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蘭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事業也在快速的發展著。由于人類生存環境的復雜化,導致各種疾病困擾著人們,對于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醫院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作為醫院重要組成部分的供應室,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供應室人員,不僅要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還面臨著各種危害,這就需要醫院的供應室人員不斷的加強自身的職業防護。本文將針對供應室人員的基本防護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醫院;供應室人員;職業防護
【中圖分類號】R135 【文獻標識碼】A
在醫院供應室人員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面臨著職業暴露的危害,這對供應人員的健康問題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也成為了非常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所謂職業暴露,指的是供應室人員在日常的護理、診療過程中,被含有病毒的血液污染皮膚或者被一些醫療器具劃破皮膚,造成身體感染的狀況。醫院的供應室人員不僅要向整個醫院提供消毒物品,還要對污染器具進行回收處理。加強供應室人員的職業防護,勢在必行。
醫院的供應室人員的職業危害
消毒用品危害:目前,在醫院的供應室中,廣泛的應用含氯消毒用品,例如,物體表面清洗、地板的日常消毒、污染品消毒浸泡等等。含氯的消毒用品具有刺激性、揮發性和腐蝕性的特點。消毒液一旦濺到醫務人員的皮膚上,會造成嚴重的損害,含氯濃度高的消毒劑,會揮發出濃烈的刺激氣味,對醫務人員的呼吸道黏膜和眼睛造成一定的損傷。另外,酶洗劑、除銹劑以及低溫等離子消毒等消毒用品,都會對防護人員造成一定的危害[1]。
醫療銳器危害:供應室的醫療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對受到污染的醫療器械,進行分類回收和清潔處理,這就不可避免的要經常接觸銳器,極容易發生刺傷的情況。這些經過臨床使用的醫療器械,由于已經接觸了患者的傷口、粘膜和皮膚,所以具有極強的污染性[2]。醫療人員一旦處理不得當,或者出現失誤,就會被銳器傷害,造成病原微生物感染。
燙傷危害:供應室在整個醫院的內部系統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醫院內一切醫療器具的消毒滅菌工作,都是由供應室人員執行的。在滅菌的時候,經常采用的方法是壓力蒸汽消毒滅菌,以及干熱等熱力消毒方法進行滅菌處理。醫療人員需要使用高壓蒸汽的消毒鍋來進行滅菌,工作時的溫度基本上在132~134℃之間,而紙塑包裝封口機的溫度,也會達到180℃。因此,一旦醫療人員操作失誤,將會造成灼傷或者燙傷,嚴重者甚至直接引起爆炸事故。
噪音危害:在醫院的供應室中,存在著諸多的噪音危害污染源。例如,高壓蒸汽設備在進行滅菌消毒時,會發出巨大的聲音,空氣壓縮機、真空泵、自動清洗機、超聲清洗機,以及烘干機等設備,產生的噪聲經常在100分貝以上。如果長時間的受到這種噪聲的影響,對于醫療人員的健康會有巨大的影響,可能會造成人員耳鳴、聽力下降,甚至會對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的損傷。
醫院供應室人員職業防護方法
防止消毒用品危害:供應室的醫療人員,在使用刺激性特別強的消毒用品時,應該做好存儲工作,最好放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照射,妥善保存。在進行消毒劑配制的時候,一定要帶上安全的防護口罩、手套,同時,眼睛還要帶上護目鏡,盡量避免皮膚沾上消毒液,也能防止消毒液進入到眼睛或者呼吸道內。如果因為操作失誤,導致消毒液濺到身體上,要及時用清水沖洗患處。再用消毒液清洗浸泡醫療器械的時候,一定要嚴密加蓋防護,并且在工作結束后,醫療人員要對手套進行適當的清潔處理,并且要用清水及時洗手[3]。另外,除銹劑在配制和使用時需要注意,低溫等離子消毒使用的是過氧化氫,使用時及消毒后取物品要注意,醫療人員在進行這項工作時必須做好防護措施,以免出現危害。
防止醫療器械傷害:供應室的醫療人員,在對污染器械進行分類回收和清洗處理時,一定要帶上圍裙、面罩、護目鏡以及口罩、手套等防護設備,在進行分類時,器械銳利的地方一定要面向相同方向放置,不能與其他器械混在一起。在器具清洗的時候一定避免刺傷皮膚,一旦不慎刺傷,要立刻用肥皂水進行傷口沖洗,輕輕的擠壓傷口旁邊位置,使得血液能夠流出來[4],然后對傷口進行碘伏消毒,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例如傷口的處理,對不同感染源引起的感染,要進行相應的預防,比如乙肝和艾滋病的預防。同時,要進行及時準確的登記報告,并且要進行相應的危險性評估,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追蹤隨訪。
防止燙傷:供應室的醫療人員,一定要進行專業培訓,具有上崗證,對于滅菌消毒的蒸汽高壓器具也要進行定期的檢測維護[6],基本上保持在每半年一次。在進行滅菌工作時,一定要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在工作之前,一定要對設備進行認真的檢查,保證管道通暢、儀表正常。工作人員在滅菌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堅守崗位[7]。
降低噪音危害:應該在滅菌設備周圍安裝一定的隔音設施,例如隔音板等,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生產廠家應該不斷地推出技術含量高,功能齊全的醫療設備。不能在消毒間內安裝空氣壓縮泵,可以安裝中央供氣裝置。為了有效的降低清洗機產生的噪音,應該將污染器械進行集中清洗。在使用自動清洗機的時候,雖然要觀察機器運行情況,處理報警,而不能離開房間,但應做好防護措施,降低噪音危害[6]。
結語
總而言之,醫院供應室的醫療人員面臨著多方面的職業危害,為了有效地降低危害,保證人員的身體健康,醫院管理層應該加大重視力度,不斷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降低設備的噪音。并且要加強對于人員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強化安全意識,確保醫療人員在工作中能夠嚴格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認真負責,在進行消毒等清洗工作時,一定要穿戴好相關的防護設備,從而有效的降低各種器械帶來的危害,加強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譚家瓊,梅幸福,林瓊,等.加強消毒供應室去污區管理預防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4):2024-2024.
[2]李偉,施宗偉,鄒利文,等.臨床醫務人員艾滋病職業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護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11(23):88-89.
[3]胡玉瓊,王湘萍,方蓉.消毒供應中心護士職業暴露與防護措施[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20):130.
[4]史建英.醫院消毒供應室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29(12):106-107.
[5]于秀榮,宋烽,董薪.環氧乙烷消毒過程的安全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4):526-528.
[6]范文君,成星,何永華,等.讓更多的執業醫師參與職業健康檢查工作[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1,29(1):19-20.
[7]宋玉波,姜淑芝,姜雅玲,等.供應室下收?下送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醫學,2010,31(11):6643-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