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蕾
(遼寧省草原監理站,遼寧沈陽 110161)
新形勢下草原普法宣傳工作的幾點思考與建議
崔 蕾
(遼寧省草原監理站,遼寧沈陽 110161)
近十年來,我省草原普法宣傳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成績的背后也暴露了很多問題,筆者認真總結近年來草原普法宣傳工作的經驗做法,從全面總結與系統分析草原普法宣傳調研問卷入手,對未來草原普法宣傳工作提出了幾點思考與建議。
草原;普法宣傳;問卷調查
為應對草原生態建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筆者對我省包含沈陽在內的13個市、以彰武為代表的10個半牧區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為保證樣本的代表性,本次問卷向草原系統工作人員、農牧民、工人、自由職業者、學生等多類群體派發。共發放調查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56份,樣本有效率92.67%;其中發給草原系統工作人員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86份;發給農牧民等其他群體的調研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70份。此次調研為進一步普及草原法律知識、全面提高全社會草原法律意識,扎實有效推進草原普法宣傳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
調查結果顯示,面對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的草原法律意識的問題,78.5%的受訪者認為“領導重視”“職能部門策劃”是增強草原法律意識的關鍵。有85.5%的受訪者認為“大力宣傳,鼓勵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建立有效的法制宣傳教育機制”是促進草原普法宣傳工作進一步有效發揮作用的重要手段。
關于普法宣傳的方式,高達80.2%的草原系統受訪者和50.1%的其他群體受訪者均認為“參加普法培訓班,開展法律咨詢”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至于其他的宣傳方式,草原系統中45.1%的受訪者選擇了“草原/畜牧網站”;其他群體中則有67.4%的受訪者是通過“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了解到草原法律法規的。由此可見,新聞媒體和身邊的宣傳設施是普通百姓了解草原法規的主要渠道。
關于普法宣傳的頻率,高達50.2%的其他群體受訪者認為自己所在地區“不定時開展”草原普法宣傳,甚至有46.8%的其他群體受訪者認為所在地區“很少開展”草原普法宣傳。由此可見“草原普法宣傳月”活動并沒有按要求如期走進普通群眾的生活。約40%的草原系統受訪者認為“半年”或者“一年”開展一次集中的草原普法宣傳是比較合適的。
關于對法律法規的認知程度,90%以上的受訪者對《草原法》、《草原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都有所了解,且主要通過草原普法“現場宣傳”、“村屯宣傳欄”和“宣傳條幅”幾種渠道獲知。遼寧西北部朝陽等10個半牧區,65%以上的受訪者對“國家草原生態補助獎勵機制政策”、“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等惠民政策基本了解。
2.1 工作隨意性大,缺乏持久性
近一半的其他群體受訪者認為草原普法活動不定時甚至很少開展,原因有三。一是草原普法宣傳工作主要在每年四月份“全國草原普法宣傳月”周期性開展。二是常規基礎性草原普法宣傳缺少吸引普通百姓眼球的實質性話題。三是普通百姓難以通過每年的一兩次宣傳便把草原法律精神及相關惠民政策領會透徹。
2.2 主體全而不專,缺乏針對性
由于各級草原普法單位對草原普法宣傳缺少有效的調研,廣泛“撒網”使草原普法工作缺乏重點和針對性。更需引起重視的是,調研問卷顯示,個別縣市的草原普法系統受訪者對本行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知之甚少,更談不上給不同的草原普法宣傳對象選擇合宜的內容與恰當的方式了。
2.3 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多樣性
調研數據顯示,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其他群體受訪者更樂于通過廣播、電視等媒體來了解草原法律規范與相關政策。這樣的差異源于社會大眾已融入新媒體時代的洪流之中,而草原普法宣傳工作者還將工作停留在單一的通過擺攤設點進行咨詢、張貼標語開展培訓等僵硬形式上,大搞形式主義,只注重普法的廣度,卻忽視了普法的深度。
3.1 普法宣傳要常態化
在草原普法宣傳月的基礎上,建議在相關法規中設置草原保護工作日,將草原普法工作常態化,從而治愈過去那種工作隨意性大,成果不夠持久的弊病。此外,需將普法工作作為一項日常的必要工作來抓,將普法工作任務納入量化考核。
3.2 普法主體要層次化
要“因人而異”的開展草原普法宣傳。一是對各級草原監理部門的領導干部可采取邀請知名草業生態學和法學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講座。二是對各級草原執法技術骨干可組織開展專項培訓。三是對普通群體可以開展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和村屯宣傳欄等貼近生活的多樣化宣傳。四是對于草原的承包經營使用者,要有針對性的開展草原征占用等法規的宣傳教育或組織培訓。
3.3 宣傳形式要多樣化
草原普法宣傳要充分發揮網絡互動和多媒體的特性開展宣傳教育。一是建立健全以政府為主體的普法宣傳平臺,開創草原部門普法宣傳網站。二是設立草原生態保護官方微信、微博和論壇等自由式互動平臺,發布草原法律法規、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相關知識政策,讓全民的法律意識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建立起來。
3.4 普法工作要制度化
建立健全各級草原監理部門“普法宣傳工作責任制”,對組織領導、工作職責和經費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并按照目標績效管理的模式,簽訂草原普法宣傳責任書,將普法宣傳的內容、任務和責任等細化到人,規定完成時限,開展追蹤、檢查和督導。
草原普法宣傳工作能否切實有效地開展,關系著全省草原保護建設和生態安全,更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為此,必須高度重視草原普法宣傳工作,通過法規將普法宣傳常態化,明確普法宣傳主體,設置網絡宣傳平臺等多樣化的宣傳形式,構建科學有效的量化考核機制,切實有效地發揮草原監理機構在普法宣傳工作中的作用。
[1] 羅健.《草原法》普法宣傳系列報道二 我國草原監理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中國畜牧業,2004,(15):47.
崔蕾(1983—),女,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