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忠 強音
兩次放棄攻讀高中的機會和高薪的崗位,兩次主動選擇上技校繼續深造;積極參與學生活動,并多次被評為學院優秀學生會干部。
在校期間勤學好問,刻苦鉆研,屢獲獎項:2013年4月榮獲學院技能大賽高級鉗工組一等獎,5月榮獲襄陽市技能大賽鉗工組第三名,11月榮獲湖北省技能大賽鉗工組優秀獎;2014年4月榮獲學院技能大賽高級鉗工組一等獎,6月榮獲襄陽市技能大賽鉗工組第二名......
他,就是湖北省襄陽技師學院在讀學生袁震。
在這些榮譽面前,袁震帶著幾分靦腆地告訴記者:“是技校給了我重生的機會。我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和老師的栽培。”
選擇技校,求學路不尋常
從踏入襄陽技師學院的大門那天開始,袁震在這里學習已經是第六個年頭了。說起學習經歷,袁震不無自豪地說:“我對當時選擇來技校讀書一點都不后悔!”2009年,他的中考成績為450分,當時該市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為500分,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為450分。按說這個分數是能夠上高中的,但袁震當時想:不一定非要讀高中上大學,只要技能學好了,照樣能受到社會的歡迎。
于是,2009年,袁震就成了襄陽市第二高級技校(襄陽技師學院前身)數控模具制造中級班的一名學生。
勤學好問,攻堅模具知識
回憶起這些年的技校生活,袁震充滿感情地告訴記者:“是技校老師把我領進了技能成才的殿堂。教制圖的孫宏霞老師為我打下了牢固的制圖基礎;教數學的胡榮娥老師,教會了我熟練運用三角函數;王勇老師對我影響最深,他是富士康鴻準模具定向班的班主任,也是帶我時間最長的班主任。”
提到袁震,老師們也都會豎起大拇指。作為學生會主席的袁震深受老師喜愛。院學生工作部部長何海兵老師對袁震的評價是:踏實肯干,模范帶頭,吃苦耐勞,樂于奉獻,是一名得力的學生干部。胡榮娥老師評價袁震有理想、學習用功。“袁震是他們班級唯一考進鴻準班的學生,并且對數學特別感興趣,即便我現在不教他了,他還經常過來請教問題。”胡榮娥老師說。有一次,為了把一個問題搞懂,袁震連續往老師辦公室跑了五趟。還有一次,袁震在教室里做了一上午的習題,直到同學過來喊他,才知道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
2010年,袁震順利地考入了學校富士康鴻準模具定向班。在鴻準班面試時,當再次問及為何不去高中讀書,反而來讀技校時,袁震再次向考官談了自己的想法:“技能人才一技在身,靠雙手創造未來。做一名技能人才光榮!”樸實話語的后面是對技能成才的堅定信心。
放棄高薪,再次回校歷練
2011年8月畢業后,經學校推薦,袁震進入了江蘇昆山富士康工作,從事電火花作業。一年后,他放棄高額月薪,婉拒企業的挽留,毅然再次返回了學校,繼續就讀數控模具設計與制造預備技師班,打算一邊上技師班,一邊拿本科文憑。
企業的這段工作經歷,讓袁震在很多方面有了深刻的體會:首先,只要有真本事,技校生也會比大學生的適應能力強;其次,技校生的綜合素質很重要,在企業不僅要會動手,還要會動腦筋,更要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與人溝通并能夠換位思考,才能夠勝任崗位的需求;再次,崗位上要不懂就問,不怕丟人。學習是為了自己更好的前程,此時的袁震更加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
經過一年的企業實踐,再回到學校時,袁震學習更加認真,技能水平更是有了質的飛躍。精益求精是袁震在幾年技校生活中養成的又一個好習慣。這個習慣也幫助他在技能大賽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優異成績:2013年4月獲學院技能大賽高級鉗工組一等獎,5月獲襄陽市技能大賽鉗工組第三名,11月獲湖北省技能大賽鉗工組優秀獎;2014年4月榮獲學院技能大賽高級鉗工組一等獎,6月獲襄陽市技能大賽鉗工組第二名;如今再次入選學院技能競賽集訓隊,接受注塑模具設計制造的強化訓練,積極備戰2015年的技能大賽。
2014年底,袁震順利拿到了預備技師證。談到今后的打算,袁震想在本地找個模具加工的企業,邊工作邊讀本科。等到本科畢業后,再到大城市見見世面,最后跟同學一起創業,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不管怎樣,自己的目標、方向永遠都不會改變——要把數控這門技術學好、學精、學深,即使創業也不離開機械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