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躍 萬強 徐靜鳳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17)
高職教育課程考試改革是影響高職教育質量和特色的重要因素。科學合理的課程考試對體現高職的教育理念、培養熟練的專業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起著積極的作用,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質以及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校城市園林專業根據園林行業各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通過對典型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的分析,進行從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的課程轉換,構建了以設計、施工、養護三條技術能力主線的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設基礎技術平臺課程、專業方向必修課程和專業方向選修課程三大模塊。
(一)課程體系實踐性環節比例分析
高等職業教育突出崗位能力與職業技能的培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各高職院校都在進行項目化教學改革,采取措施加大實踐性教學時間和比例,凸顯職業素質與職業技能的培養。從表1可以看出,我校城市園林專業2014人才培養方案中專業課程總學分99,教學活動總學時2 100學時,其中實踐性教學學時1 562學時,占總學時的74.3%。基礎實踐課(6周)和崗位實踐課(8周),為實訓周形式開設課程,全部為實踐性環節。技術基礎課和技術應用課程實踐性環節所占比例分別為61.7%和51.8%,專業方向選修課中綠化施工方向和綠化養護方向實踐性環節分別占48.4%和62.2%。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比例超過2.9∶1。可以看出,城市園林專業課程實踐性教學的比例高,對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常規的考試很難檢驗實踐教學效果,對課程實踐性環節的考核實施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1 城市園林專業專業課程實踐性環節分析表
(二)課程考試類型及質量評估
從城市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可以看出,城市園林課程體系中考試課程僅有“園林植物識別”1門,其他所有專業群通用技術平臺課、專業方向必修課和專業方向選修課均為考查課程,其中包括理論+實踐課程(23門)和全實踐性環節課程(6門)。各課程在實踐環節中涵蓋了設計繪圖類實訓、工程養護類實訓、植物類實驗環節等類型,多元的課程類型對課程的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根據不同的課程特征制定出有效的考核方案是一個重大課題。
本研究共調研了城市園林教研室9位教師承擔的10門專業課程,涵蓋技術平臺課、專業方向必修課和專業方向選修課。10門課程均進行了一定程度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以下從課程項目過程性考核、期末綜合性考核、期末考試、平時表現和考核人員組成等五方面進行分析。(見表2)

表2 城市園林專業部分專業課考核方式統計表
1.項目過程性考核分析
在本次考試評估調研的10門課程中,所有課程考核均采用項目過程性考核。其中“園林繪畫”、“園林測量”、“綠化綜合實訓”等6門課程項目過程性考核比例超過50%,“園林設計初步”和“園林植物造景”兩門課程項目過程性考核比例為80%。由此可見,在課程項目化改革的進程下,課程項目化考核的推進已經成為方向,項目化過程考核如何對學生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提升進行具體評定,成為影響項目化考核質量的重要關鍵。
項目過程性考核質量的把控是關鍵。在評估的課程中,項目過程性考核項目數量的設定相差較大,部分課程根據教學大綱設定9個項目,而部分課程設定2個項目。如何在項目考核中,完成對學生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評定將是一個重要課題。部分課程項目過程性考核成果評定是一張圖紙、一件作品、一件調研報告或者一份匯報PPT。如何將學生項目成果與課程團隊對課程的目標要求相對接,不僅靠團隊教師對課程考試環節的把控,更是要深化課程總體項目化設計及單元具體設計的工作。
2.期末綜合性考核質量分析
本次評估課程中有4門課程在采用項目過程性考核的同時,在期末選用了綜合項目考核,其中“綠化工綜合實訓”課程期末綜合考核以“國家高級綠化工(三級)職業資格鑒定”形式呈現。如“園林繪畫”課程設定了“園林繪畫綜合表現”項目,通過綜合性考核項目的考評完成對園林各類要素素描和色彩等8個單項項目的學習質量的提升,效果較好。
綜合性考核項目的設定與過程性考核項目定位處理影響著最終考核的效果。課程項目化改革中項目組織形式常見的有:多項目漸進式深化和一個大型綜合項目引領各子項目完成兩種類型。無論哪種形式,綜合性考核項目的設定要考慮各單項項目的知識和能力目標覆蓋,更要考慮綜合項目完成中技能、知識和職業素養等的提升。
3.平時表現考核質量分析
在本次考試評估調研的課程中,有6門課程平時表現占總評成績20%,有3門課程平時表現占總評成績10%。部分課程如“插花與花藝設計”平時表現的評定不單以出勤率和課堂紀律為打分依據,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團隊合作精神、自我學習能力和嚴謹的工作作風等素質目標是否達到也加入到課程平時表現考核項目中。
部分課程考試忽視對學生職業素養的考查,在本次評估中多數課程在平時表現考核環節中考慮到了團隊合作精神、自我學習能力、工作作風等具體職業素養,但在部分課程項目化考核環節中存在著只注重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定,對于學習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涉及較少,對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出錯、失誤后的心理疏導更是缺失,導致學生的職業素養被忽視。
4.期末試卷考核質量評估
本次評估的10門課程中,9門課程為考查課,僅有“園林植物識別”為考試課,但“園林植物生產”、“插花與花藝設計”、“園林工程清單與計價”和“園林施工組織與管理”等四門考查課程在項目過程性考核的同時,在期末設置了“試卷考試”環節。
試卷考核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特別是知識目標掌握的有效方法,而試卷評定的關鍵在于試題的合理性。部分課程試卷考核對試題知識涵蓋面、題量、難易度等因素考慮不夠充分,存在在考試過程中存在同學過早提前交卷現象。基本情況有三種:試卷題量及難度較小、教師給出復習范圍針對性過高、學生對于考試表現出無所謂態度。因此,試卷考核要求教師充分考慮試題知識涵蓋面、課程目標貼合度、難易度等因素,將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效果進行有效的檢驗。
5.考核人員組成分析
本次考試質量評估課程中,所有課程均以課程教師團隊形式參與考核,而非責任教師個人全部承擔考核任務。由于項目化考核具有多環節、多技能點和多批次等特征,單個教師很難全程監督和考評全班學生過程性項目完成質量,課程團隊參與能彌補欠缺;有5門課程考核人員引入企業行業專家,“園林設計初步”、“園林植物造景”等設計類課程引入企業設計師參與考評,“園林施工組織與管理”、“園林工程清單與計價”等工程類課程引入企業綠化工程師參與考評;崗位實踐課程“綠化工綜合實訓”引入國家高級(三級)綠化工考評員參與課程考核。課程團隊、企業行業專家和國家職業資格鑒定考評員等人員共同參與課程考核環節,對課程項目完成的技能要求、與實際工作的契合程度以及完成項目中體現的職業素養等更精確的把握,大大提高了課程考核的質量,同時也利于完善和修正課程的項目設置和實施。
課程團隊、企業行業專家和國家職業資格鑒定考評員等人員共同參與課程考核環節,大大提高了課程考核的質量,但多類型考評人員參與考核需要學校層面在經費和時間安排等方面提供合適的保障,學校應盡快建立多類型考評人員參與考評的保障機制。
(一)職業素養視角下園林專業課程考試改革實踐
1.教師自身職業素養及專業水平的提升
高職學生良好職業基本素養的養成,依靠課程教師團隊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具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掌握適應高職教學要求的教育教學方法。
2.學生作為“園林人”的情感帶入
基于職業基本素養的課程考試的最終落腳點是學生,學生對其認識的高低和參與程度決定著考試改革成效的大小。園林設計是一項基于科學性的藝術行為,園林綠化是美化家園、改善人居生態環境的偉大工程,城市園林專業課題體系中各課程項目設置、實施、考核中,都需要肩負起培養學生職業基本素養的責任。
(二)基于崗位能力分析的項目化考核改革實踐
崗位職業能力分析是課程目標制定的基本依據,同時也是課程項目化改革中項目設置、實施和考核的前提背景。“園林植物造景”課程項目化考核改革實踐中,充分考慮“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師”和“現場植物配置工程師”兩個相關崗位的職業能力需求,具體有:場地分析、方案構思、苗木種類和規格選擇、配置效果把控、苗木清單及報價等五項崗位能力需求,在課程項目化考核中,將這五項崗位能力分別融入設計說明、種植方案設計圖、施工圖設計圖、苗木規格表、苗木計價清單等五項考核要求中,讓崗位能力在課程項目化考核中得以落實。
(三)基于學生第二課堂融入的課程考核改革實踐
1.以賽代考,提升考核效果
課程考核與專業技能賽的結合,如“插花與花藝設計課程”課考核結合“校花設計藝技能賽”。城市園林專業已有2008、2009、2010級三屆學生結合插花與花藝設計課程實訓周集中創作,參與了校花藝設計技能賽,以賽代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作力,部分學生為了獲得作品所需要的材料,充分利用各種廢棄飲料瓶、舊報紙和輪胎等,變廢為寶。課程考核結合技能賽,學生積極性較高,同時顯現出一批非常優秀的作品。
2.以展代考,提升考核質量
課程考核與專業作品展覽的結合,如“園林設計初步”課在部分項目考核中采取“以展代考”。該課程“園林構成設計項目”考核環節引入 “園林構成設計展”,已有四屆學生通過立體構成作品展完成課程項目,以筷子等材料搭建園林建筑和小品,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創意的平臺,通過教師點評和學生互評完成了課程項目考核。
(四)基于企業標準、行業標準等引入的考核改革實踐
課程考核與職業資格認定相結合,城市園林教研室與江蘇省鄉鎮企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攜手,每年定期舉辦國家插花員和綠化工職業技能證書培訓考核與鑒定工作,而與之直接對應的為“插花與花藝設計”和“綠化工綜合實訓”課程考核。
專業其他課程考核在行業職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引入上也有很大的空間,如“園林施工技術”課與其相關的萬科、龍湖等地產企業定期發布該企業的“居住區景觀綠化施工標準”。這類標準代表了國內園林景觀行業的施工前沿水準,園林施工技術課程在項目考核中引入可操作性強的企業標準,將大大提升課程項目實施和考核質量。
(五)基于企業、行業專業人員引入的考核隊伍構建
城市園林專業已有 “園林設計初步”、“園林植物造景”、“園林規劃設計”和“園林施工組織與管理”等數十門專業課程,在課程考核環節引入企業和行業專家,對完成課程項目的技能要求、實現與實際工作的契合程度以及完成項目中體現的職業素養等有了更大的把握,大大提高了課程考核的質量,同時也利于完善和修正課程的項目設置和項目實施方案。崗位實踐課程“綠化工綜合實訓”引入國家高級(三級)綠化工考評員參與課程考核,課程團隊、企業行業專家和國家職業資格鑒定考評員等人員共同參與課程考核環節。
高職城市園林專業考試質量提升是隨著高職教育改革深入發展漸進式進行的,由起初的個別教師自發嘗試發展成教研室集體行動,目的由單純的促使學生注重技能培養演變為檢驗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的綜合能力。不斷完善過程性評價與綜合性評價相結合、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相結合、理論考試與實踐考核相結合、能力目標評價與素質目標評價相結合、個人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的課程考核實踐,是高等職業教育考核的發展趨勢,也是高職課程建設的重要內涵。同時,高職考試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推進必然涉及專業設置、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等一系列改革,須統籌規劃,整體推進。
[1]胡文勝,董梅.高職園林技術專業課程考試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3):54-56.
[2]李冬妹.高職“園林植物”課程考試改革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6(7):167-168.
[3]劉蘭明.基于職業基本素養的高職課程考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56-59.
[4]黃艾.基于學習過程的高職課程考核改革探索——以《計算機園林景觀效果圖制作》為例[J].職教論壇,2012(3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