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峰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患者60例,將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運用西藥治療,觀察組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比兩組的血脂變化情況和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86.6%,對照組治療效果73.3%,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聯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能夠抑制病情進展,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與運用。
【關鍵詞】中西醫;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
【中圖分類號】R453,R587 【文獻標識碼】A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主要臨床特征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腎功能衰竭以及腎功能損傷。糖尿病腎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1]。慢性腎衰是由多種慢性疾病導致的進行性惡化與腎臟損害,從而引起代謝廢物排泄與調節酸堿、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綜合癥群。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患者,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34歲~73歲,病程3~34年。觀察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齡32~76歲,病程4~36年。氮質血癥期20例,腎功能衰竭8例,腎功能衰竭代償期7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數據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運用西藥治療,觀察組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控制患者飲食,給予對癥治療,主要有降血糖、降血壓、抗感染治療以及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調。觀察組運用益氣健脾補腎、活血利水滲濕方,白術15g、茯苓15g、仙靈脾15g、砂仁6g、半夏12g、黃芪30g、黨參30g、澤瀉15g、丹參15g、桃仁10g、陳皮6g、紅花6g,100mL/劑,1劑/d。西醫藥物為50mg潘生丁和1g碳酸氫鈉。
1.3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監測兩組病例血脂水平,記錄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
1.4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或減輕,Ccr增高≥30%,Scr降低≥30%。有效:癥狀減輕,Ccr增高≥20%,Scr降低≥20%。穩定:病情改善無惡化。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5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觀察組血脂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發病原因有高血糖癥、高血壓、遺傳因素以及腎血流動力學異常。臨床表現有水腫、蛋白尿、腎功能衰竭、高血壓以及貧血。慢性腎衰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簡稱,是多種慢性疾病導致的腎功能受損,引起功能紊亂,致病因素有很多,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是最主要的原因。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具有較大的危害,威脅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
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西藥治療效果不盡人意,單純中藥治療給藥途徑略單一,兩種治療方法聯合使用,通過臨床觀察,療效顯著。中藥中的大黃可以降低血黏滯度,具有調節免疫力的作用,可以降低尿素氮,改善脂質代謝與氨基酸,對腎小管高代謝進行抑制。丹參可以活血化瘀,延緩了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展[3,4] 。
綜上所述,中西醫聯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能夠抑制病情進展,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與運用。
參考文獻
[1]徐峰.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臨床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2,17(12):76-77.
[2]楊永銘,劉冠賢,鐘偉強,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9,06(04):369-371.
[3]高云峰,高志林.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30例臨床觀察[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1,06(03):56-57.
[4]王立新,楊霓芝,盧富華.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39例臨床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09,07(13):775-777.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患者60例,將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運用西藥治療,觀察組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比兩組的血脂變化情況和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86.6%,對照組治療效果73.3%,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聯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能夠抑制病情進展,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與運用。
【關鍵詞】中西醫;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
【中圖分類號】R453,R587 【文獻標識碼】A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主要臨床特征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腎功能衰竭以及腎功能損傷。糖尿病腎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1]。慢性腎衰是由多種慢性疾病導致的進行性惡化與腎臟損害,從而引起代謝廢物排泄與調節酸堿、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綜合癥群。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患者,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34歲~73歲,病程3~34年。觀察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齡32~76歲,病程4~36年。氮質血癥期20例,腎功能衰竭8例,腎功能衰竭代償期7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數據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運用西藥治療,觀察組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控制患者飲食,給予對癥治療,主要有降血糖、降血壓、抗感染治療以及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調。觀察組運用益氣健脾補腎、活血利水滲濕方,白術15g、茯苓15g、仙靈脾15g、砂仁6g、半夏12g、黃芪30g、黨參30g、澤瀉15g、丹參15g、桃仁10g、陳皮6g、紅花6g,100mL/劑,1劑/d。西醫藥物為50mg潘生丁和1g碳酸氫鈉。
1.3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監測兩組病例血脂水平,記錄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
1.4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或減輕,Ccr增高≥30%,Scr降低≥30%。有效:癥狀減輕,Ccr增高≥20%,Scr降低≥20%。穩定:病情改善無惡化。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5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觀察組血脂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發病原因有高血糖癥、高血壓、遺傳因素以及腎血流動力學異常。臨床表現有水腫、蛋白尿、腎功能衰竭、高血壓以及貧血。慢性腎衰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簡稱,是多種慢性疾病導致的腎功能受損,引起功能紊亂,致病因素有很多,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是最主要的原因。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具有較大的危害,威脅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
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西藥治療效果不盡人意,單純中藥治療給藥途徑略單一,兩種治療方法聯合使用,通過臨床觀察,療效顯著。中藥中的大黃可以降低血黏滯度,具有調節免疫力的作用,可以降低尿素氮,改善脂質代謝與氨基酸,對腎小管高代謝進行抑制。丹參可以活血化瘀,延緩了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展[3,4] 。
綜上所述,中西醫聯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能夠抑制病情進展,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與運用。
參考文獻
[1]徐峰.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臨床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2,17(12):76-77.
[2]楊永銘,劉冠賢,鐘偉強,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9,06(04):369-371.
[3]高云峰,高志林.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30例臨床觀察[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1,06(03):56-57.
[4]王立新,楊霓芝,盧富華.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39例臨床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09,07(13):775-777.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患者60例,將患者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運用西藥治療,觀察組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比兩組的血脂變化情況和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86.6%,對照組治療效果73.3%,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聯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能夠抑制病情進展,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與運用。
【關鍵詞】中西醫;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
【中圖分類號】R453,R587 【文獻標識碼】A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主要臨床特征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腎功能衰竭以及腎功能損傷。糖尿病腎病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1]。慢性腎衰是由多種慢性疾病導致的進行性惡化與腎臟損害,從而引起代謝廢物排泄與調節酸堿、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的綜合癥群。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患者,將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齡34歲~73歲,病程3~34年。觀察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齡32~76歲,病程4~36年。氮質血癥期20例,腎功能衰竭8例,腎功能衰竭代償期7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數據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運用西藥治療,觀察組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控制患者飲食,給予對癥治療,主要有降血糖、降血壓、抗感染治療以及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調。觀察組運用益氣健脾補腎、活血利水滲濕方,白術15g、茯苓15g、仙靈脾15g、砂仁6g、半夏12g、黃芪30g、黨參30g、澤瀉15g、丹參15g、桃仁10g、陳皮6g、紅花6g,100mL/劑,1劑/d。西醫藥物為50mg潘生丁和1g碳酸氫鈉。
1.3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監測兩組病例血脂水平,記錄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
1.4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或減輕,Ccr增高≥30%,Scr降低≥30%。有效:癥狀減輕,Ccr增高≥20%,Scr降低≥20%。穩定:病情改善無惡化。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5 統計學分析:運用SPSS1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觀察組血脂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發病原因有高血糖癥、高血壓、遺傳因素以及腎血流動力學異常。臨床表現有水腫、蛋白尿、腎功能衰竭、高血壓以及貧血。慢性腎衰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簡稱,是多種慢性疾病導致的腎功能受損,引起功能紊亂,致病因素有很多,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是最主要的原因。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具有較大的危害,威脅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
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西藥治療效果不盡人意,單純中藥治療給藥途徑略單一,兩種治療方法聯合使用,通過臨床觀察,療效顯著。中藥中的大黃可以降低血黏滯度,具有調節免疫力的作用,可以降低尿素氮,改善脂質代謝與氨基酸,對腎小管高代謝進行抑制。丹參可以活血化瘀,延緩了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展[3,4] 。
綜上所述,中西醫聯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能夠抑制病情進展,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與運用。
參考文獻
[1]徐峰.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臨床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2,17(12):76-77.
[2]楊永銘,劉冠賢,鐘偉強,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9,06(04):369-371.
[3]高云峰,高志林.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慢性腎衰30例臨床觀察[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1,06(03):56-57.
[4]王立新,楊霓芝,盧富華.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衰竭39例臨床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09,07(13):77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