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奎
(黑龍江省肇東市明久鄉畜牧獸醫站,黑龍江肇東 151100)
青貯設施和青貯過程
于志奎
(黑龍江省肇東市明久鄉畜牧獸醫站,黑龍江肇東 151100)
我國農作物產量豐富,特別是黑龍江省,即是產糧大省,也是秸稈產量大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用于飼料的秸稈還不足總量的十分之一。為此,依據我省農作物秸稈的產量和使用現狀,從青貯飼料的特點出發,詳細論述了飼料青貯過程及所用設施,旨在為減少秸稈焚燒污染環境問題,盡些綿薄之力。
青貯;設施;過程
青貯飼料由高水分含量的原料經厭氧發酵制得。微生物發酵產生有機酸,而后者隨后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將這種方式儲存的產品稱作青貯飼料。發酵和隨后的儲存必須在嚴格厭氧的環境中進行;否則,青貯物料將發生腐敗而變成不可食用的物質,通常會變成有毒物質。
厭氧環境是通過青貯塔來實現的。青貯容器可以是垂直的(直立的)塔式結構,也可以是水平的地面青貯堆或青貯壕。敞開的青貯塔通常用塑料或其他類型的材料封蓋,以防暴露于氧氣中造成損失。現在使用的大塑料袋作為青貯容器成本低,且可以靈活地放置在合適的地方。
微生物發酵開始主要代謝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首先,需氧微生物開始生長,然后這些需氧微生物被厭氧微生物所代替。需氧發酵將有機(含碳)物質轉變成CO2和水,而厭氧發酵則產生有機酸(丁酸、乙酸和乳酸),使物料酸度增加,直到微生物被全部殺死,并且在較低的酸度下使青貯物料得以保存。pH宜降到4或者4以下時的酸度能抑制所有微生物的進一步生長。青貯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主要是乳酸和較少量的乙酸和其他酸,如蟻酸、丙酸和丁酸。在多數情況下,乳酸的質量分數能達到4~8%。儲藏良好的青貯飼料中的丁酸含量很少。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初始含量與最終產生的乳酸含量有關。青貯物料中每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發酵,大約可以產生0.3%乳酸。
從能量保存的角度看,人們更愿意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乳酸,因為如果葡萄糖轉變成乳酸,其能量損失只有3%。與之相比,葡萄糖轉變成丁酸的能量損失為22%。此外,當乳酸濃度處于保藏所需的高濃變時,它的適口性很好,尤其是與丁酸相比。
植物酶和細菌的作用會產熱。發酵的最佳溫度是27~38℃。過熱現象主要發生在物料沒有充分壓實而使氧氣沒有排凈的低水分青貯飼料中。這種情況下,不良微生物,如嗜熱(喜熱)細菌和一些霉菌,會大量生長。過熱導致青貯飼料,尤其是其中的含氮化合物的消化率下降。
植物收割后,其中的蛋白質發生迅速且大面積水解,低pH值或高干物質含量可以使這種水解過程停止。即使是保藏良好的青貯飼料,它的NPN含量也可能占總氮的40%,甚至更高。最初,大部分NPN以氨基酸形式存在,但氨基酸的繼續降解使其轉變為諸如氨、胺和其他形式的NPN化合物。雖然已有證據表明青貯飼料中的水溶性氮是高度消化的,但是在體外人工瘤胃模擬試驗中,它似乎不能像尿素一樣促進纖維素的消化,并且有證據顯示,家畜很難利用青貯飼料中的NPN。青貯飼料的制作包括了濕物料的厭氧發酵過程。所以,除氧氣的不利影響外,干物質含量、pH值、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是影響青貯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青貯物料水分含量過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數量不足,或者植物體的緩沖能力很強(尤其是豆科植物),那么物料將不能正常青貯。上述任何情況都可能導致產生劣質青貯飼料。
多數干物質含量在25~35%的作物都基本上適合制作青貯飼料。水分含量高會促進梭菌的增殖、大量丁酸生成和NPN的進一步發酵,進而導致諸如色胺、組胺的產生。這些胺可能具有毒性,并且能使青貯飼料產生穢臭。由于豆科植物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且緩沖能力比禾本科植物強,因而,這種情況在豆科植物中尤為嚴重;而且,由于其緩沖能力更大,所以pH值降到穩定水平所需要的有機酸數會更多。
禾本科植物只要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干物質的15%,就能在干物質含量相當低的情況下成功地進行青貯。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少于10%的草本植物則通常沒有足夠的發酵能力,因而,不能很好地進行青貯。在有些地區,把豆科植物或禾本-豆科混播植物用作青貯,在進行這樣的青貯前,常常需要把草本植物進行一下凋萎處理。凋萎使干物質含量提高,使得保存青貯飼料所必需的有機酸含量減少。牧草等粗飼料水分含量的近似估計:握后成形,有大量汁液,則水分含量超過75%;握后成形,有很少汁液,則水分含量為70~75%;緩慢散開,無汁液,則水分含量為60~70%;迅速散開,則水分含量低于60%。
青貯不能提高青貯物質的營養價值,因為在青貯過程中也有營養物質的損失,但青貯過程中的發酵通常能極大地減少硝酸鹽(如果有)的含量。同時,其他有毒化合物,如氫氰酸的數量也將減少。豆科植物經青貯后,減少了反芻動物瘤胃臌氣的發生。青貯飼料的最大缺點是體積大、水分含量高、不適合間歇性飼喂。因此,由于經濟原因,青貯塔或壕應該建立在靠近青貯飼料飼喂的地點。
[1] 吳景剛,馮源.黃慶輝.飼料青貯技術與設施[J].農機化研究,2006,(7):1.
[2] 姚淑珍,戴志江,吳建玖.各種青貯飼料的制作[J].養殖技術顧問,2014,(1):5.
[3] 張敬,隨茁,路超.玉米青貯飼料的設施與制作程序[J].養殖技術顧問,20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