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勤
(九江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5)
基于工程創新的物聯網技術人才培養實踐
許勤
(九江學院,江西九江332005)
采用工程創新思想,構建工程創新平臺、優化專業技術體系與實踐操作內容,強化專項訓練及專業操作實踐能力。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重視實戰機會、“項目驅動”,著力以點帶面,推動物聯網工程創新型與技能型人才培養。
物聯網;工程創新;項目驅動
(1)物聯網發展現狀。2009年始建無錫“感知中國”標志物聯網建設正式啟動,目前正在建設的集約產業區域有廣東省“智慧廣東”與四川省“物聯網產業基地”等。國外,日本提出了U-Japan構想、韓國發布了U-Korea戰略,美國將物聯網提到國家戰略層面,歐盟提出了物聯網行動方案。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發布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物聯網技術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加快發展。
(2)物聯網人才需求現狀。物聯網集成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電子技術屬國家戰略發展產業。隨著產業建設的推進,社會對電子工程創新人才的需求凸顯。在基礎研究、產品開發、設備制造、系統集成領域,以及在行業應用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數年內我國對智能農業、智能電網、智能家居、智能醫療等領域均需要百萬專業人才。
(3)企校合作培養物聯網工程人才。企業與高校聯合以社會需求為主導,及時切入新興規劃產業,及時了解行業動態,了解社會對從業人員的具體要求,調整內容,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的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人才培養的重點在于突出實踐能力和應用創新能力,注重培養能適應多學科發展需求的創新型的生產和管理人才,為我國第三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服務。
(1)構建工程創新平臺。注重以基礎技能和綜合應用為主線,注重實踐教學環節的科學設計,優化物聯網知識體系與實踐教學內容。“電子技術”系列配套技能訓練、“嵌入式”系列學習采用一體化教學,設置開放性實驗進一步強化實踐培訓。將職業技能考核分解到各實踐教學中,實現“雙證融通”。整合“電子技術綜合實驗平臺”、“電子工藝實訓平臺”、“嵌入式平臺”等資源,建立工程創新平臺,鼓勵、支持、組織不同年級的學生利用平臺,團隊合作、專題專項研究并相互交流,拓展實踐教學的空間、深度和廣度,培養學員工程創新能力。
(2)以項目為核心和以賽促訓。在校企合作建立的實訓基地內組建技術研究小組,教師積極指導,師生配合進行專項訓練,加強學生的基礎電路設計、數字模擬電路應用、嵌入式軟件編程、網絡制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建立技能競賽制度,以賽促訓,很好地調動學員自主學習、深入研究的積極性。重視每一次競賽實戰機會,“基于項目驅動,以競賽促進訓練”,迅速提高創新能力和實際工程能力。
(3)重點建設創新實踐示范點。為了解物聯網工程專業人才市場需求狀況,投入市場調研工作,聯合企業建立實訓培養基地。包括智能家居展示區建設25萬,門禁系統展示區建設15萬,物聯網實訓管理平臺15萬,RFID實驗套件10萬,WSN實驗套件20萬。
(1)突出集成創新。物聯網工程創新培養涉及計算機、電子智能控制、通信網絡等多學科理論及應用,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實現更廣泛的互聯、互通,本身就是集成創新。因此,物聯網工程專業發展以多學科為基礎,以創新應用為導向,實現質變。對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采用工程創新思想,構建工程創新平臺、優化專業技術體系與實踐操作內容,激發從業人員投入研究的興趣,開展專項訓練以加強專業操作實踐能力。重視實戰,“項目驅動,以賽促訓”,力以點帶面,推進物聯網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實踐。
(2)項目示范作用明顯。項目實施以來逐年提高物聯網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水平。工程創新培養實施過程中積累了成果,2013年獲批國家級“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1項——“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花卉種植環境監控系統”。這是對本教學實踐活動的一次全面的肯定,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獲得各類獎項20多項,獲得教學改革成果獎6項,指導競賽獲獎4項;課程建設方面基礎課“電路分析”、“數字電子技術”立項九江學院“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教材建設方面出版《電工電子實驗指導》并獲江西省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科研方面主持或參與省級以上課題7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教學研究課題2項,科研課題3項,國家知識產權3項;發表相關論文10篇。示范工程建立了物聯網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模式,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3)強化師資引導創新。在工程創新人才培養中,教師引導起著重要作用。師生共進,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工程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本成果的形成與完善,促進了教學改革,在師資培養、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等方面取得成績。緊跟新興產業發展,與企業橫向聯合,加強師資培養,更好地引導創新。依托學院“培養培養者計劃”,推薦參加物聯網專項學習或培訓,更好地服務人才培養打下基礎。教師注重教學與科研的并舉發展,“以科研促進人才培養”,全面推進物聯網創新人才培養。
(4)校企合作實現強強聯合。企業科研能力有限,高校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企業要求。同時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經濟社會對人才創新的要求,促使高等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使培養的物聯網人才更好地滿足企業、社會的需要,縮短對企業與社會的適應期,增強學員優勢以在激烈競爭中的勝出。
Talent Training Practic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Innovation
XU Qin
(Jiujiang University,Jiujiang,Jiangxi 332005,China)
The idea of engineering innovation can be used to build the innovation platform,optimize the technical system and the practice operation content,and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practice ability.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and emphasiz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to promote talent training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engineering innovation;project driven
G642
A
2095-980X(2015)11-0110-01
2015-10-20
科技部“十二五”農村領域科技計劃星火計劃項目(葡萄種植環境物聯網監控系統的應用與示范),江西省教育廳GJJ14743,江西省教育廳JXJG131723。
許勤(1972-),男,江西九江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物聯網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