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立麗
目前,長三角城市群正通過“園區共建”,優化區域要素配置,推動創新的產生、發展和擴散;同時,積極推進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化和網絡化建設。如長三角地區科技中介戰略聯盟,聯合開展各種科技咨詢、科技評估、技術交易、科技人才交流、技術經紀人培訓等一系列中介服務,共同舉辦國內外大型科技展覽活動,推進了長三角區域創新體系的建設。
政府合作與協調也在不斷增強。2014年10月19日,蘇浙皖滬三省一市科技部門簽署成立“長三角科技發展戰略研究聯盟”,聯盟將就如何發揮上海自貿區建設對長三角創新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以及各地如何在機制創新、政策制訂、舉措出臺等方面,為自貿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可以說,長三角區域創新體系漸成雛形。長三角區域合作正在從要素合作向制度合作縱深拓展,區域一體化成為各城市發展的共識。
在此基礎上,上海應依托長三角,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各種創新科技研發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融合發展,四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是中國產業經濟持續升級與創新發展的“發動機”,是代表長三角、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產業經濟創新發展競爭的重要主體。長三角作為中國創新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上海的經濟腹地,經濟實力雄厚、科技創新人才豐富集聚,科技創新軟硬環境優良,為上海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平臺與載體。上海應抓住全球創新資源系統性東移的歷史趨勢,積極響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托長三角,充分發揮自身區位優勢,向“科創中心”邁進。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形態。長三角智慧城市的建設應立足信息技術的創新,強化科技強有力的驅動力,使科技服務于民,更好地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