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鷹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衛生事業在國家體制轉型以及市場化發展沖擊下陷入困境,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家財政制度的轉變以及對農村衛生事業投入的縮減,最突出的表現是我國農村衛生事業存在著嚴重的資源不足的問題,而且有限資源分布不均勻、不合理。筆者對于現階段我國農村衛生事業資源配置情況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從而提出了我國保健事業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提出了相應的衛生保健事業改革措施。
【關鍵詞】農村衛生事業;資源配置;預防保健改革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我國衛生資源在城鄉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分配不平衡不合理的問題,嚴重損害了我國的衛生事業的公平和效率。但是在商品社會市場化發展影響下,許多部門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把社會效益大國經濟高效益的預防保健事業放在次要地位,造成了我國農村保健工作的弱化和發展滯后。
我國農村衛生事業資源配置情況
農村衛生保健人員不足、技術水平低、人員流失嚴重:預防保健具有社會效益發達,經濟效益不顯著的特點,因此,在我國農村存在著嚴重忽略預防保健事業發展的現象,在人員配置上一般吸收的都是無法勝任醫療工作的或者是不是正規學校畢業的人員,這就造成了我國農村預防保健事業人員不足、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筆者對2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調查,發現預防保健從業人員有140人,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均擁有預防保健人員4.7人,約占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人數的6.3%。在崗預防保健人員學歷層次較低,其中本科畢業12人,占8.6%,大專畢業13人,占9.3%;中專畢業97人,占69.3%,沒有學歷的人員占了12.8%。其中獲得中級職稱的占9%,初級職稱獲得者占63%,12%的人都沒有任何職稱[1]。另外,農村預防保健人員待遇較低,收入與工作量不相稱等問題導致了保健人員流失大,這種情況對于工作的展開造成了消極影響。
資金缺乏,妨礙了保健工作的開展:公共衛生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預防投資,這部分資金需要政府全額撥款,但是改革開放以后政府縮減了對于農村衛生保健事業的資金投入,這種做法違背了我國預防為主的衛生保健方針。在衛生撥款綜述中用于預防保健的比例差異較大,以無錫市為例,其預防保健專項費用占了40%以上,但是某些縣區只有10%,另外,預防保健資金分配不平衡不合理,在有的縣區衛生保健費用大多用在了縣區級的預防保健項目上,下級農村所得的撥款微乎其微,這種情況阻礙了農村預防保健事業的開展,同時缺乏相應的應急體系[2]。
農村衛生預防保健事業設備不全,既有設備落后:農村預防保健由于經費不足,導致防疫設備缺乏的情況,既有設備比較落后,無法建立相應的疾病檢測體系。主要表現在:首先是設備簡陋,在筆者對于2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查顯示,大多數預防保健科最貴的設備是冰箱,其他現代化信息工具相對缺乏;對于疾病的報告大多數以手工制表以及電話通知的方式進行,同時缺乏相應的評估環節,對于數據是否轉達到位無法確定。其次農村對于疫情的報告分析滯后,不能及時分析并報告疫情發生的地區、現狀和態勢等情況;再者表現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了解決資金問題把多數精力用來進行有償服務。據調查顯示參與有償服務的保健人員占三成左右,有的地方半數的人員都在開展有償服務。這種情況影響了當地預防保健工作的開展,一旦有疫情爆發,預防保健人員將手足無措,極大的弱化了農村預防保健功能。
農村預防保健事業改革措施
農村衛生保健事業是我國公共衛生產品中的典型,雖然短期內經濟效益不顯著,但是具有極大的社會效益,它關系到我國農村民眾的切身利益,所以相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衛生保健事業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針對我國農村預防保健事業資源配置中存在的系列問題,轉變觀念、制定相應的改革措施,提升我國農村預防保健工作的質量和效率[3]。
加大對農村衛生保健事業的投資力度:首先,要制定相應的農村衛生服務補助政策。公共衛生服務是無法市場化的產品,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場機制,所以要劃入國家財政預算。因此各地市要編制合理的農村公共衛生事業補貼政策以及有針對性的實施細則,同時要加大投資力度,抓好基礎設施建設,以保證我國農村衛生事業的正常開展。另外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站在法律的高度確保我國農村衛生保健事業的穩定收入。
將農村衛生預防保健職能獨立出來:由政府全額撥款并且承辦,建立獨立的農村衛生預防保健單位,獨立于醫療事業之外,同時保證其運轉經費以及人員工資的到位。改革過去預防保健人員按人頭分配的傳統模式,應根據每個員工的工作質量和效率進行分配,將工作績效和工資掛鉤,打破預防保健人員的終身制,實行動態管理。
加大農村衛生保健人員培養力度:在人員配置時要堅持擇優聘用原則,對于農村衛生預防保健從業人員進行統一考試,合格者繼續留用;對于考試不合格但是有發展潛力的員工暫時留用,并加大對其培養力度,在業務開展中為其創造學習條件,幫助其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從而勝任本職工作。其次要完善準入機制,只吸收任用那些正規院校畢業的人員,即便是學歷合格的人員也要謹慎選擇擇優錄取。
結語
衛生資源是衛生服務工作的物質基礎,現階段由于國家政策的變動以及各級衛生單位運營問題造成我國城鄉之間衛生資料配置嚴重不平衡的現象,集中表現在農村衛生資源配置的落后。我國農村衛生條件的落后嚴重的弱化了其衛生服務的水平和職能,對于我國農村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威脅,加強基層預防保健工作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周玲.我國農村衛生資源配置現狀研究[D].西北大學,2010.
[2]郭贊.我國城鄉衛生資源優化配置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3]王瑩,林蜜,湯鑫,李木清,杜穎. 農村衛生資源配置綜述[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0,02(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