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永 剛, 鄒 兵 華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
創新水保專業技術與管理,引領市場拓展的思路初探
朱 永 剛,鄒 兵 華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72)
摘要:目前,國家經濟建設進入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傳統的水電勘測設計企業,專業技術是其立足與發展的基石,而其生產過程中的科學管理更是提高產品質量、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隨著國家簡政放權、促進創業和經濟發展進入換擋減速“新常態”期,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企業發展面臨著嚴峻的外部環境。以水土保持專業為例,提出了要創新企業的專業技術與管理并以此為基礎,力促非水電業務市場的拓展,增大市場占有份額,實現穩增長、促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技術創新;科學管理;水土保持;市場拓展
作為提供勘測、設計產品和服務的傳統水電勘測設計企業,在國家持續深化改革、市場發展多元化及工程建設招投標法律化、公開化的趨勢下,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讓客戶滿意、信賴并愿意持續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水土保持[1,2],在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后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中國電建集團成都院(以下簡稱“成都院”)在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業務方面擁有著獨特的優勢,擁有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甲級資質、水利部認定的水土保持技術評估資格、工程及植物措施設計甲級資質,擁有一系列以生產為導向的水土保持科學研究和QC成果作為核心競爭力支撐著成都院水土保持業務的發展和市場拓展。隨著國家經濟建設向“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的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進入換擋、減速的“新常態”,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水土保持相關政策、規定、要求的不斷提高,成都院水土保持專業在已有技術實力的基礎上,如何把技術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如何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拓展市場、開拓業務,保障持續、穩定發展?在成都院“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戰略指引下,憑借著國家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能源建設的東風,在進一步創新技術、優化管理的情況下,作為“中央軍”的成都院水土保持專業定會在保持固有優勢的前提下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取得長足的發展。

1創新技術、優化管理,實現內因驅動
1.1堅持技術創新,形成品牌
專業技術是立足和發展的基石。成都院水土保持專業的業務方向主要為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與水土保持驗收技術評估。在新形勢下,就四川省而言,對于這兩大業務,具有甲級資質和乙級資質的公司都可以承擔,而四川省已有9家甲級單位和近50家乙級單位,市場競爭異常激烈,雖然其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但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復卻是無差別的,所不同的僅僅是報告書的質量、服務水平和完成任務的時間長短。面對激烈而殘酷的市場競爭,要求水土保持專業必須主動適應市場、滿足項目業主的需求以開拓市場。如何才能開拓業務和市場、做到讓項目業主樂意把任務委托給成都院而不是別的單位去做?這就要求成都院水土保持專業一定要比別的單位做得更好。而要比別的單位做得更好,就要具有核心技術支撐水土保持專業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任務。就水土保持專業技術而言,目前成都院在全國水土保持行業和國家、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中有著良好的口碑和信譽,專業技術水平處于行業前列,這也是成都院多年來以生產為導向的技術創新和積累產生的結果。基于當前嚴峻的外部形勢,主要是在水土保持專業內部對已經完成的創新成果,如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技術、作業指導書、專利技術、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制圖模板、水土保持關鍵技術研究等加大宣貫、培訓和執行的力度,開展不同地貌類型、流域、生境的植物生理生態研究,研究制定不同流域、生境、電站等的樹草種選擇表、水土保持概估算通用EXCEL表鏈接等技術,以此來提高報告編制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隨著高新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工作節奏的不斷加快,作為一個相對傳統的專業,在生產建設項目方面,在保證報告質量和效率的前提下,更應借助GIS、3DMax、SketchUp、CATIA、AIM、低空無人機技術等輔助軟件和設備對水土保持工程和植物措施(如渣場擋墻、排水溝、工程護坡及林草植被措施)的實施效果提供直觀、形象化的展示方面進行創新和突破,以提高水土保持設計成果的科技含量,形成獨有的技術和核心競爭力,供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審查、與業主溝通及行政驗收匯報時使用,用以展示和提高成都院水土保持專業的技術實力。隨著水土保持相關專利的不斷授權及推廣,需要更多地考慮把專利技術轉化為產品的直接經濟效益,如馬道種植槽、竹爬桿等,與專門的生產廠家開展合作、生產專利產品,在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和后續設計中逐步推廣,進一步形成產品研發、銷售、維護等一體化的水土保持產業鏈等。通過技術創新,形成獨特的品牌優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好”并形成水土保持產業鏈,以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為業務開拓和市場拓展提供根本性保障。
1.2創新質量管理,實現過程控制
通過重視質量,視質量如生命,成都院水土保持專業得以生存并在同行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但隨著國家水土保持政策法規、規程規范要求的日益嚴格、行業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條件并始終保持水土保持專業的優勢,就需要我們不斷創新質量管理,以創新驅動發展。在當前的形勢下,如何創新質量管理呢,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嘗試:
1.2.1對產品質量實行分類分級管理
因不同的技術審查機構(國家級、省級及以下)、不同的客戶,其對產品質量、工作進度的要求是有差異的。因此,應根據不同的要求,在保證產品質量合格和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實行有差別的管理。對于產品類別,可以分為綜合項目(水電、水利、航電等)、移民項目、新能源及市場項目(風電、光伏發電、輸變電、公路、鐵路等);對于產品的質量等級,可以分為合格、良好和優秀三級;根據審查機構、業主進度要求、資料完備程度等的不同,將產品按類別進行質量分級并在項目策劃會上明確提出產品的質量等級。對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及技術評估而言,規程、規范、標準是開展工作的“法律”,在按照規程、規范、標準管理辦法等進行報告等產品編制時,對省級及以下主管部門組織的技術審查、工作周期短以及基礎資料相對不完備的項目,只要產品滿足技術規程規范的要求、達到合格產品的標準即可,故可以按合格產品的質量要求進行控制,不需要加深內容、面面俱到;而對于國家主管部門組織的技術審查、工作周期相對寬松、基礎資料豐富、開拓新行業和市場的項目,為了展示成都院水土保持專業的技術實力、贏得口碑、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對所編制的報告等產品應在滿足規程、規范、標準和管理辦法等高標準、嚴要求的同時,再對其中的某些章節做的更深入、完善,把成都院水土保持專業的核心技術全部應用進去,使產品在合格的基礎上成為良好或優秀產品,并且在報告等產品的匯報、展示等方面充分應用先進的三維設計、無人機等技術,把水土保持專業的品牌樹立起來。
1.2.2以人為本,從源頭上控制質量
從源頭上控制質量,應以人為本,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包括技術培訓和責任心培養。人是一切活動的主體,要想產品質量高,首先要求員工的技術水平高、質量意識強。試想一個技術水平低、質量意識差的技術人員如何能編制出高質量的報告呢?因此,必須加大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不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交流,使專業技術人員在技能上具備編制高質量報告等產品的能力;但在其具備了這種能力時,還需要其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質量意識,對工作負責、認真,加強報告等產品的自校,有問題及時改正。只有每個技術人員均具備了較高的職業技能和強烈的責任心,所編制出的報告等產品質量才能從源頭上提升。
2轉變思路、積極應對,實現市場拓展
在實現技術和質量管理兩大創新后,水土保持專業的市場拓展就有了充足的保障,但仍要講究策略。針對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及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技術評估業務,就目前水土保持行業的市場發展及項目業主的需求而言,一方面,水土保持行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新修訂的水土保持法施行后,基本上各行業都在開展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及設施驗收技術評估工作,除了傳統的水電、水利、輸變電、公路、鐵路、礦山外,一些新興的行業如風電、光伏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城鎮供水、分布式能源、機場、港口碼頭、房地產等的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復文件和水土保持設施驗收鑒定書分別作為項目核準、審批、備案及竣工驗收的要件之一,加之國家正在加大基礎設施如公路改擴建、高速公路建設等,水土保持專業的市場很廣闊;另一方面,各項目業主都要求能盡可能快的拿到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復(驗收)意見。基于上述兩方面的市場情況,若要開拓業務和拓展市場,從事水土保持專業的技術人員唯有對水電、水利、輸變電、公路、鐵路等各行各業的相關主體設計、施工工藝都要學習和了解外,還要在保證報告書質量滿足審批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快的完成報告,只有滿足了業主的進度要求,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并拓展市場,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只有在專業技術和管理方法上不斷創新。
根據2014年四川省水利廳公告的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情況統計,省級全年共批復方案226項,其中水電9項、水利14項、輸變電34項、公路51項、城建(含地鐵、污水處理、醫院及工業園區、水廠等)31項、新能源(含風電、光伏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天然氣等)40項、礦山18項、鐵路5項、港口碼頭5項、機場2項、其他(含化工、冶金、制造、旅游、監獄等)17項。在上述項目中,新能源項目主體工程相對簡單,工作周期相對較短,沒有很強的行業保護壁壘,而且享受國家政策支持較多,其可以作為市場拓展的方向之一;另外,在國家加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升級過程中,特別是省內部分地區道路建設、污水處理等方面項目較多,可以通過與市(州)等水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技術合作,助推地方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和驗收工作向前發展。
對于市場拓展的區域定位,應該是立足四川,面向全國。在保證四川現有項目和客戶穩定的情況下,利用品牌優勢,有針對性地培育西南片區的區域性客戶并在全國范圍內各行業中選擇大中型、有影響力的項目進行拓展,還可以對已經合作過、正在合作的各客戶的忠誠度[3]進行評估,對于十分忠誠的客戶,力保合作關系穩固,建立長效合作模式;對于有一定忠誠度、但還有些彈性的客戶,可以采用與客戶情感共振[4]等如實施更優質的服務、更有競爭性的價格、更短的工作周期等來贏得其對成都院水土保持專業編制的報告等產品的信賴,提高其忠誠度,以此來確保市場占有份額,并使業務量穩中有升。
3結語
通過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和管理措施的創新,為成都院水土保持專業業務開拓、市場拓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并已初見成效。面對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外部環境,依托持續創新的水土保持專業技術和科學的內部管理,一定可以在外部環境趨緊的“新常態”以及成都院“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多元經營”的政策指引下實現品牌升級、市場拓展雙豐收,開拓出一片新天地,在“中國夢”的引領下,實現水土保持專業的“水保夢”。
參考文獻:
[1]張佳,孔令法,王啟猛. 水土保持在水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J].山東水利,2014,16(2):20-21.
[2]劉震.扎實推進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建設[J].中國水利,2013,33(9):1-3.
[3]黃國甫. 不斷提升客戶忠誠度持續增強企業競爭力[J]. 建設監理,2008,19(7):15-17.
[4]魏仁干.運用情感共振提升客戶忠誠度[J].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報,2005,19(2):52-55.
朱永剛(1976-),男,四川瀘州人,副處長,高級工程師,工程碩士,研究方向:水土保持方案編制、驗收評估技術管理及水土保持相關技術研究等;
鄒兵華(1982-),男,湖北當陽人,副室主任,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工程措施設計及水土保持相關技術研究等.
(責任編輯:李燕輝)
收稿日期:2015-07-07
文章編號:1001-2184(2015)06-0141-03
文獻標識碼:B
中圖分類號:S157;X82;X83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