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寶 安淑云 孫晶
【摘要】目的探討長期進行血液透析患者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SHPT)的發病原因和概率。方法將本院2009年(100例)、2010年(98例)以及2011(150例)年期間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并且都出現了甲狀旁腺激素(iPTH)的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將300ng/mL≤iPTH水平作為基本臨界點,對SHPT患者的透析齡、年齡、原發病、性別以及發病率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在本次研究中,2009年、2010年以及2011年患者SHPT的發病概率分別為46.95%、52.10%以及54.01%,對每年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差異變化。其中,在對2009年和2010年的數據進行統計發現,低鈣血癥的發病率分別為14.01%和27.22%,而高磷血鈣的發病率則為50.12%和45.33%。結論在對本院2009~2011年期間血液透析患者SHPT的發病率和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SHPT的發病率與高磷血癥和透析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早期干預,充分認識到高磷血癥的重要性。
【關鍵詞】血液透析;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
【中圖分類號】R582【文獻標識碼】A
對于長期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在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SHPT)[1]。這種并發癥的出現,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威脅生命。在本文中,主要將本院2009年(100例)、2010年(98例)以及2011(150例)年期間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并且都出現了甲狀旁腺激素(iPTH)的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對SHPT患者的透析齡、年齡、原發病、性別以及發病率等進行統計分析,了解導致SHPT發病的原因和概率,以期為本院臨床治療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幫助。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將本院2009年(100例)、2010年(98例)以及2011(150例)年期間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并且都出現了iPTH的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同時,對2009年和2010年入院治療患者的血清磷(P)和血清鈣(Ca)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1.2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對所有患者在1年內的iPTH結果進行統計,同時統計2009年和2010年患者在1年內的P和Ca結果,在完成統計之后,將鈣磷的平均值和乘積(Ca×P)計算出來,然后對所有患者的透析齡、年齡、原發病以及性別等進行全面記錄。將300ng/mL≤iPTH水平作為基本臨界點,對SHPH患者每年的發病率進行計算,分析其與透析齡、年齡、Ca×P、原發病、性別以及Ca、P之間的關系。
1.3 實驗室具體檢測方法:在對統計數據進行檢測時,血清白蛋白(36~54g/L為正常值)、P(3.4~5.6mg/dL為正常值)以及Ca(8.0~12g/dL為正常值)運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同時運用放射免疫法對iPTH(17~61pg/mL為正常值)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分析: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據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2009年、2010年以及2011年患者SHPT的發病概率分別為46.95%、52.10%以及54.01%,對每年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差異變化。其中,在對2009年和2010年的數據進行統計發現,低鈣血癥(<8.5mg/dL﹚患者的發病率分別為14.01%和27.22%,而高磷血鈣(>5.6mg/dL)患者的發病率則為50.12%和45.33%,高鈣血癥(>10.3mg/dL)患者的發病率分別為35.6%和32.4%。
3. 討論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透析技術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慢性腎衰竭患者延長生存時間。但是,在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各種并發癥的出現概率也在逐漸上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其中,對于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SHPT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并發癥,并且隨著患者血液透析時間的不斷增加,部分患者的SHPT癥狀會越來越嚴重,無法通過一般的治療方法治愈,通常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這往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影響較大。近年來,隨著對藥物治療的不斷改進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難治性SHPT發生的概率[2]。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本院2009~2011年期間收治的長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雖然在2009~2011年期間,SHPT是發生概率并有出現明顯變化,但是呈現出上升的總體趨勢,而且在本院進行長期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中,超過50%的患者存在SHPT。這說明在對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時,一定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尤其是要定期對患者的P、Ca以及iPTH進行全面監測,一旦發現患者病情出現變化,一定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盡量降低并發癥的出現概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2009年、2010年以及2011年患者SHPT的發病概率分別為46.95%、52.10%以及54.01%,對每年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差異變化。其中在對2009年和2010年的數據進行統計發現,低鈣血癥(<8.5mg/dL﹚患者的發病率分別為14.01%和27.22%,而高磷血鈣(>5.6mg/dL)患者的發病率則為50.12%和45.33%,高鈣血癥(>10.3mg/dL)患者的發病率分別為35.6%和32.4%。
由此可見,SHPT的發病率與高磷血癥和透析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在對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SHPT的全面管理,尤其要重視高磷血癥,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需求,科學合理地運用磷結合劑,不能盲目地給患者補充活性維生素D以及鈣劑[3]。如果發現患者出現高磷血癥特征,一定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及早干預,從而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提高疾病治愈率。
參考文獻
[1]周德福.王梅.北京市血液透析的發展與質量改進[J].中國血液凈化,2006(3):117-118.
[2]孫魯英.王梅.楊莉.終末期腎臟病患者鈣磷代謝及甲狀旁腺激素水平的臨床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2):36-39.
[3]辯維靜,王國勤,羅洋,等.長期血液透析患者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的流行病學分析[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08(4):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