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建兵張西順
(1.阿克蘇地區山羊研究中心,新疆阿克蘇 843000;2.阿克蘇地區畜禽改良站,新疆阿克蘇 843000)
阿克蘇地區農區肉羊養殖和改良探討
竇建兵1張西順2
(1.阿克蘇地區山羊研究中心,新疆阿克蘇 843000;2.阿克蘇地區畜禽改良站,新疆阿克蘇 843000)
為提高農區養羊業科技水平,增加養殖效益,2005年以來,地區先后引入薩福克、杜泊、特克賽爾等專用肉羊品種,建立肉用種羊繁育場,開展肉羊雜交改良工作。本文通過阿克蘇地區農區肉羊養殖和改良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今后工作建議及措施。
肉羊;養殖;改良;存在問題;措施;建議
阿克蘇地區農區小畜飼養量占全區存欄量70%以上,為提高農區養羊業科技水平,增加養殖效益,2005年以來,地區先后引入薩福克、杜泊、特克賽爾等專用肉羊品種,建立肉用種羊繁育場,開展肉羊雜交改良工作。隨著肉羊改良工作的逐步深入推進,肉羊養殖和改良的矛盾逐漸突出。主要原因是:基礎飼草料短缺、品質差與種植業結構不合理的矛盾;肉用羊飼養管理水平低與養殖戶投入不足、科學養羊經驗欠缺的矛盾;種公羊利用率不高與養殖戶改良意愿不強的矛盾;肉羊良繁體系建設落實不到位與良種率低的矛盾。這些現實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肉羊改良持續深入推廣,對養殖戶、畜牧業管理和技術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基礎飼草料供給不足
基礎飼草料供給不足、飼草料單一,特別是優質飼草料嚴重短缺。十多年來,一方面由于產業政策傾斜,全地區專用飼草料地不斷縮減,小麥、玉米等利用率較高農副產品的種植面積也大幅下滑;另一方面草食家畜養殖比較效益低,對種植飼草料起不到拉動作用,草畜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導致飼草料嚴重短缺,價格居高不下。即使在產羔重要生產階段,很多養殖散戶只能依靠沒有多少營養價值的棉桿、稻草等農副產品來給牲畜裹腹,養羊業面臨發展瓶頸。
1.2 飼養管理水平低
一是飼草料不合理搭配。飼喂草料不講究,有啥就喂啥,草料單一,營養缺乏,羊群維持在較低的生產水平狀態。二是飼草料的利用率不高。飼草料飼喂前不經過加工和調制技術處理,日糧配合不均衡,營養消化吸收率低,不能滿足肉羊不同生長和生產階段的營養需要,很難做到“良種、良法、良料”三位一體,提高良種畜的生產潛力。
1.3 肉羊良繁體系建設落實不到位
1.3.1 肉羊改良推廣工作不夠扎實。組織不到位、服務水平低、示范帶動作用少,面對迅速擴大的改良規模卻沒有足夠的技術和管理力量支撐。
1.3.2 種公羊的品質和飼養管理需要進一步提高。種羊場對培育重視不夠,受利益驅使讓達不到生產要求和標準的種公羊出場,對養殖戶造成較大的損失。多數散養戶把種公羊常年和羊群混養,飼養管理水平差,造成種公羊配種能力低。
1.3.3 人工授精運行機制不完善,推廣慢。種公羊的飼養費用高,主體沒有確認;培訓不到位,實際操作能力不強;利益分配機制不明確,技術人員從事改良工作無報酬,提高專業技能的主觀意愿不強。
1.3.4 養殖戶的種公羊利用率低。受到養殖規模小、飼養管理水平差和劣質公羊去勢不徹底等因素的影響,散戶引入的種公羊配種受胎率偏低,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1.4 養殖戶參與改良意愿不高
受飼草料成本高和羊肉價格波動大的影響,肉羊養殖收入不穩定、利潤薄、風險大,大多數養殖戶把養羊作為家庭副業,當作家庭銀行,需要用錢時就賣幾只羊,有錢時就買幾只養著,不愿投入過多精力積極地參與改良。
1.5 肉羊改良母羊的存率低
雖然肉羊雜交改良后代市場價比本地羊高,但飼養管理成本也較高,農牧民為追求眼前利益,只愿意飼養成本低、管理粗放的本地羊,不愿意飼養改良母羊和培育改良后代,尤其是高代改良母羊,造成改良母羊的存欄比例始終不高。
2.1 引導種植結構調整,加大飼草料的供應和利用,為肉羊產業發展奠定物質基礎
要深刻認識到優質飼草料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一是緊抓國家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機遇,制定政策,鼓勵和引導農牧民種植飼草料,加大種植結構調整,建立養殖業與種植業良性互動機制,實現種養平衡,推動養殖業發展。二是建設飼草料交易市場,促進飼草料交流,盡可能降低飼草料成本。三是推廣先進飼草料加工制作機械,提高機械化水平,加大飼草料的利用。
2.2 進一步加大科學養羊的示范引領作用
建立地、縣、鄉三級科學養羊示范體系(示范村、示范場、示范戶),實行三級畜牧業主管領導“掛帥”,業務單位技術總負責,加強對肉羊改良工作的指導、組織、示范、培訓以及咨詢等服務工作,引導廣大農牧民充分認識品種改良在現代畜牧業發展中的重要性,讓他們拋棄傳統的養殖觀念和落后的養殖方法,牢固樹立“良種、良料、良法、良舍、動物防疫規范化”科學養殖觀念,積極主動地配合我們有效地開展肉羊改良和畜牧新技術的推廣工作,建立穩固的群眾基礎。
2.3 加強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
支持、鼓勵農戶采取獨資、合資等方式興建規模化養殖小區(場),大力發展專業化養殖,開展標準化生產,改變過去分散養羊的模式,壯大養殖規模,不斷增加規模飼養的比重和份額,提高肉羊養殖的規模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水平。
2.4 加強飼養管理技術的推廣
加快推動飼草料加工和調制技術的推廣應用,普及玉米秸稈青貯、微貯等制作技術。在有條件的標準化規模羊場推廣日糧均衡飼養技術、羔羊早期斷奶技術、快速育肥技術等;在散養戶中推廣長草短喂、羔羊補飼、羔羊斷奶、母羊階段飼養技術等,促使草料營養合理搭配,在示范點見成效后把技術逐步向周邊農戶、村鎮推廣,進一步提高養羊飼養水平,發揮改良品種生產潛力。
2.5 進一步完善肉羊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2.5.1 加強種羊場建設。應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開展胚胎移植,加快純種肉羊繁育和優質種羊生產;積極爭取各種項目資金發展種羊生產,提高種羊培育的科研能力,培育不同生產用途的優質種羊,滿足市場需要。
2.5.2 健全種羊生產的標準化技術規范,加強種羊監督管理。種畜禽管理單位要定期對種羊場進行工作檢查,對出場種羊統一進行鑒定,嚴禁不合格種羊出場,對名不符實的種羊場要予以取締。
2.5.3 落實種公羊良種補貼項目。要積極爭取良種種公羊補貼數量和范圍,彌補專用肉用種公羊市場售價高,養殖戶獨自承擔能力不足的問題,提高養殖戶購買良種種公羊參加改良的積極性。
2.5.4 扶持肉羊改良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大力推廣人工授精。鼓勵專業技術人員或農民技術人員承包村級肉羊改良配種站,培養職業配種員。改變過去以行政手段為主的人工配種服務模式,提高從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保證每改良一只肉羊能得到20~30元的改良補貼。實行以產羔率計酬的收入分配制度和配種承包責任制,培養以配種服務謀生的職業配種員。
2.5.5 建立良種生產母羊的保護機制。加大示范、宣傳,提高農牧民的良種意識,要把做好良種母羊的飼養管理變成一種自覺行為;制定獎勵、補貼等扶持政策,鼓勵和幫助農牧民愿意飼養良種母羊;引導有條件的養殖大戶購買分散在千家萬戶的良種母羊,統一飼養管理,實行科學養殖,提高生產水平。三是推廣繁殖綜合配套技術。推廣頻密繁殖技術,提高單位母羊產出;主攻肉羊商品經濟雜交,提高繁殖成活率和產肉率,逐步建立兩年三產生產模式。
2.6 加強種公羊的利用和飼養管理
一是合理利用種公羊。要按照公母比例1:30~50將種公羊分配給飼養戶。如果達不到比例,采用幾家農戶聯合配種的方式,提高種羊的利用率。
二是加強種羊的飼養管理。飼養以放牧和舍飼相結合,在非配種季節,種公羊必須單獨放牧或舍飼,嚴禁與母羊混養;配種前種公羊必須提前集中,由專人負責并加強飼養管理。
三是加強種羊的檔案和跟蹤管理。所有種羊要建立個體檔案資料并實行跟蹤管理。
2.7 加強疫病防治
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按時進行預防接種,特別是“三聯四防苗”和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的常發疫病的接種。
2.8 加強科技培訓,增強畜牧科技推廣與服務能力建設及人才隊伍建設
大力開展“地、縣、鄉”三級服務機構人員的培訓。以核心示范戶為帶頭人,對一般養殖戶加強宣傳和培訓,在配種、接羔育幼、青貯制作和防疫等不同生產季節組織參觀學習交流,使他們全面掌握肉羊飼養管理、繁育、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技術,加快科學養殖步伐。
2.9 加大對劣質公羊去勢力度,實行“全改”
一是堅持春、秋兩季淘汰劣質公羊。即在春季組織地、縣、鄉三級畜牧獸醫站全體人員對劣質公羊進行全面去勢。再在秋季配種前對所有羊群進行一次檢查,發現漏網劣質公羊立即去勢或屠宰。二是做好淘汰劣質公羊工作的組織與實施,要對基層領導干部和農牧民進行組織、動員和宣傳,向他們講明淘汰劣質公羊的目的及意義,提高認識,爭取他們的配合。三是加強責任分工。按照分片包干的辦法,逐戶、逐群開展劣質公羊去勢工作,限期完成,作到徹底干凈,一頭不漏。
2.10 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力度
利用廣播、電視、報刊、手機短信、現場觀摩交流會和賽羊會等方式方法作為平臺大力宣傳優質肉羊雜交優勢,樹立示范典型,動員廣大農牧民深刻認識大力發展優質肉羊產業的重要意義,努力增加投入,加快肉羊改良步伐。
2.11 推進肉羊改良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提高畜牧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成立肉羊養殖專業組織。縣(市)成立鄉鎮級肉羊養殖合作社或畜牧業專業服務合作社,吸收有品種改良工作經驗的養殖戶進入合作社,承擔肉羊品種改良社會化職能;形成以改良中心為核心,人工配種站為樞紐,核心示范戶(小區)為骨干,千家萬戶為基礎的良種繁育體系和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在新形勢下逐步為農民產前、產中、產后提供全面服務,促進農民增收。
2.12 加大財政投入,提供優惠政策
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種公畜活畜補貼數量。地區每年畜牧業發展資金,要按照不低于40%的比例用于支持肉羊品種改良工作;縣(市)除安排相應的配套補貼外,還應根據服務組織與農牧民改良的合同,縣(市)財政按照各縣(市)實際情況給予服務組織每改良一只肉羊20~30元左右的服務補貼,并落實良種公羊政策性保險補貼,充分利用援疆資金參肉羊品種改良工作,不斷放大援疆資金使用效益。另外,采取縣財政解決配種站房屋建設資金,鄉財政解決配種站運行周轉資金,村解決配種站用工人員的辦法,不斷完善標準化人工授精站點的建設。
2.13 實行目標化管理,嚴格督查驗收
縣(市)、鄉(鎮、場)有關單位要進一步強化目標責任,加大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力度。做到鄉鎮領導包片包村,村干部包戶,局領導包鄉鎮,村干部保證羊群組織到位,配種員保證配種率和受胎率,層層簽定責任書。為確保優質肉羊改良工作扎實開展并取得實效,各縣(市)、鄉(鎮、場)有關領導平時要不定期進行督查,關鍵生產季節要定期督查(每周不少于一次),重點在配種站利用情況、示范村(小區)建設、人工授精工作開展、青貯制作、棚圈建設、種羊購進和劣質公羊去勢等方面,對工作不到位而導致肉羊改良工作滯后,按照目標責任將給予有關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和處理,對工作突出的單位和有關人員將予以表彰。
2.14 扶持肉羊改良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
一是地區每年畜牧業發展資金要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支持,縣、鄉級財政也要給予資金支持,一方面解決配種員的收入,使收入與受胎率掛鉤;另一方面解決種公羊的飼養費用。改變肉羊改良種羊補貼為雜交羔羊補貼,激活技術人員和農牧民肉羊改良的積極性。
2.15 加強科技培訓,增強肉羊改良示范村(場)畜牧科技推廣服務的能力建設及人才隊伍建設
強化養殖戶和基層技術人員科學養殖培訓,對良種公羊的養殖戶和從事飼養管理的技術人員進行統一培訓,使他們全面掌握肉羊飼養管理、雜交改良、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技術,加快科學養殖步伐。
[1] 樊瓊.對安慶市發展草食畜牧業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2,(18):324.
[2] 張愛文.甘肅構建現代畜牧業全產業鏈的思考與對策[J].甘肅畜牧獸醫,2014,(12):12-14.
竇建兵(1967—),江蘇沭陽人,本科學歷,高級畜牧師,主要從事:南疆絨山羊、薩福克羊、特克賽爾羊等種羊育種、飼養和品種改良技術推廣工作。
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CARS-40);新疆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綿山羊優質種羊快速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