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蕾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發展一級市場,讓優質的公司IPO上市融資,把資源配置到優質企業,支持企業的經營發展
“發展資本市場是中國改革的方向”是“十三五”期間資本市場發展的大政方針。實現改革的大政方針,“方向”的明確是前提。什么是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特別是什么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一直是一個并沒有認真討論過的問題。
還原資本市場的本質,推動市場廣度的發展,資本市場一定要定位在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經濟發展上,市場市值擴大要來源于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和更多優質公司上市帶來的實際的價值成長,而不僅僅是交易價格上漲帶來的虛擬的公允價值。市場深度的發展,應該是資本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秩序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而不是高風險的衍生工具的深度制造。
資本市場發揮資源優化配置功能,為實體經濟發展服務,主要是要擴大直接融資,加大經濟的證券化的程度,實現資本市場的廣度發展。換句話說就是重點要發展一級市場,讓優質的公司IPO上市融資,把資源配置到優質企業,支持企業的經營發展。而企業發展的合成效應就是宏觀總量經濟的發展,優質的上市公司擴大了整體市場的規模,市場規模占GDP的比重上升,資本市場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增大,資本“強國”的效應充分顯現。
一級市場的發展直接融資的擴大的改革和制度建設,首先要改變把IPO當作調控工具的舉措。IPO是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配置直接融資資源的重要方式。IPO被二級市場的價格上漲帶來的公允價值的漲漲跌跌挾持,屢屢淪為穩定公允價值的工具,是資本市場被扭曲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改變,資本市場實際是定位為二級市場交易或者投機行為服務而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
其次,一級市場的改革和制度安排要有利于優質公司上市。從推動宏觀經濟增長的角度,資源的優化配置的含義是要配置到能帶來業績成長的企業,只有微觀主體的業績增長才能推動宏觀總量經濟的增長;從吸引社會資本實現更多IPO融資的角度,必須推動資本市場最基本的投融資的契約文化,也就是上市公司上市融資實際上是與投資者簽訂了一個契約,要通過融資擴大經營規模創造更大的業績增長,帶來給投資人實實在在的回報。
優質上市資源的培育在場外而不是場內,也就是說創新創業公司的資金支持體系,應該是由天使、風投基金、PE基金不同階段的多輪的接力式的資金支持體系,或者叫“耐心資本”的長期支持。頻繁進行股權轉換是沒法實現公司培育的。
二級市場的制度安排也要有利于促進上市公司改善經營,而不能鼓勵變相操縱價格的“市值管理”。
二級市場的產品和工具的創新也不應鼓勵更大的投機,不能固化原始貪婪、野蠻生長的叢林原則,高頻交易,借錢投資高風險,不以對沖風險為主以投機套利為主的賣空機制,未必是推動更理性投資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創新。“資本是逐利的”不意味著為了獲取利益可以不折手段。所有改革和制度建設,必須有利于資本市場的“三公”秩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