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2015年將開展《非遺法》執法檢查
今年是《非遺法》頒布實施的第四個年頭。近日,在文化部首次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馬盛德介紹,文化部將于2015年開展《非遺法》的執法檢查,以糾正和解決執法不嚴、監管不力、保護責任不落實等問題。此外,馬盛德還表示,將建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評估制度和監測體系,以自我評估為主,定期發布評估報告,接受社會監督,繼續完善國家級名錄項目“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
真絲剪宮扇首次面市
近日,蘇州工藝美術大師金國榮首次運用傳統剪紙技藝,以真絲面料為載體,整合鏤刻、制扇等技藝制作出5把真絲剪宮扇。據了解,真絲剪宮扇是在原有本色宮扇基礎上,貼上以真絲面料為載體的剪紙圖案,精心制作而成。5把真絲剪宮扇的圖案以傳統的花鳥、山水為主,色調清秀雅致,工藝精美,手握比一般的宮扇更有質感。除了《蘇州園林虎丘》是單面真絲剪宮扇之外,其余4把宮扇均為雙面,動物和花鳥的形態在真絲剪宮扇上顯得惟妙惟肖。
襄陽將建中國最大山體雕像
襄陽市旅游局近日對外發布,中國最大的山體雕像——伏羲頭像將在襄陽市峴山開建。建成后的伏羲頭像高70.5米,長230米,比美國總統山頭像(18米高)高出近3倍。工程計劃于2016年7月完工,由于山體太高,大型機械無法使用,所有施工均靠人工完成。此外,在伏羲頭像左側,同時還將建造高50米、長約90米的孟浩然雕像。
國家文物局:民宅不得辦博物館
民辦博物館大多藏在深巷之中,今后,這種情況將會有所改變。國家文物局近日下發《關于民辦博物館設立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明確指出不得使用居民住宅、餐飲場所、地下室和其他不適合辦館或有安全隱患的場地作為辦館場所,國家機關在職人員不得以個人名義舉辦民辦博物館。此外,《意見》對于展品的數量也有規定:不得少于300件,真實可靠且來源合法。
國內最大磁州窯藝術館迎客
位于邯鄲市峰峰礦區的磁州窯藝術館近日正式開館,這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收藏最豐、品位最高的磁州窯主題藝術館。該館由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磁州窯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安際衡先生個人投資約3000萬元創建,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主要展出宋、金、元時期磁州窯和當代磁州窯藝術品等。
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
日本在歷次侵華期間,曾累計掠奪百萬件珍貴中國文物。近日,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通過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迅速歸還所掠中國文物“中華唐鴻臚井刻石”。 為了追討“中華唐鴻臚井刻石”,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專門成立了文物追討部,組織專業隊伍,對日本所擄中國文物進行集中追討。據悉,這是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專家表示,此次民間追討或將促使中日政府層面就文物返還進行正式談判。
朱仙鎮木版年畫獲美國文化保護基金資助
近日,由開封博物館提交的“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保護”項目順利通過美國國務院和美國駐華大使館組織的所有評審和競選程序,從全球134個申請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本年度全球43個成功獲得 “美國文化保護基金(簡稱AFCP)”支持項目之一,這是迄今為止河南首個非遺項目獲此資金支持。 AFCP由美國國務院資助并由美國駐外大使館負責具體實施,自2001年以來,AFCP項目在全球一百二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為八百多項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提供了資助,累計金額達46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