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楊,伍仁軍,侯留記,郭仕平,杜衛民,卞建鋒
(四川省煙草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
四川省職業煙農培育初探
劉楊,伍仁軍,侯留記,郭仕平,杜衛民,卞建鋒
(四川省煙草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分析了開展職業煙農培育的重要意義,介紹了四川省職業煙農培育初步探索的模式,明確了當前職業煙農培育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職業煙農隊伍建設的建議,旨在穩定煙葉生產規模、轉變煙葉生產方式、提高生產管理水平、提高煙農種煙積極性,深入推進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關鍵詞:職業煙農;培育;現代煙草農業
煙農作為煙葉生產的執行者和主力軍,是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煙葉生產“小農生產、分散種植、粗放經營”傳統特征未有根本性改變,要實現煙葉從傳統生產向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必須加快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職業煙農隊伍。
1加強職業煙農培育是穩定煙農隊伍和煙葉產業的必要措施
1.1培育職業煙農是穩定煙葉規模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隨著四川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加快推進,農村人口向城鎮、沿海發達地區大量遷移,煙農隊伍呈逐漸萎縮趨勢,成為穩定煙葉生產規模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一是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缺乏。受民工潮興起的影響,外出務工收入增加,再加上煙葉生產有高投入、高用工和高風險的特點,青壯年外出務工多,煙區呈現“99(老人)、38(婦女)、61(兒童)”留守現象,婦女、老人種田種地多,煙農隊伍老齡化、兼業化現象越來越突出;二是種煙比較效益優勢減弱。隨著煙區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水果、蔬菜、藥材等多種經濟作物開始在煙區快速發展,與煙葉形成了產業競爭,給煙葉生產規模的穩定帶來困難;三是煙葉種植受自然災害影響大。煙葉生產是“露天工廠”,目前仍然主要是“靠天吃飯”,近年來,四川自然災害頻發,煙農損失嚴重,打擊了煙農種煙信心和積極性,對穩定生產規模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煙葉要穩定發展,必須要穩定煙農隊伍,要著力培育一批穩定的職業煙農。
1.2培育職業煙農是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發展現代煙草農業,就是要使各種現代生產要素進入煙區,不斷提高煙葉生產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現代基礎設施設備、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組織管理來經營煙葉生產。這些現代技術和現代管理,必須要有一定科技文化基礎、較高素質的煙農來支撐。因此,要發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人”(煙農)是最關鍵的因素,要靠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職業煙農“撐舵航船”。因此,培育職業煙農是推進現代煙草建設發展的內在動力,建設現代煙草農業離不開一支具有一定規模、穩定的職業煙農隊伍。
1.3培育職業煙農是提升煙葉質量的客觀需要
以“小農生產、分散種植、粗放經營、人畜勞作”為主要特征的傳統煙葉生產方式,管理粗放,生產標準化水平和技術到位率參差不齊,導致煙葉質量不均衡、不穩定,難以滿足卷煙工業“大企業、大市場、大品牌”的快速發展對規模化質量均衡優質原料的需求,煙葉“小農生產”與卷煙“大市場”的矛盾越發突出。一是戶均種植規模小。2014年,四川省烤煙農戶種植規模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種植面積0.67hm2以下的傳統種植戶,占全省烤煙種植戶的49%,其次是種植面積在0.67~3.33hm2之間的種植專業戶,種植專業戶中占全省烤煙種植戶的比重0.67~1.33hm2(38%)>1.33~2hm2(8%)>2~3.33hm2(3%),種植面積3.33hm2以上的家庭農場所占比重最小,僅為2%。2015年,四川省烤煙戶均種植面積約為0.8hm2,戶均規模化種植水平較低,一方面,分散種植不利于農業機械化推行和先進技術的普及推廣;另一方面,戶均種植面積小導致對專業化服務需求少,由煙農合作社提供的生產環節專業化服務缺乏市場需求,難于轉變生產方式適應現代煙草農業生產組織模式發展;二是煙農文化素質整體較低。四川省煙農文化水平多為初中和小學文化程度,煙農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普遍較低,先進的煙葉生產技術落實不到位,導致煙葉質量難以進一步提升,很難適應工業需求變化。
1.4培育職業煙農是助農增收的現實選擇
職業煙農作業的規模化、機械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經濟效益顯著,種煙收入可以作為家庭主要收入。從畝均收益和戶均收益兩個方面結合來看,種植規模在1.33~2hm2比較適合四川的現狀,種植規模太小,戶均收入太低,沒有規模效益;種植規模太大,由于聘用工多,租地成本高,導致畝均收入降低。因此,加快培育種植規模在1.33~2hm2的職業煙農,增強煙農種煙積極性,是增加煙農收入的重要途徑和現實選擇。
2四川開展職業煙農培育試點探索情況
四川省煙草公司將培育職業煙農作為提升規模水平,解決“誰來種煙”問題的重點工作加快推進。結合我省實際情況,積極開展職業煙農培育探索,對煙農實行分類指導、分類管理、分類扶持,以提高煙農綜合素質和種煙技能為核心,加強職業煙農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和政策法規培訓,提高職業煙農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
2.1制定評定標準,分類劃分煙農
全省主要以種煙規模、年齡、連續種煙年限、勞動力和誠信度等條件作為職業煙農評定標準,依據標準劃分職業煙農等級,對應相應的權利、義務和扶持政策。
2.2注重補貼扶持,提高煙農積極性
堅持生產扶持補貼對職業煙農采取差異化扶持。主要采取生產物資補貼扶持、現金獎勵扶持和保險繳費補貼扶持等形式。攀枝花市按照150元/667m2的標準,以肥料形式對職業煙農進行補貼;瀘州市按照500元/戶的基本標準,根據職業煙農等級對應的獎勵系數進行扶持;宜賓市產煙縣政府對種植面積2.67hm2以上職業煙農進行現金補貼,最高達到10000元/戶;廣元市劍閣縣由政府全額補貼1000元/年,為職業煙農參加新農保。
2.3加強動態管理,構建進退機制
建立了年度審核制度,對職業煙農進行年度考核考評,達標者可繼續享受相關扶持政策,未達標者取消待遇或者降級處理,構建了職業煙農進退機制。
3四川省職業煙農培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川省開展職業煙農培育工作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踐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土地流轉困難。我省煙區以山地為主,煙農分散,目前土地流轉政策、機制尚不完善,部分土地費用高,加上部分煙農依然存在自給自足小農思想,土地流轉困難,戶均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不高,制約了全省職業煙農培育和發展。
4培育職業煙農隊伍的建議
4.1構建土地流轉機制,促進煙葉規模化種植
廣泛宣傳國家土地流轉政策,利用土地整理,加大基本煙田整治力度,實現連片種植。因地制宜,引導職業煙農選擇適宜的土地流轉方式實現土地流轉。依托政府、專業化合作社、土地流轉中介機構等的協調服務職能,加快土地經營流轉速度與效率。充分尊重農民土地經營自主權,穩妥推行土地有序流轉,規范合同管理,避免發生土地糾紛。
4.2加大投入扶持力度,推進職業煙農快速發展
不斷建立健全對職業煙農培育的扶持措施,通過差異化產前投入、煙基建設、行業捐贈等多方面資金渠道來源,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完善職業煙農煙葉生產災害救助保障體系,職業煙農種煙面積大,災害風險也大,要通過災害救助機制解決職業煙農后顧之憂,最終形成目標清晰、受益直接、類型多樣、操作簡便的職業煙農煙葉生產補貼制度。
4.3著力減工降本增效,提高生產機械作業效率
傳統煙葉生產用工多,職業煙農規模經營主要面臨請工難、用工成本高等問題。要解決職業煙農的這些問題,首先就要推廣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減少用工、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種煙效益。要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研發適合山區使用的農機,實現山區煙葉生產半機械化、機械化作業,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投入,增加種煙收益,實現職業煙農“輕松種煙、快樂種煙”目標。
作者簡介:劉楊(1985-),女,四川成都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煙葉生產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