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張華敏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腦出血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患者的護理方法。方法選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行腦出血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的6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總結具體的護理方法與效果。結果本組64例患者經臨床積極治療與護理后,見22例治愈,治愈率為34.4%;32例好轉,好轉率為50.0%;9例未愈,占比為14.1%;1例患者出現死亡,占比為1.5%。結論腦出血患者行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期間,應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與病情變化,給予其精心護理,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使患者盡快蘇醒,降低致殘率,加速其康復進程。
【關鍵詞】腦出血;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腦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快等特點,被認為是導致患者出現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該病的臨床治療中多采用開顱清除血腫術進行治療,但由于部分患者的可耐受程度較差,且治療費用較高,故而治療效果多不理想。近年來,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與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顱內血腫微創手術在腦出血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力度不斷加大,且具有創傷小、致殘率低等優點[1]。本院在腦出血患者治療中,采用了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收獲了良好的治療結局,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行腦出血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的6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為41~75歲,平均年齡為(57.0±4.6)歲。其中,基底節區出血患者為51例,腦葉出血患者為9例,小腦出血患者為2例,腦室出血與腦干出血患者各1例。患者行GCS評分后結果顯示,13例為4~6分,47例為7~8分,4例為9分及以上。
1.2 方法:患者入院72h后參照其患者實際情況與顱腦CT檢查結果采取相應的手術治療方案,確定好穿刺部位與穿刺深度后,利用YL一次性顱內血腫微創穿刺針進行,完成微創穿刺清除術療效判定標準:參照患者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等,將臨床療效分為治愈、好轉與未愈。治愈:患者經治療出院后未見明顯后遺癥,且正常工作、生活均恢復至正常;好轉:患者經治療出院后見中度或輕度后遺癥,生活基本可自理;未愈:患者經治療出院后見明顯后遺癥,生活不能自理,需家人照顧。
2. 結果
本組64例患者經臨床積極治療與護理后,見22例治愈,治愈率為34.4%;32例好轉,好轉率為50.0%;9例未治愈,占比為14.1%;1例患者出現死亡,占比為1.5%。其中,有61例患者于治療7d內將引流管拔除,3例患者于治療10d內拔除;10例患者見并發癥,6例為再出血,2例為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統感染與顱內感染患者各1例。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64例患者行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后,治愈率達34.4%,好轉率為50.0%,治療效果較為滿意,除了與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外,還與臨床精心的護理密不可分,現將具體護理方法總結如下。
基礎護理。腦出血患者行微創穿刺清除術后,應臥床2周以上,伴躁動患者可給予鎮靜藥物或約束帶進行約束;患者床頭抬高20~30°,以減少腦水腫發生率;術后未及時清醒的患者,應取平臥位,將頭部偏向一側,避免出現誤吸嘔吐物或分泌物事件;患者呼吸道保持暢通,將呼吸道分泌物及時清除;減少移動、搬動患者的頻率,對其行體位轉換時的動作應輕柔;及時為患者更換被罩、床單,患者皮膚應保持清潔,易受壓部位應配備水囊或墊軟枕,避免出現壓瘡[2]。
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意識狀態。患者術后應做好生命體征監測、意識狀態的評估,并有詳細的記錄;一般而言,患者的呼吸與脈搏較之于意識、血壓的變化要早;見生命體征異常時,護理人員應在第一時間告知醫生,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患者術后早期出現高熱多為中樞熱,可用亞低溫治療儀行物理降溫處理,以降低患者的腦耗氧量;血壓升高一般與出血量正相關,多為顱內壓升高所致,故而應加大對顱內壓升高的關注力度。同時,患者意識障礙程度可經其生理反射、自發動作等進行初步判斷,而患者的瞳孔形態與大小情況也應及時告知醫生,以方便其對患者病情做出相應的處理。
引流管護理。腦出血患者行手術治療后,頭部會保留引流管,故而應做好引流管護理工作,避免出現引流管扭曲或堵塞,使其保持暢通,以降低對腦組織的壓迫,避免出現腦組織或腦細胞壞死事件;若引流管內有腦脊液持續流出則要抬高引流管至側腦室水平10~15cm,若見引流不暢,則立刻報告醫師進行再通術處理;而引流袋應定期消毒、更換,避免造成感染;患者血腫引流2~3d后若未發現引出液,且患者病情基本趨于平穩,經CT掃描檢查后的治療效果較為滿意,可考慮將其引流管拔出;腦室引流的時間應低于7d,拔管后密切觀察患者有無顱內壓增高、再出血以及腦積水等情況,若見異常立即告知醫生[4]。
并發癥防治與護理。若患者見雙側瞳孔不等大、劇烈頭痛,則考慮為再出血,應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并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避免其情緒激動;治療期間及時為患者拍背,翻身動作應輕柔,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出現肺部感染;叮囑患者多飲水,尿量應不低于2000mL,會陰護理2次/d,做好尿常規檢查,避免出現尿路感染等。同時要監測患者的血糖值、注意應激性潰瘍的預防和發生,并積極采取措施預防患者靜脈血栓的形成。
綜上所述,腦出血患者行顱內血腫微創穿刺清除術治療期間,應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與病情變化,給予其精心護理,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使患者盡快蘇醒,降低致殘率,加速其康復進程。
參考文獻
[1]徐靖.64例腦出血患者微創治療后的護理[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2(9):145-146.
[2]傅曉風.微創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280例術后護理與康復指導[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4):55-56.
[3]勞英業.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治療的護理體會[J].微創醫學,2008,3(3):286-287.
[4]趙媛蘭.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20(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