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站
(哈爾濱市香坊區幸福鎮農業畜牧中心,黑龍江哈爾濱 150038)
種豬場母豬的飼養管理
劉廣站
(哈爾濱市香坊區幸福鎮農業畜牧中心,黑龍江哈爾濱 150038)
為了加強種母豬的飼養管理、促進母豬發情與配種、防止死胎和流產、增加產仔數和初生重、減少仔豬發病數、提高斷奶窩重和養豬效益,應對種母豬加強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種豬場;后備母豬
按后備豬的飼養標準配制飼糧,防止把后備豬養得過肥。在正常情況下,4月齡體重50kg,6月齡達90kg屬正常范圍。為了防止后備豬過肥,應采用限制飼養,其標準是:4月齡每天每頭喂混合料2.2kg,5月齡喂2.4kg,6月齡喂2.6kg,7月齡喂2.7kg。同時每天加喂1次青飼料,每周兩次投給些新鮮的黃土。
分群、定圈、運動是后備豬的管理要點,在4~5月齡時,將公、母豬分開,并按體重體質強弱,數量多少等具體情況分成若干個小群,每群以10~15頭固定圈欄飼養,以防公、母豬相互爬跨、踩傷四肢,相互咬斗,搶食等;定期驅除體內外寄生蟲,注意合理運動。
妊娠母豬對營養物質的需要特點是,前期少,后期多。特別是妊娠做后1/4階段,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最多。妊娠母豬所需要的營養物質,除供維持需要外,還要保證胎兒、胎盤。乳腺和子宮等妊娠產物生長,母豬本省增重和妊娠期代謝率提高等方面的需要。例如1頭窩產仔10頭的母豬,其妊娠期產物重一般在18kg左右,而母豬本身增重約40~50kg。母豬本身沉積的蛋白質,約妊娠產物的3-4倍。母豬在整個妊娠期總代謝率提高10~15%,妊娠后期可達30~40%。
妊娠期母豬的飼養可分為3個階段,即初期(1~40d)、中期(41~80d)、后期(81~100d)。妊娠初期要特別注意飼料的質量好適量增加日糧中蛋白的含量。最好每頭每天供給5~10kg的青飼料。隨著妊娠日期的增加、胎兒、母體體重的增加和母豬代謝率的提高,逐漸增加精、粗、青飼料的給量。特別是妊娠后期,要適當增加精料供給量。在生產實踐中,要根據母豬的產次、膘情等情況,采取不同的飼養方法。
(1)對膘情較差的經產母豬:應該采取抓兩頭帶中間的飼養方式。母豬經過上一次妊娠分娩和哺乳,體力和養分消耗很大,為使其順利的負擔下一胎生產,必須在妊娠初期增加營養,使之迅速恢復繁殖體況。所以,對經產母豬,早妊娠初期除喂給較多的青綠飼料以外,還應增加精料;妊娠中期,可多喂青粗料,適當喂精料;妊娠后期,多喂精料,形成一個高—低—高的營養模式。
對配種期膘情較好的經產母豬:應采用粗后精的飼料方式。妊娠前、中期可按配種期的營養水平飼喂,到妊娠后期要適當增加精料喂量,以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對初產母豬和哺乳期配種的母豬:應采取步步高的飼養方式。以為初期母豬本身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哺乳期配種的母豬擔負著泌乳和妊娠雙重任務,所以營養物質需要量較多。因此,對這類妊娠母豬,必須隨胎兒體重的增加而逐步提高其營養水平,以滿足各方面的需要。
妊娠母豬的日糧,必須具有一定的體積,這樣既不使母豬感到饑餓,也不致因飼糧容積過大而壓迫胎兒。最好按每100kg體重喂2~2.2kg風干物質的日糧。
妊娠母豬的管理要點是保胎。妊后第1個月要注意恢復母豬的種用體況,使豬吃好、睡好,適當減少活動。妊娠中期應使母豬有較大的活動量,但要注意防止滑倒,避免擁擠,鞭打,互相咬斗和各種機械損傷。妊娠后期要觀察母豬的臨產癥候,及時做好分娩前的準備工作,確保母豬安全產仔。產前5~7d趕入產房,或單圈飼養。
哺乳母豬能量和蛋白質(氨基酸)需要哺乳期蛋白質(氨基酸)或能量攝入量不足將導致泌乳量下降以及損害隨后的繁殖性能,包括斷奶至發情間隔期廷長,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等。采食量是實現哺乳母豬攝取足夠營養的關鍵。如果哺乳母豬采食量偏低,就會動用機體營養儲備供維持和泌乳所需,導致營養輸出大于營養攝入,造成體重損失。
補充脂肪在炎熱地區具有實際意義。補充飼料脂肪增加飼料的能量濃度由于脂肪的熱增耗較少飼料的凈能利用將增加從而改善仔豬的初生重和成活率,母豬哺乳階段生產性能和斷奶后繁殖性能。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補充脂肪 比僅在哺乳期補充脂肪其效果更為顯著,母豬飼料補充3~5%脂肪是最經濟的。
提高飼料的粗蛋白水平。①仔豬:使母豬提供更多的乳汁給仔豬。母豬飼喂高蛋白質飼料,其仔豬的斷奶窩重比喂飼低蛋白質飼料者約重10%以上。②母豬:給予高蛋白質飼料的母豬失重程度會比喂飼低蛋白質的母豬小。③事實證明:泌乳期間的母豬日糧的粗蛋白如果保證到17%,可以避免泌乳母豬失重太多,防止繁殖性能變差,以及可提供更多的乳汁。
掌握母豬泌乳期間與泌乳后采食量,是改善母豬繁殖性能變差的最主要方法。保證充足的新鮮飲水.在高溫季節應盡可能地保持產仔舍的涼爽,讓母豬在一天中較涼快的時候或選擇在早上和晚上飼喂。
(1)創造安靜的環境。讓母豬休息好,禁止大聲喊叫或粗暴對待母豬。保持豬舍內清潔、干燥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溫。開展規范化管理,根據哺乳仔豬的生理特點和飼養要求,制定日常的管理程序,作到管理工作有條不紊,以保持母豬正常的泌乳規律。
(2)運動。母豬在哺乳期間,休息時間較多,一天中占70~80%。所以,要定時驅趕,使母豬養成定時運動的習慣,促進體質健壯,提高泌乳力。
(3)飼喂次數。定量飼喂哺乳母豬飼喂的次數應增加,堅持少喂勤添,一般日喂3~4次。泌乳高峰時應增加飼喂次數,每次間隔要均勻,飼料要多樣化,以滿足營養需要。禁止喂霉變飼料,或突然變換飼料。
(4)保護乳房和乳頭。按摩乳房,促進其發育:要經常檢查,防止發生乳房炎。在帶仔數少于乳頭數時,要訓練一頭仔豬吮幾個乳頭,尤其要訓練仔豬吮吸母豬乳房后面乳頭,防止未利用的乳頭萎縮。如果產仔數過少,可采取并窩的辦法,使乳頭得到充分利用。后備母豬在頭胎時,更要充分利用乳頭。
[1] 程國彬.種豬場后備母豬的選留與飼養管理[J].當代畜禽養殖業,200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