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反思*

2015-03-31 03:36:46周定財
當代教育科學 2015年5期
關鍵詞:國際化交流教育

●周定財

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反思*

●周定財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當代世界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這一趨勢要求高校適時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當前,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還存在諸多問題,表現在交流方式、交流渠道、合作思路、合作層次等方面。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應該確立適合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加大資金投入;大力開展“請進來”和“走出去”的雙向交流;穩步擴招外國留學生,加強留學生管理;開拓更廣闊的合作領域,探索多種合作形式;大力提升對外交流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水平。

高等教育國際化;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

當今,隨著交通、通訊手段的發展以及經濟文化交流的擴大,世界正逐步融合為一個整體,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都與國際社會密切相關。國際化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一種全球性趨勢。在這種背景下,高等院校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敞開校門,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加強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意義

高等院校承載著人類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在高等教育大發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所謂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指“在保留合理的本國教育特性的基礎上,追求與國際上通行的高等教育制度接軌,追求人才培養模式的國際化、教育質量國際化、學歷文憑國際化、教育服務國際化”。[1]這種趨勢是建立在經濟、科技、信息等全球化基礎上的,是世界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一個歷史的范疇,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2]如吉恩·納特(Gene Nutter,1993)將高等教育國際化解釋為“把跨國及跨文化維度整合到高校的教學、研究和服務之中的過程”。[3]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目的是實現人的國際化,培養出能滿足本國和世界的需求,在思想、知識、技能等方面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從而更好地為各自國家以及國際社會服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教師出國(境)訪問、學生出國(境)留學規模不斷擴大,來華留學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教育涉外法規體系日益完善,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推動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鄧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2010年6月國務院頒布的指導性文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擴大教育開放”進行了詳細闡述;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9月25日聯合國“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一周年紀念活動上指出要“加強同世界各國的教育交流,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實際上就是要求教育走國際化的路線??傊?,開展廣泛而卓有成效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已成為我國高校提升整體實力和教育質量、擴大知名度的重要措施,對于提高學校的科研水平、改善師資結構、推進學科建設、加強人才培養等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是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

二十世紀后半期,世界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全球化趨勢,加強了各國的經濟聯系,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對外投資持續增長,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和協作日益加強。這就促使作為基礎和先導產業的高等教育必須迅速與之相適應,培養越來越多的精通生產經營管理和國際經濟貿易、熟悉國際規則和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社會各方面的迅猛發展使得上至國家下至學校都為不斷充實自身的實力而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全球一體化的步伐更成為了形式多樣、類型繁多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推動力。此外,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教師的出國(境)經歷、在校學生出國(境)學習比例以及留學生的教育規模已成為衡量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我國高校應面對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現實,一方面積極鼓勵廣大教師和學生出國(境)訪學交流、攻讀學位,學習國(境)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利用他們豐富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要制訂相應的政策,擴招外國留學生,讓他們到中國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從而加強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

(二)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有利于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

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有利于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觀念的轉變。在對外交流與合作中,可以發現國外普遍重視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這必將促進國內的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努力提高培訓質量。一是要根據勞動力市場需求調整和把握培訓方向;二是要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設置課程,調整教學重點,更新教學內容;三是與用人單位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實行“訂單式”定向培訓,并成立職業培訓機構,為受訓者提供職業培訓、技能鑒定、職業介紹、就業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此外,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有利于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的革新。高校的對外交流與合作實質上是一種國際服務貿易輸出,通過對外交流與合作,我們可以從其他國家或地區學習經驗,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加強交流與合作,利用國(境)外對全球開放的教育資源來培育本國的人才。

(三)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有利于提高學校的國際聲譽,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的時代,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的相互交流、融合、滲透已經是一種趨勢。高等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在國際化社會中教育發達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4]中國高等教育要取得新的、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借鑒和吸收世界各國、各地區教育的先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合理地引進國(境)外優質的教育資源。高等院校只有進一步更新辦學理念,通過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提升自己的辦學質量和國際化水平,不斷地學習和借鑒他國的經驗,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并持續得到發展。通過中外合作辦學,以國(境)外合作院校為聯系媒介,可以將學校的影響輻射到國(境)外院校所在國家和地區,從而大大提高我國高校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通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特別是MBA項目、SQA-HND項目等,社會各屆學員匯聚學校,其中許多學員都是來自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人員,這也大大提高了學校的社會影響。

(四)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匯和融合

文化的多元化特征,要求不同類型的文化在相互碰撞和交融中得到共同發展。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向深層次發展,各國高等教育課程發生了顯著變化。發達國家都爭先恐后地參與世界教育市場,以推動本國人才戰略和經濟創收。而發展中國家也開始認識到發展教育國際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跨境教育”交流作為加強本國教育能力建設的重要手段。[5]通過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交流,中國文化不僅可以在內部各民族、各區域文化相互融會和滲透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而且也可以與歐洲文化、非洲文化、美洲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等世界各地的文化相互交流,從而使中華文化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我國近年來先后出現的“外語熱”、“外貿熱”、“MBA熱”就是很好的證明,許多高校都開設了世界經濟與政治、國際貿易、國際經濟法等新專業。與此同時,通過對外交流與合作,外域文化也在與中華文化的廣泛接觸中汲取營養、滋潤自身的肌體。例如,美國高校普通教育的核心課程中增加關于中華文明、中國史和中文(漢語)的要求,在工程、工商管理、教育等專門領域的教學中增加國際方面(特別是中國)的內容等,以此來學習中華文化,推進本國教育的國際化水平。

二、當前我國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誠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道路上已經邁開了可喜的一步,在師生交流、聯合辦學、學者互訪、專業設置和課程內容改革等方面,開展了多形式、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以學生交流為例,從1978年到2013年底,我國向歐美等發達國家派出留學生305.86萬人,各國來華留學的學生人數也逐漸增多。1998年來華留學生總計4.3萬人,2000年總計5.2萬人,2002年總計8.6萬人;在我國加入WTO后,來華留學人數激增,2004年底達到11.1萬人,2005年增至14.3萬人,2007年達到19.6萬人,2009年達到23.8萬人,2011年達到29.3萬人,2013年達到35.65萬人,預計2014年將接近甚至超過40萬人。[6]但是,我國高校在對外交流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對外交流管理有待加強,經費投入有待增加

在對外交流管理方面,管理水平滯后于學科發展。校內各職能部門與教學單位之間體制不清,存在職能交叉和重復管理現象,相互聯系不夠緊密,工作效率低下。許多高校的對外交流多停留在事務性工作和被動接待、疲于應付層面,尚未建立全面有效的國際化辦學制度。對外交流工作仍以行政命令為導向,缺乏整體戰略和自主研究能力。同時,各高校的對外交流管理部門之間缺少合作,存在嚴重的“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現象,各自為政,缺少信息溝通。另外,外國專家來華手續復雜,海關、衛生檢疫部門的工作程序與國際合作交流的時效性要求脫節等,都對對外合作交流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一定的“受迫性”限制。在經費投入方面,一些學校為大力推動國際化戰略的實施,專門為此設立了專項基金,并通過校友捐款、企業資助以及院系自籌等各種渠道積極籌措資金。但是,近年高校大力擴招導致的辦學資金短缺、領導對對外交流工作的重視力度不夠、外事經費來源單一、政府所撥教育經費偏低,而在外籍專家和教師的引進、派遣教師和學生出國(境)交流以及中外合作辦學和科研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經費作為必要的支持,學校僅通過校方單方面的努力仍無力解決國際化發展所需的經費問題。

(二)交流方式有待改進,交流渠道有待拓寬

改革開放以來,在廣交朋友、擴大影響的思想指導下,高等院校對外交流工作日益頻繁,但是集中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卻束縛了對外交流工作職能部門的思想和手腳,同時也限制其他部門和二級單位特別是廣大教師主動為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獻計獻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此形成了較為單一和被動的工作局面。同時,目前大多數高校與外部機構之間的合作只局限于狹義的技術問題,而不是在更廣泛領域的合作。因此,如何切實改進對外交流方式,真正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合理規劃、有序發展,不斷拓寬對外交流渠道是高等院校當前對外工作又一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在與國(境)外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應努力創新思維,積極挖掘新的合作模式和交流渠道,如開辦各類短期非學歷合作項目、學分制暑期課程班,探索多邊合作模式(兩國多?;蚨鄧嘈5嚷摼W式的合作)、聯合培養研究生(互派學生修讀學分課程、海外導師輔導制、學生聯合做課題等)、跨學科研究項目、學生海外實習項目等。

(三)合作思路有待調整,合作層次有待提高

長期以來,在對外交流的特定歷史發展階段,高等院校從長遠目標和大局出發,本著廣泛交流、擴大合作的原則,與境外眾多民間機構或有識之士在教育以及醫療等領域進行了多方位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這些交流與合作面不夠廣、層次不夠高,僅限于境外學術交流、研修、高級訪問、學生交換、研究生聯合培養、舉辦國際會議等方面,中外合作辦學、科研項目合作、出國攻讀學位、境外專家師資的引進方面尚很欠缺。大部分高校仍缺乏國際化辦學的整體發展戰略,沒有清晰的辦學目標、實現途徑和保障措施,缺少有關部門的有機配合和協助。有些高校雖然有了比較詳細的對外交流規劃,但其規劃不能與學校自身發展規劃有機結合,處于相分離的狀態。伴隨著各國政府對對外交流工作的重視,如何在對外工作由民間交流逐漸過渡到政府合作的良性發展趨勢下,抓住有利時機,及時調整思路,不斷提高合作層次,是高等院校當前對外工作亟待解決的問題。高校對外交流合作要上層次,不但要從“量”上下功夫,更要注重“質”的提高。

(四)課程建設有待加強,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在課程建設方面,專業設定、課程設置缺乏國際通用性,教材建設水平落后。我國高校目前的專業設置仍大量以行政為主導,以學科邏輯發展為基礎,專業劃分過細,口徑不寬,綜合性和跨學科性不強。各高校在課程建設中,既沒有將課程與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聯系起來,也沒有將課程建設與社會生產和科學研究的實際結合起來,因此存在著重形式忽視內涵、編寫教材照搬照抄、課程建設粗制濫造等現象,嚴重影響了教材建設的實際成效。在人員方面,教師、學生和科研人員的國際化水平都難以適應擴大對外交往的需要。我國高校中具有國際學術背景的教師人數相對較少,占教師總數的比重相對較低,而外籍教師也絕大多數是低層次的語言教師,且多為一年一聘,并不能滿足高校對國際化教師的需求;現有大學生的外語水平普遍存在聽說能力弱、外語類學生語言好但缺乏專業知識與研究能力、非外語類學生無法用外語直接學習專業課程等問題;科研人員外語能力差,專業知識更新不及時,科研環境開放程度不夠,閉門造車的現象仍然大量存在,從而阻礙對國外最新研究動態的跟蹤。

三、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加強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的路徑選擇

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下,要將自己的特色變為優勢,走跨越式發展的道路。所以,高校必須從戰略高度做好長期規劃,提出國際化的戰略步驟。

(一)確立適合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加大資金投入

高校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確立“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努力造就既有良好的科學人文素養,又具備全球性視野與胸襟,適應經濟全球化、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和國際競爭能力的高水平、高層次人才”。[7]高等教育具有如下特點: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具有較高層次的專業性;教育對象趨于成熟,教學過程和方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兼有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多種職能和任務,具有較強的綜合性。[8]要通過對外交流,努力提高學生的“全球意識”和“國際化觀念”。我國要借鑒外國的先進經驗,制訂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培養目標,實施培養、培訓與引進“三管齊下”的人才戰略,積極探索設立學歷、學位、學分互認及質量認證的制度,實現學生互換、教師互派、學者互訪的人才交流體制。同時,在制定長遠發展戰略和規劃的過程中,應注意全面分析本校的現狀和潛力,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重點學科、重點專業、核心課程、核心研究團隊的對外合作與交流,發展比較優勢,促進對外交流工作由封閉型轉為開放型,接待型轉為管理型,事務型轉為實效型。在此基礎上,加大對外交流經費的投入,擴大資金來源,為全方位、多渠道、高層次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打下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大力開展“請進來”和“走出去”的雙向交流與合作

師資培養和隊伍建設,是最終解決教師素質、保障教學質量的關鍵?!案叩冉逃龂H化不僅強調國家間學生的流動,更重要的活動在于教師和研究者的流動和交換。”[9]因此,可以通過“自信請進來”、“魅力走出去”的國際雙向交流來搭建互動交流平臺,從而提升高校特別是廣大教師的國際化水平。所謂“請進來”是指引進國(境)外的優秀人才、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等??梢酝ㄟ^聘請外籍教師來校授課、講學、合作研究等形式,開展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建立共贏的合作模式。高校要切實結合學校、學科和專業的實際需要有的放矢地篩選和聘用,所聘請的外國專家要在提升學校整體實力、促進學科和專業發展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對外交流管理部門應根據學校的長遠發展目標,協助各教學科研單位對擬聘請的外籍專家進行審核把關,切實了解與掌握擬聘請外籍專家的真實學術水平;對已聘請的外國專家進行適時評估和監督。所謂“走出去”是指將我國高校的優秀教師和科研團隊派往國(境)外高校進行學習、進修、訪問、講學、攻讀學位、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以及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對外交流管理部門應制定相應的優惠措施鼓勵廣大師生出國(境)深造,并設立“留學基金”或專項經費,積極尋求出國(境)渠道,為廣大教師“魅力走出去”創造條件。

(三)穩步擴招外國留學生,加強留學生管理

留學生教育的發展,既有利于擴大學校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也利于宣傳我國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成就,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因此高校應制定有效政策,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首先,依據自身的學科優勢和特色,招收一定規模的留學生,豐富招生層次。高校要提升自身對留學生的吸引力,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也要符合高校的自有規律,根據服務對象,發展自身的特色。同時建立和健全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外交流教師的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培養質量,使留學生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其次,通過多種方式(如網上宣傳、利用國外留學中介機構以及參辦教育展等),加大留學生招生宣傳力度。不斷提高現有師資水平,完善教學軟硬件設施,廣泛了解外國留學生的學習生活需求。再次,積極鼓勵本校師生通過各種形式出國(境)留學,或與國(境)外高校互派師生進行學習、工作與交流,使師生在學習與交流中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樹立起全球的觀念。最后,應盡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留學生教育社會化服務與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外國留學生在華學習和生活環境,以促進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的大規模發展。

(四)開拓更廣闊的合作領域,探索多種合作形式

高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應以國(境)外高校的名牌特色專業為合作點,注意引進國(境)外優質教育資源,開拓不同語種、不同國家的合作領域。高校應積極探索更加有效的合作形式,如舉辦股份制性質的獨立二級學院、建立國際商學院、在國內培養大批留學生等。目前,對外合作辦學還基本處于初始階段,國(境)外高校對中國的教育市場還不十分熟悉,很多合作還是屬于試驗性質。能否在國際合作辦學的市場中站穩腳跟,關鍵看我們的辦學質量。不能使我們的學校單純地變成國(境)外高校在中國的招生處,必須樹立正確的合作辦學目標。不能只圖眼前的經濟利益,要嚴把招生關、培養關和管理關,辦出我們的特色,創出自己的品牌,贏得良好的國際聲譽。開拓國際合作路徑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10]首先,積極探索與國(境)外大學聯合辦學的可能性,建立校際合作關系,使與我國高校有校際交流關系的國(境)外大學的數量有較大增加,國家或地區分布更加廣泛,同時鼓勵支持院(系)與國(境)外大學的相關院(系)建立聯系,形成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格局。其次,加強科技、教育、學術交流。努力參與各種高水平、高層次的國際學術會議,爭取在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更多有影響的學術論文,并加強與國(境)外大學及科研機構的信息交流,爭取獲得較多的國際性科研項目或國際合作研究課題,在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注意世界一流大學在辦學和管理方面的經驗。

(五)大力提升對外交流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水平

高校對外交流工作服務于高校的教學和科研,這就要求高校的對外交流管理部門要有一支精干并訓練有素的工作隊伍。首先,對外交流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優良的思想政治素質,站在戰略的高度來認識、把握這一工作,確實把“對外交流無小事”作為工作的準則。其次,對外交流工作人員應具備外交知識素質。對外交流必須遵循一定的國際禮節禮儀標準,對外交流人員的禮儀修養和國際常識對達成對外交流目的至關重要。加強外交知識學習是做好對外交流工作的重要保障。再次,對外交流工作人員要時時了解掌握國家對外方針政策,遵守外事紀律,在重大問題上要堅持原則,堅決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最后,不斷培養個人應變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豐富有關業務知識。此外,在對外交流工作的過程中,還要求工作人員做到“細、恒、活、勤”[11]:對外交流人員代表著學校的外在形象,無論大小事宜,對外交流人員都要有縝密的考慮、細心周到的安排;迎來送往是對外交流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卓有成效的對外交流應該做到事前準備、事中傾力、事后跟蹤,善始善終。對外交流工作在于勤,對外交流人員必須勤于統籌安排,綜合兼顧。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對外學術交流日趨活躍,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呈現出新的局面與挑戰?!俺蔀楦髯远ㄎ坏囊涣髟盒!笔且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需要相關部門緊密結合我國教育改革和對外交流工作的實際需要,精心規劃,加強管理,為高校各項事業走向世界舞臺發揮更大的作用。

[1]王瓊.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際人才的培養[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4).

[2]徐海寧.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多視角分析[J].江蘇高教,2006,(2).

[3]趙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概念框架探討[J].教育發展研究,2005,(4).

[4]馮振業.對大學的第四職能: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的一些理解[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3,(6).

[5]Presentations at UNESCO/OECD Australia Forum on Trade in Education Services[EB/OL].http://www.dest.gov.au/UNESCOOECD/australiaforum.htm.

[6]宗河.2013年我國雙向留學總數穩步增長結構逐漸優化[N].中國教育報,2014-02-22(2).

[7]蘇雁,孫寧華.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蘇州大學校長朱秀林談人才培養[N].光明日報,2010-12-27(2).

[8]劉繼南.高等教育概論[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44.

[9]Hans van Ginkel.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towards a new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J].Doc Book,2002,(36).

[10]唐春林.論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下加強民族院校對外交流與合作[J].經營管理者,2009,(24).

[11]林正順.高校外事工作者應具備的素質[J].繼續教育研究,2001,(4).

(責任編輯:馮永剛)

基于提高就業競爭力的管理類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研究(項目編號:JYY201408)的研究成果之一。

周定財/江蘇師范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蘇州大學地方政府研究所副所長;臺灣(國立)暨南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

猜你喜歡
國際化交流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聚焦港口國際化
金橋(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報(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海峽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中國外匯(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激情第一区|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色综合五月婷婷|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国产自在线拍|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青青久久91|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欧美日本二区|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 成人国产|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靠逼视频| 国内毛片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在线无码九区| 91小视频在线|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国产丝袜91|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本亚洲精品网站|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毛片视频网址|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69综合网|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99er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国产青青草视频| 中文字幕1区2区|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精品1区2区3区|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人妻21p大胆|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一本大道在线| 欧美一区福利|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