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林,王 微
(寧夏農林科學院,寧夏銀川750002)
針對我國不同農業經營主體對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優勢比較研究,已有學者從理論上以宏觀視域進行了探討。但是從微觀調查入手對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的生產效率進行實證分析的相關研究還很少,而這是從本質上認識不同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現代化中的作用和地位的重要方法。因此,筆者基于在寧夏典型地區的調研,以全員生產效率為指標對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生產效率作了較為系統和深入的比較,并由此提出我國不同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的政策建議。
近年來,寧夏農村除傳統小農戶之外又涌現出農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工商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據統計,截至2014年底寧夏農村尚有小農戶75萬多戶,農民專業大戶約2.75 萬戶[1],家庭農場 959 家,工商企業 259 家[2]。該文的主要調查地點選在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和石嘴山市平羅縣。微觀調查采用社會經濟學一般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同類主體旁證、口述筆錄、走訪、查看財務賬目、生產經營臺賬以及田間考察等。參與玉米生產效率分析的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分別是:小農戶4家、大戶2家、家庭農場2家、工商企業2家;參與水稻生產效率分析的農業經營主體分別是:小農戶3家、大戶2家、家庭農場4家、工商企業2家。主要調查內容包括農業經營主體類型、地址和法人、玉米或水稻種植面積、各種成本、收入等(表1~2)。該研究采用全員生產效率指標對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生產效率進行分析。全員生產效率[總產出/(勞動力成本+總投資)]是指總產出對包括勞動力和資本在內的總投入的比例。一般在計算全員生產效率時,必須計算土地、勞動力、生產資料、機械、燃料、畜力等多項投入。因此,全員生產效率較之于簡單地計算勞動生產率(總產出/總勞動人數)、土地產出率(總產出/總土地面積)等指標,更能全面反映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生產效率。
2.1 種植玉米的全員生產效率分析 課題研究小組首先在中衛市沙坡頭區隨機調查收集了小農戶、種植業大戶、家庭農場以及工商企業種植玉米的全員生產效率相關數據和信息(表1)。表1顯示,中衛市沙坡頭區農村的小農戶姜松和、吳明、楊生順、孫營慶的玉米種植規模為0.40~0.53 hm2,大戶孫軍寧和任學奎的玉米種植規模是3.33~30.0 hm2,家庭農場1和家庭農場2玉米種植規模在53.33~74.67 hm2,工商企業A和工商企業B的玉米種植為80.0~253.33 hm2,前者租用耕地的總面積達286.6 hm2,后者為213.3 hm2。以貨幣量計算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單位生產成本為小農戶12 075~14 925元/hm2,大戶24 375元/hm2,家庭農場24 525~25 725元/hm2,工商企業25 650~26 175元/hm2。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從玉米種植獲得的單位毛收入分別是33 000~34 650元/hm2、30 525 ~ 31 350 元/hm2、28 350 ~ 29 700元/hm2、28 050元/hm2。因此,小農戶、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工商企業種植玉米的全員生產效率依次是2.27~2.73、1.25~1.29、1.15 ~1.16、1.07 ~1.09。結果表明,隨著玉米種植面積的擴大,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的全員生產效率逐漸下降(表1);每類農業經營主體內部之間全員生產效率也存在差異。
由表1可知:①成本。小農戶與其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最大差別在于雇工和地租兩個方面。②雇工。由于小農戶的玉米種植面積有限,農業勞動力全部來自家庭;而大戶、家庭農場和工商企業則需雇工,其中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主要依賴自身勞動力而少量雇工;工商企業則需要全部雇工(除勞動力外還需要雇傭管理人員)[3]。因此,農業經營主體種植玉米的規模越大,雇工費用就越高,表1中小農戶到大戶、家庭農場、工商企業平均雇工費依次為0、900、1 500、3 000元/hm2的增長趨勢即證實了這一規律。③地租。農戶耕種的是自家承包地,所以地租為零;大戶、家庭農場和工商企業則主要通過土地流轉租地經營,2014年中衛市地區耕地租金大多為11 250元/hm2。④農資和農機投入。總體而言,家庭農場和工商企業的規模經營在部分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機使用上具有一定的規模效益。表1表明,家庭農場和工商企業使用的種子、機耕和收割服務價格均較便宜,這是由于其以批量購買商品和服務獲得的價格優惠。家庭農場和工商企業的部分或大部分機耕和收割由自己完成,這兩項成本的構成僅包括燃油費和機械折舊費。⑤農藥、化肥、除草劑等投入方面。各類農業經營主體之間沒有明顯差別。
依據表1的數據,研究小組分析了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的玉米單產分布規律,發現小農戶玉米單產最高,大戶次之,家庭農場第三,工商企業最小。其中大戶與家庭農場種植的玉米面積差異不大,單位面積產量差距也不明顯;而工商企業的玉米單產較之于前兩者均有大幅下降。可見,隨著玉米種植面積的擴大,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的單位面積產量在逐漸降低。
表1 2014年寧夏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種植玉米的全員生產效率(沙坡頭區)
2.2 種植水稻的全員生產效率分析 為驗證上述規律的可重復性,課題小組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隨機選擇了樣本調查點,研究了以種植水稻為主業的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的全員生產效率;其間第二次赴中衛市地區對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種植水稻的生產效率做了補充調查。兩部分調查數據見表2。
表2顯示,小農戶狄學軍、楊勝利、曹延慶種植水稻的面積為0.20~3.67 hm2;大戶蔣立才和俞學新種植水稻面積為4.67 ~9.33 hm2;家庭農場 A、B、C、D 種植水稻面積為 21.33~70.0 hm2;工商企業甲和乙種植水稻面積分別是66.67和180.0 hm2,前者實際租賃耕地總面積達 300 hm2,后者226.66 hm2。課題研究小組同樣以貨幣形式分別計算了被調查農業經營主體種植水稻的生產成本,其中小農戶9 795~12 825元/hm2,大戶 16 590~18 375元/hm2,家庭農場 17 775~19 200元/hm2,工商企業18 075~21 150元/hm2;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種植水稻的毛收入分別是26 325~29 400、26 355~27 300、23 400~27 300、19 500 ~23 100 元/hm2。因此,小農戶、大戶、家庭農場、工商企業種植水稻的全員生產效率分別是2.29 ~2.69、1.49 ~1.59、1.22 ~1.54、1.08 ~1.09。分析結果表明,隨著種植水稻面積的擴大,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的全員生產效率也逐漸下降,這一規律與該四類農業經營主體種植玉米的全員生產效率變化規律相一致。另外,每類農業經營主體內部的水稻生產效率也存在明顯差異。
具體來看:①種植水稻的成本。農戶與其他經營主體的最大差別仍然是在雇工和地租兩個方面。雇工方面,由于農戶種植水稻的面積小,僅家庭成員就能夠滿足其耕作需要;種植業大戶和家庭農場需少量雇工;工商企業則需全部雇工。因此,農業經營主體的水稻種植規模越大則雇工費用越高,這與種植玉米的勞動費用規律相同。表2表明,從水稻種植小農戶到大戶、家庭農場、工商企業的雇工費用依次為0、2 250、3 000、4 500元/hm2的增長趨勢如實反映了該規律。這一規律同于該四類農業經營主體種植玉米,但種植水稻的雇工費用顯著高于種植玉米,這說明水稻生產的勞動密集程度明顯高于玉米生產。在租地成本方面,中衛市沙坡頭區農戶的地租為零,大戶、家庭農場和工商企業的地租均為11 250元/hm2;平羅縣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的地租為4 500~11 250元/hm2。②種植水稻的農資和農機投入。總體而言,家庭農場和工商企業規模化種植水稻在部分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機使用上也具有一定的規模效應,這與種植玉米的情況相同。
由表2可知,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的水稻單位面積產量的變化規律:傳統小農戶的水稻單產最高,大戶次之,家庭農場第三,工商企業最小。其中小農戶與大戶種植的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差距不明顯,而家庭農場和工商企業的水稻單產較之于小農戶及大戶則明顯下降。結果表明: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種植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變化規律與種植玉米相一致,即隨著水稻種植規模的擴大,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單位面積產量也逐漸降低。
表2 2014年寧夏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種植水稻的全員生產效率(平羅縣)
研究表明,參與分析的四類農業經營主體隨著種植玉米和水稻的面積擴大,其全員生產效率呈現逐漸下降趨勢。這一規律與如下事實相一致:隨著玉米和水稻種植規模的擴大,不同農業經營主體的單位面積糧食產量下降,農業生產總成本在增長。在同一類農業經營主體范圍內,不同規模的經營個體之間種植玉米和水稻的全員生產效率也不盡相同。除工商企業外,其他三類農業經營主體種植水稻的全員生產效率明顯高于種植玉米。參與分析的四類農業經營主體種植水稻的單位面積雇工費用大于種植玉米,表明水稻生產的勞動密集程度高于玉米生產。
從全員生產效率角度從發,建議我國農業生產領域仍應堅持以家庭經營為基礎,扶持和發展家庭農場,推動不同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小農戶全員生產效率最高,加之我國人多地少和城鎮就業機會的增長有限,建議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都必須充分尊重小農主體地位,鼓勵小農戶繼續發揮生產成本低廉、平衡農產品價格、吸納農民就業從而起到維持農村社會安定的作用。同時重視專業大戶的升級和規范化經營,激勵其按照現代農業標準提高經營水平并向著家庭農場發展;限制工商企業進軍農業,尤其是要限制其大面積集中耕地從事大田農作物種植。另外,種植業大戶和家庭農場這兩類經營主體在利益最大化的驅動下,都有不惜犧牲農業生產效率和單位產出的情況下擴大經營規模的內在沖動。因此,建議盡早研究和制定大戶和家庭農場土地經營規模的上限,引導其生產經營盡量控制在不雇工或極少雇工的適度范圍內,以確保我國農業生產效率和糧食安全不受威脅。
[1]趙國華,張富想.寧夏兩成家庭承包耕地流轉 帶動半數農民參與產業化經營[EB/OL].(2014-02-16)[2015-09-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 -02/16/c_119355156.htm.
[2]胡俊.寧夏命名50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EB/OL].(2014-08-12)[2015 -09 -10].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812/12909276_0.shtml.
[3]董亞珍,鮑海軍.家庭農場將成為中國農業微觀組織的重要形式[J].社會科學戰線,2009(10):95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