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中心醫院(266042)顧曉靜 陳文 毛進娜
突發性耳聾屬于一種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主要是感音神經受到不明原因的刺激,使得患者伴有眩暈或者耳鳴等癥狀。近年來,突發性耳聾在我國的發病病例統計上不僅呈現逐漸上升趨勢,而且其發病原因較多、較常見[1]。針對突發性耳聾發病機制的研究,目前還未形成定性的認識。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有時可能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這極易導致人們內分泌失調,從而引起內耳微血管收縮,從而導致聽力下降。本研究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間收治的13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間收治的13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8例,年齡在32~64歲之間,女性62例,年齡在31~66歲之間。經診斷,輕度耳聾36例,中度耳聾60例,重度耳聾30例,極度耳聾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多人空氣加壓艙,治療壓力0.20MPa,加壓時間20min,吸氧時間60min,中間休息2次,每次5min,減壓20min,總治療時間110min/次,1次/d,10d/療程,一般治療2~3個療程。
1.2 方法
1.2.1 心理輔導 當突發性耳聾出現的時候,很多患者擔心自己后續是否能夠再聽到說話,很多患者會因為耳聾致殘而出現緊張情緒,甚至感到恐懼。高壓氧治療就是將患者置于一個密閉的艙體內,在一個特殊的環境下帶上面罩,患者會有憋悶感,患者身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此時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緩解患者情緒。
1.2.2 進艙前護理準備 高壓氧治療前必須進行仔細檢查,排除患者禁忌癥。進艙之前還要詳細詢問患者基本情況,并做好進艙宣教工作,積極做好防范措施以及檢查和登記。對于進艙違禁品要嚴格檢查,患者進艙前應更換純棉衣物,防止產生靜電。教會患者咽鼓管調壓動作,對于雙耳聽力下降者給予紙制宣教材料,讓家屬陪艙。
1.2.3 高壓氧治療過程中護理。加壓過程中經常詢問患者有無耳部不適,防止中耳氣壓傷;吸氧過程中觀察患者有無不適,發現異常及時查找原因并解決;減壓時提醒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屏氣及咳嗽;出艙后詢問患者治療感受,解答疑問。
經過本院的治療和護理,13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痊愈42例,顯效51例,有效2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4.62%。
典型病例:病例A,男,23歲。主因入院之前兩周無明顯誘因出現右耳聽力減退,并伴有耳鳴。經查電測聽顯示純音聽閥值為70分貝,診斷為突發性耳聾。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高壓氧治療,隨訪6個月,聽力恢復、體征恢復正常。
突發性耳聾患者由于在治療過程中其病因不明,無論是何種致病因素,均可能引發突發性耳聾。高壓氧治療可顯著提升血氧含量和組織氧儲量,并且可顯著改善內耳聽覺器官的缺氧狀態,防止耳蝸聽覺器官的毛細胞變性和壞死,從而促進毛細血管增生;可降低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減少滲液,這對于消除水腫提升血管灌注和供養,打斷缺氧和水腫惡性循環效果顯著。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時候,常常會在給予高壓氧治療的同時給予藥物治療,這種聯合治療方法對提升患者聽力,改善耳鳴和眩暈癥狀效果明顯。
從本次研究結果看,13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痊愈42例,顯效51例,有效2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4.62%,其中,1例典型病例經本院的護理治療之后隨訪效果良好。由此可見,針對患者開展高壓氧治療時,必須加強各個細節的護理工作,為患者從心理上解決治療的疑問,疏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針對突發性耳聾患者,治療時必須對患者病史等基本資料進行詳細了解,然后根據患者的癥狀進行病因確診。治療時必須加強各個環節的護理工作,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從健康教育、心理疏導、治療護理等方面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務,以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模式給予患者更多的人文關懷。總之,針對突發性耳聾患者給予高壓氧治療后,必須加強護理工作,為患者創造良好的生活治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