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娛樂”
據證券機構統計,到2014年12月底,文化傳媒領域的上市公司共發生169起并購,幾乎每兩天就發生一起,涉及資本逾1600億元。
除了變得更大,并購的目的之一是把自己變得“更全面”——通過多種方式完成多領域布局。
這種布局與戰略,就被稱為“泛娛樂”。
IP為王
對IP的重視正在成為一種共識,并且利用互聯網思維來推動IP跨界發展,打通電影、電視、動漫、游戲、娛樂等產業鏈環節,實現協同發展。
BAT的啟示
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給傳統文娛產業帶來的影響無疑是顛覆性的。
影視業與互聯網連接后,可以更方便地圍繞IP進行游戲、電商等衍生品開發。事實上,社交功能正在改變影院,除在線購票之外,通過網絡院線、視頻點播等實現商業價值延伸。
從BAT這樣的全球巨頭到360、小米等互聯網新貴,目前主要關注手游、視頻、網絡文學、影視和相關平臺建設。通過對明星、作者乃至經紀人、制造人、開發商的爭奪,希望在IP、粉絲、優質傳統團隊等方面占得先機。
阿里則依靠資本建立“泛娛樂”公司群,僅一年內就投入數百億元資金。百度則更多依靠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愛奇藝視頻網站。雖然它還未公開提出進軍文化娛樂領域的整體戰略,但已傳言將建立專門的影視部門。
互聯網企業正與傳統內容提供者進行深層次、以內容為主的合作:華策影視與百度,華誼兄弟與騰訊、阿里,光線傳媒與360……這些被博納影業總結為“給BAT打工”,而博納自己則在接洽已于好萊塢布局的復星集團。
總之,與傳統影視企業苦苦謀求數年未得形成反差的是,互聯網企業的“泛娛樂”戰略核心都是平臺和內容融合,擁有各種細分板塊,快速打造類似于好萊塢六大公司的發展格局。
【推薦理由】文化是個大產業,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來看,精神需求最終會超越物質需求,這就是文化產業大發展的背景。“泛娛樂”、“泛文化”有可能從早到晚陪伴我們生活的每一天,比如早上起床和晚上上床的時候,都要打開微信看一看文章、視頻,讀一首詩或者聽一段音樂。我們花在看電影、看電視、玩游戲、外出旅游上的時間越來越多。連衣食住行這種最基本的需求,也必然被“泛娛樂”、“泛文化”。我相信,最后,連政治這種原本很嚴肅的事情,也難以避免。這是人性發展的必然,所以,要提前準備迎接一個娛樂和文化的時代,學習新的娛樂和文化產品,不要老是陷入在過去時代留給我們的心靈陰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