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3)
(1)發展觀光農業具有必要性。大理地處滇西北,自然景觀、民族民俗文化秀美多樣,旅游資源極為豐富,但由于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信息資源相對滯后、開發農業觀光旅游的意識不強、觀光農業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得大理的觀光農業發展嚴重不能適應經濟發現的要求。大理旅游業在云南乃至全國居于領先地位,但要繼續保持這一優勢,必需不斷擴展旅游業的發展空間,保護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把發展旅游業和提高各族人民尤其是農民的收入與生活水平統一起來,并且與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實現城鄉和諧發展。因此,從長遠發展需要出發,必須高度重視觀光農業的發展。
(2)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大理氣候適宜,環境優美,東臨洱海,西依蒼山,風花雪月,四季皆景,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大理是國際著名的旅游城市,享有“中國最佳魅力城市”、“中國最佳宜居城市”和“最佳旅游城市”等美譽,是云南省有名的旅游勝地之一。洱海是高原上的一顆明珠,為大理增添了獨特的風景,蒼山、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天龍八部影視城、蝴蝶泉等名勝風景區都位于洱海西邊。此外,大理還是去往麗江、香格里拉等地旅客的必經之地,交通便利,有利于觀光農業發展。上世紀末,臺灣商人來到了大理后,便鐘情于大理的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回鄉后相約許多臺灣人來這里安家,并組建了本地有名的臺灣村。著名舞蹈家楊麗萍、歌手許巍等都在大理安家置業,金庸筆下的大理更是提高了大理的知名度,從而間接帶動大理成為發展觀光農業的理想之地。
(3)文化底蘊特有深厚。大理是白族人民聚居的地方,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有自己的語言和服飾,“三房一照壁”的白族民風建筑,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吸引著國內外游客的眼球,令人流連忘返。白族人民還具有獨特的飲食文化,白族農家樂則是最受游客歡迎的地方,在白族人家吃、住、玩一條龍,享受人間樂趣。大理交通便利,東邊有環海路、大麗高速、杭瑞高速,西邊有通往麗江的大麗路、214國道,還有通往周邊各村的鄉村小路,為旅游觀光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近年來,伴隨農業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除了具有生產性功能外,改善生態環境功能、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閑、度假的生活性功能日益突顯出來。隨著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閑暇時間的增多,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渴望多樣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放松自己,需要旅途短、頻率高的休閑、旅游活動。因此,大理的農業有了向旅游業滲透的發展機遇。
(1)能夠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發展觀光農業是促進結構調整和優化的有效措施,促進三產業間的結合,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價值,增加農民收入。大理州發展觀光農業,既滿足了大理本地農業、旅游業和生態保護需要,又符合云南橋頭堡建設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政策,可謂一舉多得。
(2)能夠開發和利用剩余勞動力資源。觀光農業與旅游業關系密切,除農產品產銷外,主要靠服務增加收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一產業的穩定發展,既需要高科技人才的加入,也需要大量的普通勞動力,因而可以充分利用大理充足的剩余勞動力,且更能有效解決本地區農民“種的多,收獲少”的問題。
(3)能夠促進城鄉共同發展。隨著現代觀光農業的發展,一方面城市向農村滲透,另一方面農村城市化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原先的城鄉界限漸趨模糊。農業同工業、服務業、旅游業結合更緊密,城鄉由對立分割走向協調融合,使得觀光農業的功能形態不斷滿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求,縮小城鄉差距。
(4)能夠改善城市環境。觀光農業具有高度綜合性,融現代農業、鄉村文化、觀光休閑以及環保教育等為一體,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推動城鄉和諧,營造怡人的綠色景觀,改善城市整體環境,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味。
(5)能夠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與質量。觀光農業還與工商業、旅游業、服務業等關聯產業融為一體,在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滿足其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大理要發展觀光農業,必須樹立營銷觀念,找準觀光農業的市場定位,利用全面的營銷技巧,才能實現觀光農業的發展。
(1)做好科學真實的市場調查。發展觀光農業,首先要找準服務對象,才能找到賣點,在以后的營銷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大理海西公路沿線隨處可見成片的果園、酒店、農家樂,形成了觀光農業的雛形,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觀光旅游產品,走農業種植與旅游觀光相結合的農業生態旅游之路,既賺了游客的錢,又銷售了農產品。
(2)營銷形象定位。大理氣候適宜,且無污染環境的工業,因此,可在大理種植無公害蔬菜水果,對田塊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少有的無公害蔬果基地,形成觀光農業景區,設計出特色農作物的不同種植、栽培方式和技巧,讓游客自己動手種植蔬菜,體驗勞動的快樂,吃則以景區農產品為主,以形象效應開拓旅游客源市場。
(3)產品組合。把握觀光旅游文化的特性,將生態旅游、文化旅游這兩方面內容和觀光旅游緊密結合起來,相互補充、相互融合,走“鄉村——生態——文化”的發展模式,才能滿足游客深層次的需要。因此,發展觀光農業還要突出文化特色。發展觀光農業的思路將白族的建筑、服飾、飲食、習俗等文化特色貫穿于其中,開發新、奇、特的觀光農業旅游產品。
(4)打造并維護品牌。品牌附加在觀光農業旅游產品上,將給消費者和經營者帶來更多的利益。要想使觀光農業搶占市場,必須依托品牌效應。在發展觀光農業過程中可以借鑒舉辦一些文化節,支持當地企業打造產品品牌。
(5)宣傳促銷。促銷策略是提高觀光農業產品品牌知名度,爭奪客源市場的關鍵所在。觀光農業的經營者要學會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好各種媒體和機會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和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