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寅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山東局,山東濟南250101)
關于新聞網站服務民生工作的思考
——以山東省主要新聞網站為例
張 寅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山東局,山東濟南250101)
民生工作是我黨的重要工作,新聞網站開展民生服務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聞網站服務民生工作快速發展。以山東主要新聞網站為例,分析新聞網站服務民生工作的成效及不足,并提出積極的建議、對策。
新聞網站;網絡平臺;民生工作
近年來,新聞網站以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不斷加強網絡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打造為民服務平臺,扎實推進服務民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首先,建立了網站服務民生工作機制。從群眾的愿望、期待和要求入手,加強領導,不斷創新,完善服務內容,多數主要新聞網站成立了服務民生系列欄目組,開設了多個網絡問政、公益愛心、文化服務、社區科普等專欄。建立健全網絡專欄及平臺工作機制,優化辦事流程,層層建立責任機制。在此基礎上,他們注重對工作的督導和檢查,強化監督考核,建立網絡服務民生長效機制。齊魯網、大眾網、舜網等多家網站開展“網上評議”欄目,將民生平臺中“網上問政”模塊所有在線部門、單位的工作職責、服務承諾、成員分工等情況,全部在民生平臺上公布,由網友發帖對民生平臺及各部門單位的依法行政、廉潔從政、辦事效率、政務公開、服務質量、行為規范等方面內容進行評論,網絡發言人對各類問題進行答復。據統計,近年來,他們對網友提出的問題、意見、建議等回復率達99%,實現了對服務民生工作的有效監督,保證了民生服務平臺的良好運行。
其次,積極推進網絡平臺建設。現在“上網用網,在線互動正成為許多人的生活狀態?!盵1]山東主要新聞網站以服務群眾為原則,積極規劃、設置了網絡服務民政平臺,使群眾可以在網上預約、查詢,解決相關教育、公共服務、醫療、社會保障、水電、公安、交通等方面的問題,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主題互動活動,推動民政平臺發展。大眾網、齊魯網、膠東在線等網站開展“所長在線”“請問檢察長”“志愿服務平臺”等多個系列欄目,連續多期以電視、手機、報刊、網絡視頻等多種方式推出,形成了網絡問政品牌,得到了群眾肯定,在政府和群眾的聯系中發揮了紐帶、渠道和平臺作用。齊魯網開設“陽光連線”活動,連線全省17市12345電話、連線當事人、記者及政務熱線等多個互動性部門單位,專門在網站上開設問政專區板塊,對網民反映的各類問題進行核實、辦理、回復。到目前為止已為近萬名網民解決了實際問題,促進了網民與政府的溝通、互動,提高了群眾滿意度。
再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服務民生活動。一是針對弱勢群體,開展公益活動。大眾網、德州新聞網、濱州新聞網等多家網站聯合開展“手牽手”系列暖心公益活動。先后與西部地區牽手,幫助貧困山區過溫暖春節;與全省孤兒院、福利院等單位牽手,為孤寡老人和兒童送愛心;與山東省紅十字會牽手,幫助貧困家庭度過困難;與全省各大企業牽手,開展給鄉村孩子捐一本書活動,受到網民歡迎。二是注重網上互動,開展主題明確的系列服務活動。大眾網、齊魯網等網站聯合濟南市民政局、公安局等單位,開展“問政山東”“齊魯民生”等系列互動節目,綜合運用視頻、圖文、報刊等形式和手段,對互動節目內容進行立體化報道,在社會上引起積極反響。三是強化了網上政策宣傳,提高了網民素質。棗莊魯南在線、淄博新聞網等多家網站借助與網民互動優勢,積極宣傳黨的執政理念和政策方針,加強網上思想陣地建設,制作《有理大家談》《百姓說理》《說道說道》等百余期專題欄目,邀請專家在線交流,積極引導輿論,提高了廣大網民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得到了廣大網民的一致好評。
首先,要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實踐證明,不斷加強對網絡服務民生工作的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根本性措施。調查中發現,雖然多數網站比較重視服務民生工作,切實加強了對這項工作的領導,但也存在不足:一是有的網站沒有成立服務民生專項工作小組,沒有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工作計劃性、科學性不夠。二是協調配合不夠,管理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網絡服務民生工作涉及社會方方面面,必須加強協調配合。調查中發現,有的網站和部門在活動中協調不夠,不能快捷、高效完成網民要求的回復、受理、咨詢、投訴、限期辦理等問題。三是對網絡服務民生工作的檢查考核不夠,滿足于一般性的完成工作,工作中不注重檢查指導,致使有的工作流于形式,停在口頭。
其次,問政平臺建設抓得不夠實。一是問政平臺在內容設置上需要進一步加強。網絡問政方面大都是對當前政策、方針的官方解釋,大而化之的多,與網民“接地氣”的互動環節少,領導出面直接回答網民問題的情況較少,減少了對網民吸引力。二是問政平臺定位有偏差。問政平臺應定位于協助政府部門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執行能力、創建服務型政府等方面。有的網站問政平臺定位模糊,并且部分功能缺失;有的僅僅是政府信息發布平臺;有的雖然提供了論壇、咨詢等模塊,但是缺乏互動功能,問政工作停在問上,線下落實不夠。三是問政平臺建設需要進一步接地氣。調查中發現,有的網站深入一線采訪、訪談較少,對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等的社情民意掌握不夠。
再次,民生活動開展不夠豐富,效果不夠理想。開展活動是推進網站服務民生建設的重要措施。調查中發現,主要網站通過開展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明顯不足:一是在活動內容的設置上不新,抓不住網民的興奮點。二是在活動形式上不注重創新,對網民沒有吸引力。三是網站服務民生品牌建設缺乏論證,缺乏持久創品牌的意識。
首先,要加強對網站服務民生工作的領導。加強領導是做好網站服務民生工作的基礎。一要進一步健全服務民生工作專項小組,做到服務民生工作有專人管、專人抓。要根據實際情況健全和完善規劃和工作目標,明確職責分工,責任落實到人,為網站服務民生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二要加強協同配合。網站服務民生工作涵蓋社會方方面面,對于各類問題的發現、溝通、解決不是一個網站、平臺就能處理好的,需要宣傳、廣電、新聞及民生部門協作配合、共同努力。工作中要做到重大事件及時報告并應急處理、問題會商會辦、決策督辦協辦、資源信息共享。三要進一步強化保障措施,確保網絡服務民生工作順利開展。要把網站服務民生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對工作內容進行細化、量化,納入網站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對工作開展情況定期進行督導檢查,對典型案例進行整理、推廣,促進網站服務民生工作開展。
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服務民生活動。要以貼近網民,貼近生活為原則,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形式,注重弘揚傳統文化,傳播社會正能量。一要著眼于提高廣大網民素質,大力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198主要新聞網站要將齊魯文化、文學藝術作品、新時期山東精神等特色文化融入網站精品欄目建設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德教育等內容融入宣傳活動,努力提高廣大網民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二是創新文化活動載體,拓展傳播途徑。通過大力建設網上文化傳播新平臺,把掌上電腦、電梯屏幕、手機、道路大屏、公交屏幕、新聞客戶端等傳播新載體,向群眾送文化。做到及時更新,全面覆蓋。三是創新活動內容。要開展公益類活動,搭建網絡愛心平臺,積極組織愛心企業、志愿者及熱心網友參與網絡愛心傳播,定期開展愛心志愿服務活動,幫助、服務弱勢群體。要通過精心策劃的網站、網頁、線下活動,給群眾提供新的空間和舞臺,激發他們的熱情與智慧,讓更多群眾共享社會文化發展成果。要加強品牌建設,提高各網站影響力。要注重活動宣傳引導和經驗推廣,開設專題網站、專題欄目、品牌欄目、品牌活動,努力打造特色網絡品牌,推動新聞網站服務民生工作健康發展。
再次,進一步加強網絡問政平臺建設。強化網絡問政,通過為民辦好事、辦實事、解民憂來凝聚人心,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措施。一是不斷完善問政平臺。要牢牢把握為民服務宗旨,從群眾的求學就業、民政低保、生產科技、生活保健、求職招聘、法律扶助等需要出發,豐富各類民政平臺建設。把新聞網站作為新渠道、新平臺,主動出擊,解決問題,通過網站為群眾提供信息咨詢、文化傳播、政策宣傳、民情上達、休閑娛樂、民主參與等網絡文化服務,加強政民互動,鼓勵群眾參政議政,提升群眾的生活品質和文化素養。要拓展平臺功能和覆蓋面,利用手機APP、微信平臺等方便快捷的載體,實現預約、受理、辦理各類政府服務事項,不斷引導群眾利用更加方便的途徑,在網上解決問題,切實做到為民辦好事、辦實事。二是建立長效機制,打造網絡問政品牌。要明確問政平臺定位,加強相關制度建設,通過制度化建設,建立長效機制,主要包括網民問題的匯總制度、審核回復交辦制度、網絡發言人制度等。對于網上解決不了的問題,研究網下解決辦法,快捷、高效完成網民要求的回復、受理、咨詢、投訴、限期辦理等工作。要加強民政平臺的管理工作,通過互聯網、論壇、博客、留言、微博、MSN、QQ等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覆蓋和傳播,使網民知曉和信賴問政平臺,提高政府和問政平臺的公信度。三是“積極推動網絡服務向城鎮社區和農村基層延伸”。[3]要廣泛開展調研活動,深入各行各業、城鄉結合社區、工廠、田間地頭、深入居民家庭,了解基層群眾的喜怒哀樂和生產、生活需求,掌握為民服務的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采取得力措施,不斷推動新聞網站為民服務向基層延伸。
[1]劉云山.在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的講話[N].新華網,2014-11-25.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孫守剛.在山東省互聯網宣傳管理工作會議的講話[N].大眾日報,2013-05-27.
(責任編輯 魯守博)
2014-11-26
張寅,男,山東臨朐人,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山東局,軟件工程碩士。
G20
A
1672-0040(2015)03-0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