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巷入巷餐廳位于北京朝陽藍色港灣餐飲街,使用面積260平方米,主要用材包括硅鈣板、劈開磚、鋼板、灰色水泥磚和老榆木實木板。在生活節湊逐漸加快的今天,人們厭倦了嚴肅、莊重或者過于注重修飾的裝飾風格,開始追求一種自由、奔放、懷舊、復古、溫馨、自然的環境。出巷入巷的VI(即視覺識別系統)設計理念所表達的是一種在現代都市中尋找懷舊復古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在老城的巷子里,人們通常能看到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放松生活形態。因此設計師在設計本案時即是通過老巷追求這種輕松的狀態。餐廳包括負一層和一層,單層面積較小,因此考慮在空間布局上多采用靈動的布局手法,用卡包、散座、組合包間等多種布置方式來體現空間靈動感。配合私房菜的理念及餐廳VI 的闡述理念設計風格定位成老上海與現代相結合的設計風格,利用深色材質和點光源的設計擴展餐廳的空間感與層次感,一層到負一層樓梯的光源設計,充分體現了老上海弄堂文化和歷史感,尤其是后期的軟裝配飾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外立面的樹林造型給餐廳增加了神秘氣氛。實木材質、柔軟的針織材料和綠色的植物裝點,都為整個空間營造了一份平靜休閑的和諧環境。
餐廳的主要概念在于“穿越邊界”,通過定制的天花板木飾板裝置來表現,頂面大型算盤裝飾吊燈通過乒乓球大小的鎢絲燈泡裝點,與幽暗的燈光和輕柔的爵士樂共同營造出酒廊的氛圍。
現在一個項目的投資是相對固定的,如果從初期的設計入手就把投資節約下來,那么無疑是降低了運營的成本,也就間接地起到了創造商業價值的作用。

孫永宏

從業13 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個性執著認真、極具創意性思維、堅持原創。:您設計的餐飲空間想要表達什么思想?出巷入巷: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對于就餐環境也有了新的要求。餐飲空間這個以就餐為主要功能的空間環境,不僅要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滿足消費者的精神文化需要,更需要通過環境裝飾等設計傳達出其品牌概念。雖然主題餐廳在國內的流行時間并不長,僅有短短的十幾年,但其所引起的獨特主題性產品營銷、品牌、文化已經成為當今餐飲文化的一個必然發展趨勢。:您覺得如何能夠通過設計,更好地創造餐飲空間的商業價值?

出巷入巷:首先從設計的成本控制入手,一個項目的投資是相對固定的,如果從初期的設計入手就把投資節約下來,那么無疑是降低了運營的成本,也就間接地起到了創造商業價值的作用。從設計入手,進行成本控制,需注意的事項:一是提煉設計要素,而不是簡化抽減。通過設計表達效果是最終的目的。(以簡化抽減為手段而達到的成本控制,不在我的建議之內。)二是優化設計。看有沒有重復設計和刻意雕飾,權衡利弊,有取有舍。三是設計的準確性。沒有比更直接地表達主題的設計方案更節約成本了。四是避免變更設計。
其次,通過材質的設計運用,提高餐飲空間的商業價值。好多餐飲空間通過建筑裝飾材料的巧妙運用,既起到了出其不意的裝飾效果,又節約了建筑安裝成本,提高了商業價值。例如空心砼砌塊的裸用,灰瓦的排列運用,毛竹的秩序點綴等等。不是新穎的裝飾材料才能表現設計主題的,好多看著不起眼的材料運用得體反而更出效果。
此外,提高設計的含金量也很重要。提高設計的內涵,是創造物業價值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兒經典的餐飲空間設計,在這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的。當然,這與設計者的閱歷有關,但努力學習和改進,確是每個從業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提高設計的含金量,內斂的、耐得住寂寞的設計,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愈發顯出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