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佳,鄭 健
(1.福建中醫藥大學2012級碩士研究生,福建 福州350000;2.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 福州350004)
鄭健治療兒童紫癜性腎炎經驗
王思佳,鄭 健
(1.福建中醫藥大學2012級碩士研究生,福建 福州350000;2.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 福州350004)
紫癜性腎炎為過敏性紫癜所致的腎臟損害疾病,是兒童時期繼發性腎小球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鄭健教授研習經典,結合其30余年臨證經驗,概其病因,釋其病機,嚴于辨證,精于用藥,臨床驗證,屢獲良效。
紫癜性腎炎無相應的中醫病名,據其臨床表現當屬中醫學“發斑”、“肌衄”、“紫斑”、“葡萄疫”、“血證”、“尿血”、“水腫”、“紫癜風”等范疇。或因風夾時邪外襲,或進食發物動風之品、素體稟賦不足,外邪所湊,誘發所致。風邪化熱入血,迫血妄行,血不循經,熱盛傷絡,血溢脈外而發。早期以風熱傷絡,血熱妄行為主,以熱證、陽證、實證居多;病久由實轉虛,或素體虧虛,以虛證多見,或虛實并見。
熱(毒)而致病。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氣血未充,衛外不固,外感時邪易于入里化熱,由表及里,傷營入血,熱傷血絡,迫血妄行;或飲食不節,進食發物動風之品,內蘊生熱(毒),傷及血絡,迫血妄行。血不循經,溢于脈外,發為紫癜。內傷胃腸血絡,中焦氣血阻遏,則腹痛、嘔血、便血。濕熱下注膀胱則血尿。瘀熱阻滯四肢經絡,則關節腫痛。如《雜病廣要》所云:“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蓋動者多由于火,火盛則迫血妄行。”
瘀而致病。離經之血不能速散,可成瘀血,如唐容川所云:“然既是離經之血,雖清血鮮血,亦是瘀血……”或血熱內盛,灼爍津液,血稠而致瘀血,王清任《醫林改錯》指出“瘟毒在內燒其血,血受燒煉其血必凝”、“血受熱則煎熬成塊”。或素體稟賦不足,或病情遷延日久,氣虛統攝無權,血行不循常道外溢肌膚而成瘀血。瘀血阻絡而致病情反復,緾綿難愈。因此,瘀血阻絡的病機貫穿于本病始終。
虛而致病。小兒素體稟賦不足,臟腑虛損,或病情遷延日久,耗氣傷陰,氣虛統攝無權,血行不循常道外溢肌膚而成瘀血。或陰虛火旺,虛火灼傷脈絡,血溢脈外,可致病情反復發作。李中梓《證治匯補·溺血》說:“或腎虛火動,或思慮勞心,或勞力傷脾,……倶使熱乘下焦,血隨火溢。”陳無擇《三因方·尿血證治》言:“病者小便出血,多因心腎氣結所致,或因憂勞、房勞過度……不可專以血得熱為淖溢為說。”
熱(毒)、瘀、虛三者并非各自獨立,隨著疾病發展,表邪漸去,而血熱內盛,灼爍津液,血稠而致瘀。熱瘀互結,致病情遷延難愈。此即“熱附血而愈覺纏綿,血得熱而愈形膠固”。疾病遷延,耗氣傷陰,久病則虛,而虛亦可致瘀,瘀久亦生熱,互為因果,循環反復,則疾病難愈。
鄭健教授以分期論治,①早期:多為風熱證。表現為血熱妄行,癥狀為皮疹色較鮮紅,略高出皮膚,或有癢感,血尿出現或水平較前增高,伴發熱、咳嗽、咽紅等外感表現,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治以清熱解毒,涼血祛瘀。方選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或消風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藥用蜜麻黃6g,連翹9g,赤小豆24g,赤芍12g,丹皮15g,白茅根15g,防風6g,黃芩9g,茯苓9g。②中期:多以血熱妄行,瘀血傷絡為主。表現為皮疹青紫,此起彼伏,身熱煩渴,面紅,或可見肉眼血尿。舌質紅絳苔黃燥,脈數有力。治以解毒化瘀,涼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黃湯加減。水牛角15g,生地黃15g,丹皮15g,赤芍10g,白茅根15g,三七5g,繡花針15g。③后期:多為瘀熱傷絡或氣陰兩虛為主。表現為皮疹青紫,時發時止,手足煩熱,顴紅咽干,或午后潮紅,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治以養陰活血,滋腎清利。方用知柏地黃丸合生脈飲或合二至丸,或合玉屏風散。生地黃15g,山茱萸9g,山藥9g,丹皮15g,茯苓9g,人參5g,麥冬12g,五味子6g,蒲黃炭9g。因“絡瘀”貫穿疾病始終,故而治療本病時不管病在何期,均可適當佐以活血化瘀之品。
患兒,女,4歲9個月,2013年3月5日初診。2012年2月于福州某醫院考慮為“紫癜性腎炎”,未行腎穿刺活檢,持續鏡下血尿1個月余,尿紅細胞計數30~240個/HPF。發熱,咳嗽,有痰,咽痛,紫癜皮疹色紅,納食減少,舌質紅苔黃,脈數,尿常規檢查隱血(++),尿紅細胞計數181.8個/HP。中醫診斷為血尿初期,風熱證。治以清熱解毒,涼血祛瘀為主。方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味。藥用蜜麻黃6g,連翹9g,赤小豆24g,赤芍10g,牡丹皮15g,三七5g,防風9g,蟬蛻4.5g,稻香陳6g,白茅根15g,法半夏6g,浙貝母9g,射干15g,魚腥草15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2013年3月16日復診,感冒癥狀明顯好轉,舌質干苔薄黃。復查尿常規檢查隱血(++),尿紅細胞計數22.4個/HP。表邪去而未盡,前方去貝母、射干、魚腥草,加側柏葉、仙鶴草、大薊涼血止血。服2周后,無特殊不適,尿常規檢查:隱血陰性,尿紅細胞計數3.3個/HP。
R249.7
B
1004-2814(2015)03-0248-01
2014-10-31
鄭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