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吉喆
(大連市古建筑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淺析工程管理及其未來發展
于吉喆
(大連市古建筑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通過對工程管理的定義、特點以及相關的外延分析,總結出未來工程管理的發展方向,是以信息化帶動下的全新的發展模式。
工程管理 內涵 前景
工程管理是指為實現預期目標,有效地利用資源,對工程所進行的決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具有系統性、綜合性和復雜性。工程管理科學是圍繞工程產生和發展的一系列技術管理科學、產品管理科學和產業管理科學的綜合性學科體系。工程管理科學是工程科學和管理科學融合的結晶,是一種面向工程的管理科學。換句話說,工程管理科學是研究工程科學方法和管理科學方法如何有效結合以實現工程效益最大化的一門學科。由于工程概念與技術概念和產業概念緊密聯系,工程涵義的具體表現必須聯系到特定形式的技術開發和產業活動,所以工程管理也必然具有與技術和產業相聯系的特殊涵義。
1. 工程管理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進入21世紀以來,工程管理被世界范圍內的工業界、企業界廣泛認同,時代在呼喚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體現在:①提高投資效益,促進經濟增長。工程規范化、標準化和精細化管理有利于保證工程質量, 保障民生安全;工程管理技術的不斷創新,使工期的合理控制能力得到增強,及時發揮工程投資效益;科學決策、價值工程、目標管理等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②搭建創新平臺,推動科技進步。重大工程的建設與實施提供了自主創新平臺,有利于推動行業科技進步;通過工程管理有意識地搭建成果轉化平臺,引導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將有利于我國提高我國科技成果的應用水平;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可以讓不同類型的人才有更大的思考空間和學習空間,培養出更多綜合型的創新人才,以提高我國工程領域的創新能力。③保持工程理性發展,實現社會和諧發展。倡導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可持續發展的工程哲學為統領的新型工程理念,保證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動;轉變工程發展方式,把“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的思想灌輸到工程管理的思想中,尋求環境保護與發展經濟的平衡;利用工程外部效應,促進社會公平,最大程度地減少工程外部環境負效應,使得外部效應內部化,減少外部效應對社會和自然帶來的損害,實現工程與社會、工程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1. 工程管理的特點。與一般的管理工作不同,工程管理是對于具有技術集成性和產業相關性特征的各種工程所進行的相應的管理工作。一般來說,工程管理具有系統性、綜合性和復雜性的基本特征:①工程管理是一種系統性管理。從理論上來看,工程管理的系統性表現為工程管理就是一種實現特定目標的各種技術的有序集成,工程管理就是工程的各個組成部分有機整合、各個工程子系統相互協調,以實現工程整體目標的過程。在現代的工程管理實踐中,系統理論和系統思想的應用是不可或缺的,是工程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②工程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管理。由于工程是技術的有機集成,工程常常與特定產品、特定企業和相互聯系,所以任何形式的工程管理必然是一種考慮不同技術協調性和不同產業特性的綜合性管理。此外,工程管理的綜合性也表現為工程目標實現所要求的多種資源利用的有效性和工程管理主體與工程管理環境的協調性上。③工程管理是一種復雜性管理。一般來說,工程是由多個部分構成、多個組織參與的,因此,工程管理工作極為復雜,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知識才能解決問題。由于工程本身具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而每一個因素常常帶有不確定性,這就需要具有不同經歷、來自不同組織的人有機地組織在一個特定的組織內,在多種約束條件下實現預期目標,這就決定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復雜性遠遠高于一般的生產管理。
2. 工程管理概念的外延分析。①工程管理與項目管理。從工程管理概念的外延來理解,工程管理與項目管理是不同的,但在特定環境中它們之間內涵的差異會變得相當模糊。當工程管理的對象是一個特定項目,當工程管理的企業主體或組織機構就是為這個特定項目而創設,那么,這時的工程管理就具有與一般項目管理相同的內涵。此時的工程管理對象也就是若干一次性項目構成的項目體系,工程管理原則也就是項目管理原則,工程管理的具體工作是就對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項目所進行的管理工作。②工程管理與企業管理。如果從工程管理主體來分析,工程管理的內涵就與企業管理的內涵交叉融合,因為工程管理的企業主體或組織機構會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從事不同形式的工程管理,或者在同一時期、同一地域進行各種相互聯系的不同性質的工程管理工作。在這種情況下,特定形式的工程管理只不過是企業管理職能在特定產業領域的特殊表現而已。
1. 從對工程單一的研究擴展到全生命周期的工程信息化研究,有針對的將信息化基礎理論與工程管理的實際相結合,形成具有通用性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理論框架。
2. 從對單一的管理平臺的研究擴展到包括協作平臺、創作新平臺、服務新平臺集成的信息系統研究。其中包括伙伴合作、公眾服務及集成創新功能在內的整體信息化應用模式。通過工程管理信息化,提高工程參與者之間的交流,提升整體運行效益,提高工程使用者以及利益相關者的滿意度,從而提升社會效益。
3.基于特定的技術平臺研究拓展到通用技術平臺與組織業務相匹配的綜合集成研究。首先從分析工程業務需求出發,結合工程參與者的中和信息系統能力,以及項目所擁有的信息來源制定相應的信息系統規劃。拜托從特定技術方案出發研究信息化的傳統模式。以信息技術與組織業務的匹配關系為重點,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應用模式原型,以實現理論的技術無關性和業務通用性,在統一的規劃指導之下,結合當前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有針對性的選擇技術平臺和確定信息化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領域和學科去理解“工程”的概念,但在工程管理學中,工程管理有其特定的科學內涵,我們在研究國內外過程管理的基礎之上,對我國工程管理的特點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適合我國國情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未來信息化社會將對工程管理的方式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促使工程管理的水平和發展。
[1]張壽榮.工程管理的范疇及工程管理的重要性[J].2002
[2]瞿觀鄞.關于工程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J].2002
TU723
B
1007-6344(2015)03-00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