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 100083)
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力量。但中小企業融資效率低下卻一直是我們目前經濟環境中的一大難題,中小企業所獲得的融資支持與其在經濟中的地位嚴重不符。融資效率低下也是制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我們中國的商業銀行的信貸考核能力多適用于國有大中型企業,規避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的手段往往都是通過采用抵押擔保貸款方式來實現,而中小企業在高速發展期,恰恰在抵押擔保方面存在欠缺。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不足(徐曉萍、李曉潔,2009)隨著創業板的推出,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選擇在創業板上市進行融資。我國的創業板市場主要給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資本市場有著重要的位置。
創業板作為經濟結構轉型的最大受益者,最近幾年發展突飛猛進。2013年,創業板市值超過萬億大關,自2009年推出以來,市值總規模保持持續增長,五年時間里,從1000多億、7000多億到2013年的15000多億,完成三級跳。國內外的學者對企業上市融資影響因素及融資能力的探索對本文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礎,由于國內創業板09年推出至今五年多時間,真正的對創業板企業融資能力的研究不多見,本文以在創業板成功上市的企業作為研究樣本進行分析,希望研究結果可以對未來中小企業上市融資能力分析作為一些幫助。
創業板主要是為還未達到主板上市條件的科技型、成長型企業拓寬上市渠道,所以在選擇衡量公司上市融資能力影響公司發行上市成功與否的因素時,除了地域影響、行業影響之外,還要關注企業自身創新能力和未來成長能力,在企業未來成長能力方面,包括公司的資產規模、凈利潤、營業收入等影響因素;在企業創新能力投入方面,以研究開發費用的投入作為創新發展的一個影響因素,以上因素都對企業的IPO融資影響因素,具體的因素如下所示:

表1 IPO影響因素
選取在2013年底前,在創業板成功IPO的340家數據完整的企業為研究樣本。通過wind數據庫,下載所有創業板上市公司2009年-2013年的年度財務報告及招股說明書,并運用會計核算與會計報表編制的原理對每份報表附注中我們需要的指標進行統計,同時對研究開發的費用進行合理的統計處理來獲取。
利用ArcGIS 10.2軟件,將340個樣本按省份分別導入矢量文件中,編輯屬性表并采用分類渲染功能,從而看出募集資金總額在全國的分布情況。利用EXCEL表格,將樣本按照行業分類,分別對各行業樣本做描述統計,制圖比較IPO各影響因素與募集資金的關系。使用IBM SPSS 23軟件對各影響因子及募集資金進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各影響因子與募集資金的關系。
對340個樣本進行統計發現,北京市、廣東省的企業上市公司最多,募集資金數額也最大。其次,我國沿海一帶的公司數量多、募集資金總額高,其次為華東地區,這也與我國經濟發展的結構布局高度吻合。

圖1 募集資金總額分布圖

表2 各行業公司數量及募集資金總額
通過對樣本按行業分類并統計描述后發現,創業板上市的企業大多集中在機械制造、醫藥生物、電子及計算機、通信、節能環保類的公司,公司數量多的募集資金總額也較高,與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對高端機械制造,新興生物醫藥,新興信息科技、節能環保等七大新興產業的戰略布局發展高度吻合。
選取募集資金綜合平均值、研究支出平均值、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值、上市前三年總資產均值,以及網上中簽率作為研究指標,選取占據比重較大的幾個行業做研究對象。

圖2 各行業IPO影響因子與募集資金、網上中簽率對比圖
如圖2所示,上市前資產規模較大的行業,如節能環保、電氣設備、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其上市時融資的募集規模也較大,在假設二級市場運行周期對各公司融資能力影響均等的情況下,網上中簽率最低,越受到投資者青睞,那么我們可以看到電氣設備行業中簽率最高,而節能環保行業中簽率最低。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節能環保公司的研究經費投入較低,其營業收入相對來講也較低。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國家近年來對促進新能源,環保行業發展的要求,使得節能環保相關的企業發展在資本市場上更受投資者青睞,而同樣我們可以看到,環保類公司目前正在起步階段,其的科技的投研經費投入并不大,其行業營業收入與其資產總額、募集資金總額相比依然較低,相信在未來經濟結構轉型中,新能源,環保行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其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

表3 IPO影響因子與融資能力主成分分析
通過對KMO與Bartlett測試,KMO值為0.678大于經驗值0.6,Bartlett的顯著性為0小于經驗值0.01。兩者合計,本文選擇的因子適宜做主成分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包括資產(上市前)、資產(上市后)、研究支出、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所有者權益以及募集資金總額。由此可以看出募集資金總額與資產(上市前)、資產(上市后)、研究支出、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所有者權益相關。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公司IPO之前,其募集資金總額與公司規模、公司財務經營狀況相關,同時科技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更容易募集到企業發展需求的資金。
第二主成分包括研究支出/資產、研究支出/主營業務收入與募集資金/資產(上市后)。募集資金/資產(上市后)代表融資后企業總資產的擴張系數,數值越小,表明總資產擴張越大,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募集資金/資產(上市后)與研究支出/資產、研究支出/主營業務收入相關。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募集資金/資產(上市后)與企業上市前后的科技研究、技術創新能力有關。
通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分析結果筆者發現,募集資金與公司規模、財務狀況以及科技創新能力皆有關系,募集資金/資產(上市后)卻只與科技創新能力有關。因此,科技創新的能力成為了丈量融資能力的標準,也是影響企業規模擴張的很重要因素。
本文通過對2009-2013年上市的340家公司進行統計整合后,按照區域和行業進行分類分析,同時將評價指標歸納為多個成分因子,分別描述出影響因素的不同方面,其中包括企業的規模影響,財務經營影響,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根據以上分析得出的結論:
1、我國的北京市、廣東省,以及東南沿海地區依然是創新成長型、高科技企業的密集區域,這些地區的企業受當地經濟發展,政策支持的影響,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更多,融資能力更強,發展更加持續;
2、機械制造、醫藥生物、電子及計算機、通信、節能環保行業是創業板公司融資能力比較強的行業,這與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新興七大產業的基本國策一致,其中節能環保行業受到未來發展預期的影響,在眾多行業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最強,但是其發展依然在起步階段,對環保、新能源的研究開發投入還在初期,營業收入還有很大的空間,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新能源的需求逐漸強烈,其未來的發展非常值得期待;
3、創業板公司的融資能力與公司規模、財務狀況以及科技創新能力密切相關,在公司上市前,投資者更傾向于通過企業的資產規模,主要業務收入,凈利潤來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同時也考慮科技創新能力來對這類企業進行投資;在公司上市之后,公司總資產規模增長的又受到了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同樣,在不考慮公司規模的情況下,科技創新能力成為了丈量融資能力的標準。
綜上,本文認為,具備在創業板上市潛力的公司,并且有上市融資需求和意愿的高新技術型企業,不妨關注本文上述的分析結果,在提升企業經營能力的同時,加大技術創新能力,為未來的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1]Berger A,Saunders A,Scalise,J and Udell G F.Does market size structure affect competition the cas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J].Journal of Banking& Fi -nance,2007(1):11-33.
[2]徐曉萍,李曉潔.小企業信貸缺口、信貸技術缺陷與政府干預——基于2008年上海地區經濟園區小企業調查[J].上 海 財 經 大 學 學 報,2009,(4):65 -72.
[3]HAROLD DEMSETZ,BELEN VILLALONCA.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1(7):209 -233.
[4]RAMI ZEITUN,GARY GANG TIAN.Capital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Jordan[J].The Australasian Accounting Business and Finance Journal,2007,1(4):40-61.
[5]孫林杰,孫林昭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評價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5):148.
[6]陳小悅,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M]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005.33;.
[7]黃俊輝,王烷塵.創業板市場的IPO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