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部:從“吃干榨盡”到“藏糧于地”
“農為邦本”。農業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確保我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可持續;另一方面,要確保我國農業資源永續利用。當前,我國水土資源約束日益趨緊,農業面源污染加重,農業生態系統退化明顯,水土資源管理、生態補償等體制機制還不健全,傳統的農業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度珖r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在眾多期待中正式發布,著力讓現代農業發展插上可持續的翅膀。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對規劃作出了解讀。
亮點一:農業發展盡快轉到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的集約經營上來
韓長賦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可持續發展。按照國務院部署,農業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林業局等部門,在深入基層調研、組織專家論證的基礎上,共同編制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這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文件。
“《規劃》明確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就是要加快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生態保育型農業,切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依靠拼資源消耗、拼農資投入、拼生態環境的粗放經營,盡快轉到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的集約經營上來。”韓長賦說。
《規劃》明確了五條基本原則,就是要堅持生產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堅持創新驅動與依法治理相協同;堅持當前治理與長期保護相統一;堅持試點先行與示范推廣相統籌;堅持市場機制與政府引導相結合。
亮點二:2030年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基本確立
怎么看《規劃》中說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新格局”?
韓長賦表示,《規劃》對未來一個時期農業可持續發展做了整體的宏觀設計,既有時間表,又有路線圖;既有階段性目標,又有區域性布局。
到2020年,農業可持續發展取得初步成效,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明顯。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取得積極進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結構更加優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農業資源保護水平與利用效率顯著提高,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森林、草原、湖泊、濕地等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有效恢復和增強,生物多樣性衰減速度逐步減緩。
到2030年,農業可持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供給保障有力、資源利用高效、產地環境良好、生態系統穩定、農民生活富裕、田園風光優美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新格局基本確立。
(四川省農業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