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玉英+司桂梅+姚國梅+王玉芹+王軍
【摘要】目的 探討在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對患者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的影響。方法 研究組為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康復出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對照組為以夯實基礎護理為主的優質護理服務同期住院康復出院的11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結果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在第1個月比較復發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第6、12個月比較復發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在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開展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提升病房的安全管理,促進疾病的康復,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復發率。
【關鍵詞】精神科;封閉式管理;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
【中圖分類號】R749.3【文獻標識碼】B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障礙中最嚴重的一種,患者存在思維、知覺、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精神活動與環境不協調,認知功能缺陷,社會功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住院期間經急性期、維持期、鞏固期治療,病情康復出院后,需長期的鞏固治療維持療效,預防復發。本研究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優質護理服務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出院后復發率明顯較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6月1日~2011年10月20日入住本院 "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治療的120例康復出院患者做為研究組,男66例,女54例,年齡18~69(39.42±11.62)歲,實施個性化護理服務。以同期收治的在另一"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治療的116例康復出院患者做為對照組,男62例,女54例,年齡17~69(38.46±12.3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對照組給予以夯實基礎護理為主的優質護理服務,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通過制定個性化護理檔案、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日常生活管理能力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組:(1)根據患者的疾病特點、健康需求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由責任護士隨時評價掌握病人知曉情況。(2)開展家屬開放日活動,向家屬詳細介紹病人的治療、康復、思想動態,講明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增進患者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3)采取電話隨訪形式定期對患者及家屬做好院外指導,包括藥物的正確使用,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及處理,復發的先兆,發作時的異常表現,維持治療的時間及重要性,正確對待藥物的副作用,當利大于弊時,應取其利,輕其弊,糾正病愈即中斷治療的錯誤行為,形成堅持按醫囑服藥的習慣,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復發率。
1.2.2 優質護理服務組:按照《精神專科優質護理創建標準》,創造良好的病房環境,保持床單位整潔舒適,配有必需的生活用品,滿足病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礎護理服務。
1.3 評估方法
通過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復發情況,分別在出院后1個月、6個月和12個月進行隨訪。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均輸入微機,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及x2檢驗。
2結果
3討論
精神分裂癥具有易復發的特點。藥物治療是維持治療、鞏固病情、預防復發的關鍵,然而藥物治療的不依從性在精神分裂癥中普遍存在,其比例為30.9%-60.26%,且隨著出院時間的推移依從性逐年下降[1]。因此提高服藥依從性在精神分裂癥治療中顯得尤其重要,而健康教育不惜為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針對每個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僅注重病人,更注重患者家屬。有文獻報道[2],家屬具備康復知識的多少與患者的康復水平密切相關。家屬對患者的理解、支持、關懷、疏導和鼓勵可以鞏固療效和防止復發。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對所患疾病有更深的了解,掌握了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從而自覺的地采取遵醫行為、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家屬則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家庭干預水平,給予患者更多的理解、體諒和健康指導,減少不良事件的刺激,促進患者的康復,降低了疾病復發率。闞瑞云、紀紅玉等[3,4]的研究表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系統的集體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降低復發率。健康教育不但提高患者家屬對精神病知識的認識,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住院依從性及臨床療效。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出院后延伸服務的規范化回訪既起到了強化健康教育、健康指導的作用,又起到了督導患者規范治療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對出院后的回訪應延長至出院后24 個月, 定期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糾正病愈即中斷治療的錯誤行為,提高治療依從性、治愈率,減少復發率。
綜上所述,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開展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可提高護理質量及出院后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復發率,值得在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全面開展。
參考文獻
[1]張鈴.精神分裂癥治療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7,7(5):404-406
[2]吳士玲.病人家屬的健康教育促進精神分裂癥病人社會功能的恢復[J].中國臨床康復,2003,27(7):3710-3711
[3]闞瑞云.集體健康教育模塊在精神分裂癥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7):1798-1799
[4]紀紅玉,張玉春,翟乃霞,等.健康教育對精神障礙患者住院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0):127
【摘要】目的 探討在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對患者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的影響。方法 研究組為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康復出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對照組為以夯實基礎護理為主的優質護理服務同期住院康復出院的11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結果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在第1個月比較復發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第6、12個月比較復發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在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開展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提升病房的安全管理,促進疾病的康復,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復發率。
【關鍵詞】精神科;封閉式管理;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
【中圖分類號】R749.3【文獻標識碼】B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障礙中最嚴重的一種,患者存在思維、知覺、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精神活動與環境不協調,認知功能缺陷,社會功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住院期間經急性期、維持期、鞏固期治療,病情康復出院后,需長期的鞏固治療維持療效,預防復發。本研究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優質護理服務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出院后復發率明顯較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6月1日~2011年10月20日入住本院 "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治療的120例康復出院患者做為研究組,男66例,女54例,年齡18~69(39.42±11.62)歲,實施個性化護理服務。以同期收治的在另一"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治療的116例康復出院患者做為對照組,男62例,女54例,年齡17~69(38.46±12.3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對照組給予以夯實基礎護理為主的優質護理服務,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通過制定個性化護理檔案、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日常生活管理能力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組:(1)根據患者的疾病特點、健康需求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由責任護士隨時評價掌握病人知曉情況。(2)開展家屬開放日活動,向家屬詳細介紹病人的治療、康復、思想動態,講明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增進患者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3)采取電話隨訪形式定期對患者及家屬做好院外指導,包括藥物的正確使用,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及處理,復發的先兆,發作時的異常表現,維持治療的時間及重要性,正確對待藥物的副作用,當利大于弊時,應取其利,輕其弊,糾正病愈即中斷治療的錯誤行為,形成堅持按醫囑服藥的習慣,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復發率。
1.2.2 優質護理服務組:按照《精神專科優質護理創建標準》,創造良好的病房環境,保持床單位整潔舒適,配有必需的生活用品,滿足病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礎護理服務。
1.3 評估方法
通過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復發情況,分別在出院后1個月、6個月和12個月進行隨訪。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均輸入微機,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及x2檢驗。
2結果
3討論
精神分裂癥具有易復發的特點。藥物治療是維持治療、鞏固病情、預防復發的關鍵,然而藥物治療的不依從性在精神分裂癥中普遍存在,其比例為30.9%-60.26%,且隨著出院時間的推移依從性逐年下降[1]。因此提高服藥依從性在精神分裂癥治療中顯得尤其重要,而健康教育不惜為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針對每個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僅注重病人,更注重患者家屬。有文獻報道[2],家屬具備康復知識的多少與患者的康復水平密切相關。家屬對患者的理解、支持、關懷、疏導和鼓勵可以鞏固療效和防止復發。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對所患疾病有更深的了解,掌握了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從而自覺的地采取遵醫行為、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家屬則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家庭干預水平,給予患者更多的理解、體諒和健康指導,減少不良事件的刺激,促進患者的康復,降低了疾病復發率。闞瑞云、紀紅玉等[3,4]的研究表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系統的集體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降低復發率。健康教育不但提高患者家屬對精神病知識的認識,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住院依從性及臨床療效。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出院后延伸服務的規范化回訪既起到了強化健康教育、健康指導的作用,又起到了督導患者規范治療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對出院后的回訪應延長至出院后24 個月, 定期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糾正病愈即中斷治療的錯誤行為,提高治療依從性、治愈率,減少復發率。
綜上所述,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開展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可提高護理質量及出院后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復發率,值得在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全面開展。
參考文獻
[1]張鈴.精神分裂癥治療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7,7(5):404-406
[2]吳士玲.病人家屬的健康教育促進精神分裂癥病人社會功能的恢復[J].中國臨床康復,2003,27(7):3710-3711
[3]闞瑞云.集體健康教育模塊在精神分裂癥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7):1798-1799
[4]紀紅玉,張玉春,翟乃霞,等.健康教育對精神障礙患者住院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0):127
【摘要】目的 探討在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對患者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復發的影響。方法 研究組為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康復出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對照組為以夯實基礎護理為主的優質護理服務同期住院康復出院的116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結果 研究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在第1個月比較復發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第6、12個月比較復發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在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開展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提升病房的安全管理,促進疾病的康復,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復發率。
【關鍵詞】精神科;封閉式管理;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
【中圖分類號】R749.3【文獻標識碼】B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障礙中最嚴重的一種,患者存在思維、知覺、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精神活動與環境不協調,認知功能缺陷,社會功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住院期間經急性期、維持期、鞏固期治療,病情康復出院后,需長期的鞏固治療維持療效,預防復發。本研究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優質護理服務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出院后復發率明顯較低。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1年6月1日~2011年10月20日入住本院 "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治療的120例康復出院患者做為研究組,男66例,女54例,年齡18~69(39.42±11.62)歲,實施個性化護理服務。以同期收治的在另一"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治療的116例康復出院患者做為對照組,男62例,女54例,年齡17~69(38.46±12.31)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對照組給予以夯實基礎護理為主的優質護理服務,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通過制定個性化護理檔案、實施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日常生活管理能力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組:(1)根據患者的疾病特點、健康需求制定個性化健康教育,由責任護士隨時評價掌握病人知曉情況。(2)開展家屬開放日活動,向家屬詳細介紹病人的治療、康復、思想動態,講明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增進患者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3)采取電話隨訪形式定期對患者及家屬做好院外指導,包括藥物的正確使用,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及處理,復發的先兆,發作時的異常表現,維持治療的時間及重要性,正確對待藥物的副作用,當利大于弊時,應取其利,輕其弊,糾正病愈即中斷治療的錯誤行為,形成堅持按醫囑服藥的習慣,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復發率。
1.2.2 優質護理服務組:按照《精神專科優質護理創建標準》,創造良好的病房環境,保持床單位整潔舒適,配有必需的生活用品,滿足病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礎護理服務。
1.3 評估方法
通過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復發情況,分別在出院后1個月、6個月和12個月進行隨訪。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均輸入微機,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及x2檢驗。
2結果
3討論
精神分裂癥具有易復發的特點。藥物治療是維持治療、鞏固病情、預防復發的關鍵,然而藥物治療的不依從性在精神分裂癥中普遍存在,其比例為30.9%-60.26%,且隨著出院時間的推移依從性逐年下降[1]。因此提高服藥依從性在精神分裂癥治療中顯得尤其重要,而健康教育不惜為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針對每個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僅注重病人,更注重患者家屬。有文獻報道[2],家屬具備康復知識的多少與患者的康復水平密切相關。家屬對患者的理解、支持、關懷、疏導和鼓勵可以鞏固療效和防止復發。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對所患疾病有更深的了解,掌握了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從而自覺的地采取遵醫行為、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家屬則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家庭干預水平,給予患者更多的理解、體諒和健康指導,減少不良事件的刺激,促進患者的康復,降低了疾病復發率。闞瑞云、紀紅玉等[3,4]的研究表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系統的集體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降低復發率。健康教育不但提高患者家屬對精神病知識的認識,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住院依從性及臨床療效。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出院后延伸服務的規范化回訪既起到了強化健康教育、健康指導的作用,又起到了督導患者規范治療的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對出院后的回訪應延長至出院后24 個月, 定期加強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糾正病愈即中斷治療的錯誤行為,提高治療依從性、治愈率,減少復發率。
綜上所述,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開展個性化優質護理服務可提高護理質量及出院后患者治療依從性,降低復發率,值得在精神科封閉式管理病房全面開展。
參考文獻
[1]張鈴.精神分裂癥治療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7,7(5):404-406
[2]吳士玲.病人家屬的健康教育促進精神分裂癥病人社會功能的恢復[J].中國臨床康復,2003,27(7):3710-3711
[3]闞瑞云.集體健康教育模塊在精神分裂癥病人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7):1798-1799
[4]紀紅玉,張玉春,翟乃霞,等.健康教育對精神障礙患者住院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