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文
(四川省富順縣富和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富順643200)
羔羊痢疾的診治要點
宗慶文
(四川省富順縣富和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四川富順643200)
羔羊痢疾發生于7日齡內的羔羊,此癥危害較大,目前已引起基層養殖戶主的高度重視。文章本著科學防病的理念,就致病因、診治要點等做匯總闡述,就本地今后科學防治此病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羔羊痢疾;診斷;治療
羔羊痢疾可致感病因復雜,不同地區受不同病原菌影響,可導致的病害程度存在很大的差異。分析致病因,闡述診治要點,文下就此展開論述。
導致羔羊痢疾的病因復雜,匯總起來無非如下幾類:
第一,管理不當。羔羊出生后,哺乳不及時、哺乳不定量、人工喂奶忽冷忽熱、羔羊饑飽不均等等,均可導致羔羊體質孱弱,誘發感染此癥。飼草質量差,母羊補飼不及時,母乳質量差等,均可導致羔羊痢疾的發生。圈舍環境條件差,陰冷潮濕,飼養密度大等,同樣可導致羔羊痢疾的發生。
第二,母羊、羔羊因素。懷孕期母羊營養不良,出生羔羊抗病能力差。或者,接羔、育羔不當等,同樣可導致羔羊體質較弱,難以抵御致病菌的侵襲誘發此癥。此外,資料證實:品種因素在其中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三,季節因素。秋冬、早春,氣候嚴寒,溫度變化大。尤其,季節與季節交替時分,氣候忽冷忽熱,很容易的導致羔羊體質衰弱,誘發羔羊痢疾。
3.1 流行病學
羔羊痢疾致病菌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羔羊消化道感染,比如:飼養人員手臂、母羊乳頭等等。進入消化道內繁殖的致病菌,待羊體抗病能力降低,比如氣候嚴寒、季節交替、飼喂模式改變等,可乘機在腸胃內大量繁殖產生毒素,誘發羔羊痢疾癥狀。除此之外,同樣有報道經創傷感染的可能。通常情況下,7日齡內羔羊發病率最高,2~3日齡羔羊致死率最高。
3.2 典型癥狀
病羊典型癥狀,表現為精神萎靡,吮乳困難,持續腹瀉。早期排便為粥狀,后期逐漸水樣。顏色黃白、灰白等不等,伴有濃濃的惡臭味。隨病程加劇,排便中混有血絲,甚至后期為血便。患病羔羊,體質虛弱,臥地不起。診治不及時,多數1~2d內病死。個別感染病例癥狀略有差異,僅表現為腹脹而不下痢,或排出少量的稀便,四肢癱軟,后期臥地不起,呼吸困難,口吐白沫,最后昏迷。后期,頭部后仰,體溫驟降,在數小時內死亡。
3.3 剖檢病變
病死病羔嚴重脫水,剖檢真胃,內存大量未消化的凝乳塊。典型病變變化,集中在腸胃部。小腸內黏膜紅腫,病情嚴重病例,常出現直徑約1~2mm的潰瘍面。潰瘍周邊有血帶環繞,部分腸內容物含有血色內容物。腸系內淋巴腫大或出血。剖檢心包,明顯積液,內心膜有出血點。而且,肺臟內有淤斑,甚至混油充血區域。
主要發生于7日齡內的羔羊。產羔初期零星散發,產羔盛期發病最多,呈地方流行。病初羔羊精神萎頓,垂頭拱腰,不想吮乳,腹脹感痛,不久即發生腹瀉,糞便開始稠如粥樣,漸成水瀉,惡臭,呈黃、綠、灰白色,后期糞中混有血液,進而排糞呈里急后重,呻吟。病羊虛弱,脫水,眼球下陷,臥地不起,多于24h內死亡。有些突然倒地昏迷,結膜發紺,口吐白沫,出現角弓反張,四肢強直性痙攣等神經癥狀,多數腹脹而不瀉或僅排少量稀糞,后期體溫下降,很快死亡。
剖檢胃腸病變明顯,真胃內有未消化的凝乳塊,真胃黏膜出血水腫,小腸充血、出血,病程長者可見潰瘍或壞死。
中藥方劑、西藥方劑,臨床施治羔羊痢疾方面,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西藥施治,療效快,但易產生耐藥性。中藥療效長,但耗時耗材大,一定程度上增加診治投入。現就施治要點,做匯總介紹。
5.1 西藥療法
西藥用土霉素、鏈霉素,每次各取0.2~0.3g,口服,每天3次。配合,甲氧芐氨嘧啶,每次0.05g;或,氯霉素,每次0.26g,口服或靜脈注射,康復效果顯著。臨床,用雷米封,每次0.3g,每天1次,口服,連續用1~3d,康復效果較理想。
全身療法的同時,注意對癥治療。脫水癥較嚴重的,可考慮用葡萄糖每次200ml,葡萄糖酸鈣每次5ml,混合1次靜脈注射,每天2次。有實驗者,取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次200ml,靜脈注射。同時,配合用維生素C,每次0.5g,治愈效果較好。
5.2 中藥療法
借鑒西藥診療,中藥療法可避免耐藥性的產生。此病感染初期,可取甘草、青皮、厚樸、枳實各6g;焦梔子、黃芩各8g;上述混水500ml,大火熬制剩200ml時,再加入樸硝15克,待溫后,每次每只羊取20ml,每天2次,1周為1周期,康復效果較好。或者用下處方劑,中藥方劑:黨參5g;白術、茯苓、炙甘草、干姜、吳茱萸、苦參各3g,混水大火熬制,1次性灌服,連用2劑,康復效果理想。
及早隔離施治的基礎上,此病防控的關鍵,筆者認為樹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日常加強飼養管理,及時清掃羊舍的糞便及其他異物,認真執行消毒制度,特別是在產羔前后,對母體、乳房、圈舍、飼養工具及羊場等用5~10%漂白粉溶液或10~20%石灰乳交替進行噴灑消毒,羔羊出生后,及時讓其吃上初乳,以確保自身抗病力增強。同時,控制好飼養密度,保持圈舍干燥衛生,寒冷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及時修補圈舍,特別是在母羊產羔前對圈舍進行徹底檢修,嚴禁賊風,保持圈舍溫度適宜,為其提供優質的飼料和飼草。在繁殖方面,要科學計劃配種,要切實做到循序漸進,合理調整母羊的生產周期,盡量避免在最寒冷的季節交替產羔,并對羔羊進行科學管理,可更好的防止羔羊痢疾的發生。
[1]胡繼兵.冬春季節羔羊痢疾的診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0,(3):354.
[2]吳曉峰.羔羊痢疾的診斷與防治[J].今日畜牧獸醫,2011,(12):59-60.
[3]花麗茹,李喆,閔向松.羔羊痢疾的病癥及防治措施介紹[J].養殖技術顧問,201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