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茹
(山西路橋第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多橋梁工程屬于復雜程度較高的工程,一方面是因為橋梁工程的工程量大且繁瑣,另一方面是因為這類工程的工程環境通常較為嚴峻,所以這類工程在施工的組織和控制上有許多特殊的要點。這里將針對其中混凝土拌制與供應的組織控制要點進行分析研究。
在橋梁工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構件需要使用混凝土進行施工,比如墩柱、蓋梁、系梁、橋臺、樁基等,因此多橋梁的高速公路工程對混凝土的需求量非常大,兼之這類工程往往位于險峻地帶,對橋梁質量的要求更高,所以混凝土在拌制質量和拌制數量兩方面的要求都很高。但因為這類工程所處的施工地域往往非常復雜、險峻,所以可用于混凝土拌制的場地相當有限。我們施工的霍永高速LJ7合同段全線5.1 km,主線有11座大橋,支線有1座大橋,1座中橋,1座天橋,對混凝土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地形復雜,路線布局全部都在楊木山河河道內,周圍全部都是大山,這對混凝土拌合站場地建設和運輸路線造成很大的阻礙,同時也增加了混凝土拌制的困難,對混凝土的各項指標也就相應要求提高。
如前文所述,在這種多橋梁的高速公路工程中,工程場地比較嚴苛,因此并非所有的混凝土都能在施工場地直接拌制。通常情況下,我們在工程地域中選擇幾個適合大批量拌制混凝土的場地建立攪拌站,再通過運輸供應的方式將攪拌完畢的混凝土運往必要的施工地點,這就產生了混凝土的供應需求。攪拌完畢的混凝土在供應上必須保證及時、足量,在此基礎上還要盡量減少運輸距離,控制運輸成本。此外,也要考慮到部分運輸困難的施工區域,通過種種手段提高這些區域的混凝土供應能效。
對混凝土的拌制與供應來說,施工場地的組織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場地選擇,第二部分是場地建設。前者的組織要點在于對工程區域的考察,所選的攪拌站地點除了要確保足夠大和穩定的場地外,還要確認其到各個混凝土需求點的距離以及運輸的方便程度,如果場地需要租賃,還要考慮租賃費用[1]。后者的組織要點在于確保混凝土攪拌的穩定性、混凝土和原材料儲存的安全性、生產過程的環保性。這二者的組織雖然屬于兩個區塊,但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也可以選擇一體化的組織方案。
混凝土的拌制需要用到各類專用設備,具體來說包括攪拌機、料罐、裝載機、地磅、變壓器、發電機等。在選擇這些設備時,首先要考慮到具體的工程需求,確定每個攪拌站需要攪拌、供應多少混凝土,再根據這個數量計算出所需設備的具體型號和數目。在設備的安裝和使用上,還要結合具體的攪拌站環境與條件,決定安裝的位置并確定安裝使用方案。
除了攪拌用的設備外,為了供應混凝土攪拌的原材料并將攪拌完成的混凝土運往工程地點,還需要組織專門的工程與運輸車輛,例如砂石運輸車、油罐車、混凝土泵車、混凝土運輸車、工具車等[2]。車的載荷和數目也應根據供應要求選擇,另外,必須為這些車輛預留出足夠的進出空間和停車場地。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拌制與供應有條不紊地進行,有必要根據各方面的任務分配進行施工人員的組織。以霍永高速公路工程為例,將施工人員組織為8個班組:其一是領導責任班組,負責整個過程的領導與監督;其二是原料運輸班組,負責砂石等混凝土原料的運送;其三是拌制班組,負責混凝土的拌制;其四是成品運輸班組,負責把拌制完成的混凝土運往各個施工點;其五是調度班組,負責控制統籌拌制與運輸過程的進度、節奏、具體接點;其六是試驗班組,負責原料、成品乃至拌制過程的檢驗與監察;其七是采購班組,負責采買和分配各項必需品;其八是維修班組,負責工程相關設備的養護和維修。
a)第一方面是對材料價格的組織,要以工程需求和工程預算為根據,選擇最合適價格的材料。
b)第二方面是對材料質量的組織,這方面的組織通常與材料價格的組織共同進行,重點在于取得價格和質量上的平衡。
c)第三方面是對材料運輸的組織,施工材料除了要保證能穩定、安全地運輸到施工場地外,還要在可能的情況下減少運輸距離,控制運輸成本。
d)第四方面是對材料檢驗的組織,原材料除了要在采買時進行檢驗外,在使用前還要進行質量檢測,儲存的過程中也要定期進行一定的質量檢查[3]。
混凝土的拌制與供應中,質量控制包括如下幾個區塊,分別是原材料控制、配比控制、拌合料控制、攪拌控制、檢驗控制、運輸控制、使用控制。其中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是通過上文所述的施工材料組織來實現的,這里不再贅述。配比控制和拌合料控制屬于事前控制,需要在設計階段就確認配比與拌合料是否能滿足混凝土拌制的質量需求。攪拌控制、運輸控制屬于事中控制,要注意控制攪拌工藝的落實情況和運輸中容易引起混凝土質量下降的問題。檢驗控制和使用控制屬于事后控制,前者用于檢查混凝土成品的質量,后者用于保證混凝土被以最高的質量應用到實際生產中。
混凝土的拌制與供應均需要使用相當多的機械設備,這些設備的種類與組織要點前文已提及,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設備的控制除了要結合這些組織要點外,還要根據設備特征進行。例如,在長期的高速公路工程中,混凝土的拌制設備出現故障是在所難免的,而由于多橋梁工程對混凝土的需求量太大,所以拌制設備的故障有可能造成整個工程的停滯,因此這類重要設備在可能的條件下應適當準備應急設備或備用設備[4]。霍永高速路基第七合同段為保證盡量不耽誤混凝土拌制,配備了一套1200型主拌合設備,另有兩套750型拌合設備輔助配合出料,避免拌合機故障造成工程停滯情況。此外,由于多橋梁工程具有多個混凝土需求點,不同需求點的施工條件、運輸距離、運輸路況不同,運輸設備的適性也不一樣,所以進行設備控制時要根據這些特征選擇適性最高的運輸設備。
人員控制是混凝土拌制與供應中較為困難的一個控制區塊,因為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區域上不具備統一性,多個攪拌站的工作人員很難實現統籌化控制,運輸人員更是分為多條工作線路,完全的動態控制基本無法落實。因此,實際工程中往往采用主動性控制,通過強調操作規程的重要性,嚴格事后的質量檢查與現場抽檢,統一不同攪拌站的質量要求與操作規范等手段,提升不同區域工作人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變統籌控制為自發控制,完善人員控制。
對高速公路工程這種大型工程來說,對混凝土的需求并非一直不變的,而是會隨著各個工程點進度的不同呈現出動態變化。相對地,混凝土這種工程材料并不適合長期儲存,生產、攪拌完成的混凝土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使用就會產生質量下降等現象,因此有必要動態化地控制混凝土的拌制與供應進度[5]。具體來說,各個混凝土的需求點應以天為單位匯報自身的施工進度和對混凝土的需求量,混凝土站的調度班組依此決定當天的混凝土拌制量,并分配運輸供應方案。此外還要預留出一定的混凝土供應能力,以應對工程中的臨時需求。
混凝土的拌制和供應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對混凝土拌制來說,因為要使用大型機械進行,兼之有諸多特殊的操作要求,所以在操作上有安全風險;對混凝土供應來說,因為屬于工程運輸的一部分,所以理所當然面臨交通安全風險。因此,安全控制應針對這兩點進行,提高工人安全意識,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避免一切情況下的疲勞作業。
在混凝土的拌制與供應作業中,成本控制的優先級并不高,通常都要在滿足了質量需求、施工需求甚至便捷性需求之后才進行成本控制。在現代工程,尤其是成本消耗較大的高速公路多橋梁工程中,這種做法無法滿足經濟效益需求。因此,理想的成本控制應與前述5種控制相結合,在各種可變控制選項中時刻考慮成本因素,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節省成本,提升工程的經濟效益。
從現有的工程實踐經驗來看,混凝土拌制與供應的組織、控制在系統性方面仍比較薄弱,雖然在各個區塊上保證了一定的有效性,但缺乏橫向聯系,無法形成高效的整體系統。因此,未來的工程中,進行組織與控制的系統化建設將會是研究與發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