態、性質進行判斷,然后對癥治療。本文選取某一社區200例食物中毒患者,對他們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檢驗不同時期的血清以及食物成分。結果顯示,被調查的200例居民中,出現食物中毒現象的大多為小學以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經常在市場周邊以及在外就餐,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程度不夠,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病毒檢驗分別將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血清與相關的疑似菌落進行凝集,未顯示陽性,因此排除這幾項,綜合血清學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奇異變形桿菌導致[4]。奇異變形桿菌能夠存在于水、腐敗有機物以及動物和人的腸道之中,能夠引起繼發感染,導致患者出現食物中毒現象。變形桿菌包括普通變形桿菌以及奇異變形桿菌等等,而在這之中,以奇異變形桿菌最為嚴重,會引起敗血癥等[5]。因此在治療食物中毒的過程中要積極有效地進行治療,防止患者病情惡化。
綜上所述,應對居民普及知識健康教育,使居民了解飲食的規律,進行健康飲食,進而減少中毒情況的出現。即使出現飲食中毒,也應該了解如何應對。對病菌進行檢驗,掌握哪種細菌導致中毒,及時治療,能夠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并且尋找預防措施。因此,對食物中毒癥狀的觀察以及病菌檢驗在臨床中具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林桂偉.一起奇異變形桿菌食物中毒的病原檢測[J].浙江預防醫學,2010,22(11):317300.
[2]素艷,王靜輝,史永剛,等.一起農村白辦宴席引起的腸炎菌食物中毒[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9,19(12):2985.
[3]Xu Xiaolin, Wu Xiujuan, Feng Wenjing, Zhang Ting, Wang Hui, when theshadow, Zhang Jialong, Ding Hui. Community residents' food poisoning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J]. Journ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2011,31(6):388-391.
[4]何國寬.一起急性集體性胃腸炎的流行病學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9):1692-1695.
[5]Yang Hui, Gan Liping, Chen Yingjian, et al. Food poisoning [J].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roteus from one to 2007, 17 (12):2327-2328.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食物中毒的相關癥狀,對病毒進行檢驗,為臨床和理論的研究提供依據。方法針對某一社區200例曾發生食物中毒居民進行問卷調查,使用統計學方法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被調查的200例居民中,出現食物中毒現象的大多為小學以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經常在市場周邊以及在外就餐,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程度不夠,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病毒檢驗分別將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血清與相關的疑似菌落進行凝集,未顯示陽性,因此排除這幾項,綜合血清學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奇異變形桿菌導致。結論應對居民普及知識健康教育,進而減少中毒情況的出現,對病菌進行檢驗,能夠有效進行治療并且尋找預防措施。
【關鍵詞】食物;中毒;病毒;癥狀;細菌
【中圖分類號】R155.5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中毒的事件越來越多。很多人生活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導致細菌大量繁殖,使患者出現嘔吐、惡心、發燒等等癥狀,嚴重過影響患者正常生活,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1]。食物中毒大體是指患者所食的事物受到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導致患者出現中毒反應。并且根據所食病菌不同患者出現的臨床癥狀也不相同。食物中毒分為幾種類型:胃腸型食物中毒、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變形桿菌食物中毒。患者出現中毒征兆時,到醫院對患者所食食物進行細菌培養,進行病毒檢驗,然后再對癥治療。本文針對某社區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中毒癥狀,研究病毒檢驗結果,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分析:針對某一社區200例曾發生食物中毒居民進行問卷調查,2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年齡分布在23~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5.8)歲;患者在吃過午飯后,在接近晚飯時間均出現無力、惡心、嘔吐的癥狀。經過調查,患者參加過某人的婚宴,婚宴舉辦地沒有冰箱以及防蠅措施,缺乏一定的衛生條件。同時調查所有患者的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等。所有患者的癥狀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食物中毒的診斷標準,對于本次研究調查所有患者均給予積極配合。
1.2 病毒檢驗方法:首先是樣本采集,針對患者中毒期間的血清進行采集,同時再采集一份恢復期間的血清,并且采集一份健康人的血清,再將患者所食食物分為三份。檢查步驟按照《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中進行檢驗,對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等等變形桿菌進行檢驗。
1.3 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中涉及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
2. 結果
被調查的200例居民中,出現食物中毒現象的大多為小學以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經常在市場周邊以及在外就餐,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程度不夠,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病毒檢驗分別將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血清與相關的疑似菌落進行凝集,未顯示陽性,因此排除這幾項,綜合血清學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奇異變形桿菌導致。詳見表1,表2。
3. 討論
近些年來,食物中毒事件屢見不鮮。針對食物中毒的治療首先要查找病因,這就需要對中毒的病原菌進行檢驗。除了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之外,還要了解掌握哪種病原菌導致的食物中毒,然后再對癥治療。在病原菌沒有找到之前,一般對患者進行一般治療,包括臥床休息,飲食以清淡為主,最好食用流食[3]。對疼痛嚴重患者應使用鎮痛藥物進行鎮痛,如患者出現休克等情況,要及時進行搶救。病毒檢驗是檢驗患者所食食物的病菌,對病菌的形態、性質進行判斷,然后對癥治療。本文選取某一社區200例食物中毒患者,對他們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檢驗不同時期的血清以及食物成分。結果顯示,被調查的200例居民中,出現食物中毒現象的大多為小學以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經常在市場周邊以及在外就餐,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程度不夠,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癥狀。病毒檢驗分別將沙門菌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血清與相關的疑似菌落進行凝集,未顯示陽性,因此排除這幾項,綜合血清學的檢測結果判定為奇異變形桿菌導致[4]。奇異變形桿菌能夠存在于水、腐敗有機物以及動物和人的腸道之中,能夠引起繼發感染,導致患者出現食物中毒現象。變形桿菌包括普通變形桿菌以及奇異變形桿菌等等,而在這之中,以奇異變形桿菌最為嚴重,會引起敗血癥等[5]。因此在治療食物中毒的過程中要積極有效地進行治療,防止患者病情惡化。
綜上所述,應對居民普及知識健康教育,使居民了解飲食的規律,進行健康飲食,進而減少中毒情況的出現。即使出現飲食中毒,也應該了解如何應對。對病菌進行檢驗,掌握哪種細菌導致中毒,及時治療,能夠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并且尋找預防措施。因此,對食物中毒癥狀的觀察以及病菌檢驗在臨床中具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林桂偉.一起奇異變形桿菌食物中毒的病原檢測[J].浙江預防醫學,2010,22(11):317300.
[2]素艷,王靜輝,史永剛,等.一起農村白辦宴席引起的腸炎菌食物中毒[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9,19(12):2985.
[3]Xu Xiaolin, Wu Xiujuan, Feng Wenjing, Zhang Ting, Wang Hui, when theshadow, Zhang Jialong, Ding Hui. Community residents' food poisoning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J]. Journal of Xuzhou Medical College,2011,31(6):388-391.
[4]何國寬.一起急性集體性胃腸炎的流行病學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9):1692-1695.
[5]Yang Hui, Gan Liping, Chen Yingjian, et al. Food poisoning [J].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roteus from one to 2007, 17 (12):2327-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