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威邵瑞麗田 靖
(1.駐馬店驛城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駐馬店 463000; 2.河南省駐馬店農業學校,河南駐馬店 463000)
肉鴨夏季大棚飼養技術要點
魏 威1邵瑞麗2田 靖1
(1.駐馬店驛城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駐馬店 463000; 2.河南省駐馬店農業學校,河南駐馬店 463000)
在炎熱潮濕的夏季,環境溫度高,非常容易造成肉鴨體熱散發困難,引起熱應激反應,使肉鴨采食量降低,生產性能下降,死淘率增加。因此飼養人員應從飼料供應、防暑降溫、日常管理等方面為肉鴨創造適宜的生產環境,提高大棚肉鴨養殖效益。
肉鴨;夏季;塑料大棚;通風換氣;飼養管理
盛夏時節,氣候炎熱高溫,在一些大棚養鴨的養殖場、養殖戶中,經常發生鴨只中暑和熱應激而導致肉鴨昏厥的現象。原因是肉鴨到28日齡后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1℃左右,而夏季氣溫往往超過30℃,氣溫過高,在防暑降溫條件差的情況下,造成鴨只體溫居高不下。根據實際生產測定,在高溫季節,養鴨大棚內的溫度常比大棚外高7~13℃。另外,高溫高濕的飼養環境還不易于鴨糞分解,造成鴨舍氨氣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嚴重危害鴨的健康和生長。同時高溫使得病原微生物孳生和繁殖,誘發鴨只多種疾病。因此,在炎熱的夏季,為使肉鴨正常健康生長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1 調整飼料配方
由于鴨的采食量隨環境溫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應配制夏季高溫用的、不同生長階段的肉鴨日糧,適當提高飼料濃度,以保證鴨每日的營養攝取量。
(1)添加適量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用適量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不但有利于提高日糧能量濃度,彌補因采食量下降而減少的能量攝入量,而且還能有效地減輕由于體增熱所加劇的熱應激負擔。
(2)控制蛋白質水平:在滿足所有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質水平盡可能處于低限。為了減輕蛋白質在體內降解利用所帶來的體增熱負擔,提高利用率,應根據日糧氨基酸盈缺情況添加必需氨基酸,創造合理的蛋白質模式,保證氨基酸的平衡供給。
(3)提高礦物質與維生素的添加量:由于鴨采食量下降,要保證肉鴨各種礦物質與維生素營養成分攝入量不變,應適當提高其在日糧中的含量。夏季鴨體排泄Na、K增加,由于喘息血漿中CO2濃度下降,有可能出現呼吸性中毒,因此,在日糧中或飲水中補加額外的Na、K,有利于維持電解質平衡。夏季高溫時節,飼料中的維生素容易被破壞,因此維生素的量也要相應增加。
1.2 保持飼料的新鮮
在高溫、高濕期間,自配飼料或購入的飼料放置過久或飼喂時在料槽中放置時間過長均會引飼料發酵變質,甚至出霉變,因而每次配料或購買飼料時,以1周左右用光為宜,保證飼料新鮮。飼喂應少量多次,采用濕拌粉料更應少喂勤添。
1.3 采用抗應激添加劑
針對鴨體高溫下所表現的生理變化,可在飼料中添加葡萄糖、維生素E、維生素C等。夏季在飲水中添加葡萄糖可緩熱應激對血液性狀的影響,改善散熱;在日糧中添加100~300mg/kg的維生素E均能改善家禽熱應激的臨床癥狀;添加維生素C可以為散熱提供足夠的能量;增加機體免疫機能,提高抗應激能力。中草藥
也具有緩解熱應激的作用,例如,柴胡、石膏、黃蓮、紫草、菊花、青蒿等可調節體溫中樞,具有祛熱解暑降溫作用。
1.4 調整飼喂時間和飼喂方法
早晨可提早1~2h在清晨4~5時開始喂料。通常熱應激最嚴重的時間是中午至下午5:00,所以最好下午應停喂幾小時,并加強夜間飼喂,適當延長飼喂時間,避開高溫對采食量的影響。通過適當驅趕和引食,讓鴨子多采食,使其達到正常的采食量。
2.1 增加飲水器
為降低高溫的應激作用,使鴨群保持高的生產水平,必須保證供應大棚肉鴨充足清涼的飲水。
2.2 加強通風換氣
調節兩側塑料膜及所有通風口,盡最大限度通風換氣。氣溫過高時應采用通風設備來加強通風,保證空氣對流,同時可在屋內頂淋水或噴水霧化,通過水分蒸發帶走一部分熱量。夜間也應加強通風,使鴨在夜間能恢復體能,緩解白天酷暑應激的影響。避免干擾鴨群,使鴨群的活動量降低到最低的限度,減少鴨體熱的增加。通過通風換氣,在夏季高溫時,棚內溫度可下降5~10℃。
2.3 遮光處理,減少太陽輻射
夏季由于太陽光向棚內直接照射強度過大,既不利于夏季的防暑降溫,也會由于強度過高而造成肉鴨中暑,必須在棚內外進行遮光處理。方法是在棚內離塑料膜幾十厘米處搭草簾遮光,或在大棚外蓋上黑色遮陽網,最好同時使用草簾和遮陽網,尤其是大棚西側一定要遮光,避免西落的太陽光直接照射。同時做好鴨舍周圍環境的綠化工作。
2.4 降低飼養密度
密度過大是指每平方米容納的鴨數過多,減少鴨舍內的鴨數可降低舍內總產熱量。塑料大棚的飼養密度應比普通鴨舍內降低2只/m2左右。根據體型大小,如5~6周齡的肉鴨,大棚內4~5只/m2為宜。減少飼養數量的同時還可增加鴨舍中水槽、食槽的數量,避免因食槽的不足造成鴨子爭食,擁擠而導致個體產熱量的上升,或相互踩傷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2.5 保持鴨舍內干燥、清潔
增加鴨舍打掃次數,縮短鴨糞在舍內蓄時間,防止高溫下糞便發酵產生的有害氣體帶來的危害。飲水槽盡量積放置在鴨舍的四周,不要讓鴨飲水時將水灑向四周,更不要讓鴨在飲水槽中嬉水。
3.1 加強疫病防治
及時做好免疫接種和疾病治療工作;注意鴨群采食量、飲水量及排糞情況的觀察,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3.2 改變飼養方式
網養可杜絕其與糞便的接觸,減少疫病傳播的機會,降低發病率。網養還可以減少鴨群的運動,降低鴨的營養消耗及產熱量,有利于夏季鴨的健康生長。采用地面養鴨時,夏季最好不要用厚墊料,尤其不要用吸濕性差的稻草等作墊料,后期應采用水泥或磚地養,且應增加清糞次數。
3.3 減少對鴨群的干擾
應避免人為的在大棚內造成鴨群受驚,如上料、斷水、濕度過大或人在鴨群中走動等,加劇熱應激。同時應將大棚固定牢靠,以免夏季大風吹動塑料膜或遮陽網引起應激。注意天氣變化,夏季狂風暴雨雷電交加的天氣時有發生,應注意大棚內溫度的大幅度變化,特別是雷雨天氣,一方面避免雨水浸濕大棚內墊料,淋濕鴨群;另一方面要通過開或關背風處的塑料膜,調節大棚內的溫度,以免溫差過大引起鴨群感冒。
3.4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健全消毒制度,防止鴨因有害微生物的侵襲而造成抵抗力下降,防止蒼蠅、蚊子孳生,使鴨免受蟲害干擾,增強鴨群的抗應激能力。
[1] 楊西福.夏季大棚的肉鴨飼養技術[J].水禽世界,2006,(4):29-30.
[2] 于長春.夏季肉鴨飼養管理應注意十點[J].河南畜牧獸醫(綜合版),2010,(6):17-18.
[3] 吳明土,嚴方彪,徐金輝.淺談夏季肉鴨飼養管理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