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摘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共88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不同護理方法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5%(2/44);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8.1%(8/44),兩組間相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結論在對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采取舒適護理能夠提升護理質量,從而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舒適護理;股骨頸骨折;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B
股骨頸骨折患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由于機體功能下降,骨質疏松變脆,應變能力較差,容易造成車禍、滑到等導致出現股骨頸骨折[1]。老年人一旦出現股骨頸骨折極有可能伴隨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從而使老年患者活動受限,屬威脅老年患者的一種創傷性疾病。本次研究本院對8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44例采取舒適護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共88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男22例,女22例,年齡65~82歲,平均年齡(75.6±3.2)歲,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男20例,女24例,年齡66~85歲,平均年齡(78.6±4.1)歲,兩組患者無論是年齡、性別以及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模式,即對患者的低流量吸氧、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嚴密觀察,叮囑飲食注意事項。觀察患者術后是否有滲血現象,觀察患者是否有感染情況。觀察組患者行舒適護理模式,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做好預防工作,加強患者配合意識。②心理護理:術后鼓勵患者在肢體制動期間做適當按摩,告知患者這樣做有利于保證機體功能,使患者在面對并發癥時能有一個平和的心態。③對患者體位的護理:取患者外展中立位,避免出現內收,在患者膝關節下側放置軟墊。幫助患者進行翻身按摩,避免出現壓瘡。④疼痛護理:術后疼痛使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為了緩解疼痛通常需要采用止痛泵以及鎮痛藥,護理人員應當與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患者心理壓力。⑤避免發生褥瘡:患者身體局部受壓或潮濕會導致出現褥瘡,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當為患者放置褥瘡防治墊,使被褥干爽、透氣。
1.3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數據以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經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不同護理方法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5%(2/44);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8.1%(8/44),兩組間相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3. 討論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隨著現如今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重,股骨頸骨折患病人群也呈現出上升趨勢[2]。由于老年患者通常伴有糖尿病、心臟病以及高血壓等各種慢性疾病,使股骨頸骨折的治療以及預后都難以達到滿意的狀態,對于傳統的護理模式而言,僅注重注意事項,嚴重忽略了對患者的執行程度,從而讓患者的護理效果得不到很好的保障[3]。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對8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44例采用了舒適護理,使護理內容更加細致同時加強了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提示護理人員應當注意溝通技巧。經過舒適護理后,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并發癥明顯降低,其效果優于傳統護理,說明舒適護理能夠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愈率[4]。
綜上所述,隨著醫療護理模式的不斷發展以及創新,整體化、個性化的護理模式早已成為了護理模式中的新標準,這讓舒適護理也得以更好的應用。在對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采取舒適護理能夠提升護理質量,從而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姚玉麗.探討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3, 23(7):1882-1883.
[2]章海群.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30(4):387.156-158
[3]李艷華,孔凡.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S1):1182-1183.
[4]秦艷秋.舒適護理在肝炎病房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 10(3):1222-1223.
【摘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共88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不同護理方法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5%(2/44);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8.1%(8/44),兩組間相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結論在對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采取舒適護理能夠提升護理質量,從而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舒適護理;股骨頸骨折;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B
股骨頸骨折患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由于機體功能下降,骨質疏松變脆,應變能力較差,容易造成車禍、滑到等導致出現股骨頸骨折[1]。老年人一旦出現股骨頸骨折極有可能伴隨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從而使老年患者活動受限,屬威脅老年患者的一種創傷性疾病。本次研究本院對8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44例采取舒適護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共88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男22例,女22例,年齡65~82歲,平均年齡(75.6±3.2)歲,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男20例,女24例,年齡66~85歲,平均年齡(78.6±4.1)歲,兩組患者無論是年齡、性別以及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模式,即對患者的低流量吸氧、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嚴密觀察,叮囑飲食注意事項。觀察患者術后是否有滲血現象,觀察患者是否有感染情況。觀察組患者行舒適護理模式,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做好預防工作,加強患者配合意識。②心理護理:術后鼓勵患者在肢體制動期間做適當按摩,告知患者這樣做有利于保證機體功能,使患者在面對并發癥時能有一個平和的心態。③對患者體位的護理:取患者外展中立位,避免出現內收,在患者膝關節下側放置軟墊。幫助患者進行翻身按摩,避免出現壓瘡。④疼痛護理:術后疼痛使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為了緩解疼痛通常需要采用止痛泵以及鎮痛藥,護理人員應當與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患者心理壓力。⑤避免發生褥瘡:患者身體局部受壓或潮濕會導致出現褥瘡,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當為患者放置褥瘡防治墊,使被褥干爽、透氣。
1.3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數據以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經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不同護理方法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5%(2/44);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8.1%(8/44),兩組間相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3. 討論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隨著現如今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重,股骨頸骨折患病人群也呈現出上升趨勢[2]。由于老年患者通常伴有糖尿病、心臟病以及高血壓等各種慢性疾病,使股骨頸骨折的治療以及預后都難以達到滿意的狀態,對于傳統的護理模式而言,僅注重注意事項,嚴重忽略了對患者的執行程度,從而讓患者的護理效果得不到很好的保障[3]。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對8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44例采用了舒適護理,使護理內容更加細致同時加強了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提示護理人員應當注意溝通技巧。經過舒適護理后,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并發癥明顯降低,其效果優于傳統護理,說明舒適護理能夠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愈率[4]。
綜上所述,隨著醫療護理模式的不斷發展以及創新,整體化、個性化的護理模式早已成為了護理模式中的新標準,這讓舒適護理也得以更好的應用。在對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采取舒適護理能夠提升護理質量,從而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姚玉麗.探討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3, 23(7):1882-1883.
[2]章海群.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30(4):387.156-158
[3]李艷華,孔凡.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S1):1182-1183.
[4]秦艷秋.舒適護理在肝炎病房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 10(3):1222-1223.
【摘要】目的分析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共88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過不同護理方法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5%(2/44);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8.1%(8/44),兩組間相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結論在對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采取舒適護理能夠提升護理質量,從而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舒適護理;股骨頸骨折;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B
股骨頸骨折患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由于機體功能下降,骨質疏松變脆,應變能力較差,容易造成車禍、滑到等導致出現股骨頸骨折[1]。老年人一旦出現股骨頸骨折極有可能伴隨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從而使老年患者活動受限,屬威脅老年患者的一種創傷性疾病。本次研究本院對8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44例采取舒適護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期間,本院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共88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男22例,女22例,年齡65~82歲,平均年齡(75.6±3.2)歲,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男20例,女24例,年齡66~85歲,平均年齡(78.6±4.1)歲,兩組患者無論是年齡、性別以及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模式,即對患者的低流量吸氧、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嚴密觀察,叮囑飲食注意事項。觀察患者術后是否有滲血現象,觀察患者是否有感染情況。觀察組患者行舒適護理模式,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做好預防工作,加強患者配合意識。②心理護理:術后鼓勵患者在肢體制動期間做適當按摩,告知患者這樣做有利于保證機體功能,使患者在面對并發癥時能有一個平和的心態。③對患者體位的護理:取患者外展中立位,避免出現內收,在患者膝關節下側放置軟墊。幫助患者進行翻身按摩,避免出現壓瘡。④疼痛護理:術后疼痛使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為了緩解疼痛通常需要采用止痛泵以及鎮痛藥,護理人員應當與患者多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減輕患者心理壓力。⑤避免發生褥瘡:患者身體局部受壓或潮濕會導致出現褥瘡,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當為患者放置褥瘡防治墊,使被褥干爽、透氣。
1.3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數據以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經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不同護理方法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4.5%(2/44);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8.1%(8/44),兩組間相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
3. 討論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隨著現如今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重,股骨頸骨折患病人群也呈現出上升趨勢[2]。由于老年患者通常伴有糖尿病、心臟病以及高血壓等各種慢性疾病,使股骨頸骨折的治療以及預后都難以達到滿意的狀態,對于傳統的護理模式而言,僅注重注意事項,嚴重忽略了對患者的執行程度,從而讓患者的護理效果得不到很好的保障[3]。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對8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44例采用了舒適護理,使護理內容更加細致同時加強了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提示護理人員應當注意溝通技巧。經過舒適護理后,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并發癥明顯降低,其效果優于傳統護理,說明舒適護理能夠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愈率[4]。
綜上所述,隨著醫療護理模式的不斷發展以及創新,整體化、個性化的護理模式早已成為了護理模式中的新標準,這讓舒適護理也得以更好的應用。在對股骨頸骨折患者護理中,采取舒適護理能夠提升護理質量,從而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在臨床中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姚玉麗.探討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3, 23(7):1882-1883.
[2]章海群.舒適護理在股骨頸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30(4):387.156-158
[3]李艷華,孔凡.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S1):1182-1183.
[4]秦艷秋.舒適護理在肝炎病房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 10(3):12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