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不群
(山西八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建筑工程領域,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愈來愈多,人們在向高空追求空間的同時,地下室和地下工程也日益增多,但由于地下水位的影響,地下防水工程愈來愈受到重視,地下防水工程成功與否,不僅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涉及到建筑物本身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壽命。
地下防水工程通常有三種防水措施,即鋼筋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地下室底板及四周表面附加防水層,鋼筋混凝土結構自防水與附加防水層相結合的方法。現在工程普遍做法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自防水與附加防水層相結合的方法。
1)模板施工要求。防水混凝土施工所用模板應注意拼縫的嚴密性和支撐體系的牢固性,不宜用穿墻螺栓或鐵絲貫穿混凝土墻來固定模板,當剪力墻墻體較高必須用穿墻螺栓貫穿墻體固定模板時,穿墻螺栓應采取止水措施,比如在穿墻螺栓中部增加止水片等。
2)鋼筋及混凝土施工要求。為了保護鋼筋和阻止鋼筋的引水作用,迎水面防水混凝土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必須滿足規范及圖紙要求,且不得小于30 mm,底板鋼筋不得接觸混凝土防水保護層,包括筏板基礎鋼筋的馬凳筋。防水混凝土在運輸、澆筑過程中,必須把握好澆筑時間、混凝土坍落度,且在澆筑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分層、連續澆筑制度,分層厚度不宜超過400 mm,中途間隙時間不能超過1.5 h,嚴禁出現漏漿、離析、蜂窩、麻面等現象。防水混凝土結構在澆筑過程中,筏板基礎澆筑不得留水平施工縫,剪力墻與筏板基礎澆筑的水平施工縫,其位置一般應留在剪力墻根部上翻300 mm處,且必須在剪力墻中央部位處增設止水鋼板,止水鋼板寬度不小于300 mm,四周必須交圈,二次澆筑剪力墻混凝土時,施工縫處的根部混凝土必須清理干凈并鑿毛處理。
3)混凝土養護及拆模。防水混凝土在澆筑完畢后,必須做好養護措施,可在其表面覆蓋塑料薄膜或澆水養護,以保證水泥在水化反應過程中熱量正常排放,從而保證混凝土本身抗滲能力和強度正常增長,養護時間不得小于14 d。防水混凝土澆筑完后,不宜早拆模,一般基礎側模及剪力墻模板拆除時間為混凝土澆筑完后24 h,這樣可以避免由于拆模工具影響造成混凝土表面受損,也可以起到混凝土前期養護作用。
4)常見質量通病分析。防水混凝土結構重點防治的就是滲水、漏水問題,施工中常見的滲水、漏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a.蜂窩、孔洞滲、漏水。造成蜂窩、孔洞的部位一般是在鋼筋布置密集處或者安裝預埋件根部部位或者是預留的安裝管道四周,原因分析主要是這些部位振動棒振搗不到位造成的。b.施工縫處滲、漏水。該部位滲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止水鋼板位置安放不準確;第二,施工縫處垃圾清理不干凈;第三,施工縫處模板支設不到位,存在跑模、漏漿現象;第四,新舊混凝土收縮不均產生二次裂縫。c.裂縫漏水。裂縫是地下室剪力墻常見的質量通病,裂縫主要發生在剪力墻較長的中央部位,一般是豎向裂縫,還有窗間墻部位等,產生這種裂縫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養護不到位。
1)材料要求。地下卷材應盡量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和改性瀝青防水卷材,且具有以下性能:a.不透水性,即在較高的地下水位影響下,不會被水穿透;b.抗拉強度高,延伸率和抗斷裂性強,即在施工過程中,卷材可以滿足操作工人鋪貼產生的作用力,可以經得起監理單位、質檢單位的檢驗;c.卷材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即在地下自然物質的影響下,包括地下水、地下礦物質等,能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
2)基層要求。a.筏板底部防水層基層清理。墊層施工時必須控制好墊層平整度,要求墊層施工收面后必須采用振動式磨光機將墊層二次收面,墊層表面不得有凹坑、凸塊、蜂窩、麻面等現象,如遇標高存在高低差部位,在其陰陽角部位必須二次做出圓弧狀,以利于防水層施工。b.地下剪力墻基層清理。剪力墻上的穿墻螺栓必須割除,割除時要比剪力墻表面低3 mm~5 mm,這個工作在剪力墻模板支設時要做好準備工作,即在模板支設過程中,穿墻螺桿在剪力墻兩側要加用塑料螺帽套,塑料螺帽套外邊緣與兩側模板內側齊。穿墻螺桿割除后,要采用1∶2.5水泥砂漿封堵,所有剪力墻表面的模板拼縫處的棱角要采用手提磨光機、鏟子等工具磨平。c.陰陽角處理。在剪力墻與基礎交叉部位、剪力墻立面的陰陽角部位等,要采用1∶2.5水泥砂漿磨成圓弧狀,圓弧半徑為100 mm~150 mm,圓弧要采用套板成型,確保圓弧順直且一致,表面壓光。
3)防水層施工。a.防水層施工方法。地下卷材防水層有外貼和內貼兩種施工方法。外貼法時,應先鋪水平面,后鋪垂直面;內貼法時,則先鋪垂直面,后貼水平面。鋪貼垂直面時,先轉角部位,后平面部位,由下而上進行。外貼法施工在墊層上鋪好底面防水層后,先進行基礎模板、鋼筋施工,再將底面防水層延伸鋪貼在基礎結構的外側表面上,最后在防水層外側做保護層,其中墊層表面防水層做完后必須及時做好防水保護層,且保護層施工時嚴禁采用尖銳工具。保護層施工完畢后開始基礎鋼筋安裝,基礎鋼筋安裝時要注意對防水保護層的保護。內貼法施工是在墊層邊沿上先砌筑保護墻,保護墻兼作基礎立面模板,然后將防水層一次鋪貼在保護墻的內側上,最后進行基礎鋼筋安裝,混凝土澆筑。b.防水層施工要求。卷材鋪貼時,材料的厚度必須滿足規范及圖紙要求,卷材的搭接寬度為:長邊不應小于100 mm,短邊不應小于150 mm,上下層和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應錯開最小1/3幅寬,且不得相互垂直鋪貼。卷材鋪貼時,在立面與平面的轉角處,卷材的接縫應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小于600 mm處,嚴禁在轉角處搭接,且所有轉角部位必須鋪貼附加層,附加層寬度每邊不應小于300 mm,附加層可采用兩層相同的卷材或一層抗拉強度較高的卷材,嚴禁采用劣質卷材做附加層。c.常見質量通病。空鼓:造成空鼓的主要原因就是基層潮濕或基層清理不干凈,以及立面卷材鋪貼時,工人操作馬虎等。搭接位置不合理或搭接寬度不夠:分析原因主要是工人責任心不強或現場技術交底不到位或現場把關不嚴等。轉角部位滲漏:分析原因主要是卷材附加層不過關、轉角部位基層處理不到位、外界因素破壞等。
地下防水工程出現滲漏,通常發生在施工縫、裂縫、蜂窩、麻面、變形縫、穿墻管道口、預埋件等部位,通常處理原則就是大漏變小漏,縫漏變點漏,片漏變孔漏,最后堵漏。堵漏方法根據材料不同可分為快硬性水泥膠漿或堵漏劑堵漏法和化學注漿堵漏法。
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中加入適量促凝劑,以使膠漿快速凝結達到迅速堵住滲漏的方法。水泥和促凝劑比例為1∶(0.5~1),具體堵漏方法如下:1)孔洞漏水。先將漏水孔洞剔成直孔,清理干凈后將快硬膠漿捻成團,迅速用手壓入孔內,堅持30 s。2)裂縫漏水。先將裂縫剔成八字形邊坡溝槽,清理干凈后,將快硬膠漿捻成條,直接堵塞溝槽內,堅持40 s左右。3)大面積滲漏。先降低水壓及地下水位,處理好漏水表面,將漏水嚴重部位用鑿子剔成貫穿性孔眼,插入膠管,做剛性防水層,然后抽出膠管,將管孔堵塞好。
化學注漿堵漏是采用滲透性好、凝固快的化學液體,用壓力灌注至漏水根部的堵漏方法。化學注漿施工分為混凝土表面處理、布置注漿孔、埋設注漿嘴、封閉漏水部位、壓水試驗、灌漿、封孔等過程。
地下結構防水工程是影響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結構質量、安全的重要環節,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