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猛
(大連華東工程造價咨詢事務所有限公司)
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總的來看,我國目前的建筑行業,仍不同程度受限于國家行政干預,缺少靈活的用工機制,工程造價依然沒有完全和國際接軌,難以有效控制成本,“三超”現象普遍存在。
目前,我國建筑市場秩序混亂,信用缺失現象主要表現:信用缺失的幾個方面失信行為導致的不良結果。項目發包方面:建設單位不按工程建設程序辦事,工程不立項、不報建、不招標;壓級壓價,強行要求墊資承包;有些肢解工程發包,明標暗定建設單位拖欠工程款,導致了三角債和“欠薪”連環套工程;承包方面:承包單位不正當競爭招標;層層轉包工程;偷工減料、粗制濫造;“掛靠”越級,出賣執照,惡意扯皮,拖延工期導致工程質量低下,安全事故頻發,引起附加成本;蓄意索賠,增加成本;政府和中介組織方面:政府市場監管職能不力;中介機構辦事不公正,收費無標準,出假證明、假報告;虛假報價引發大量的腐敗案件;
由于我國特殊的歷史原因,目前國有大中型企業在整個建筑產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國有企業股權單一,對外不能充分利用社會的資金和技術資源并接受社會的有效監督;對內也很難建立完善的現代公司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企體制改革又十分緩慢,導致競爭能力大大削弱;而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輕裝上陣,充分利用由國家搭建的更公平的競爭平臺,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較快發展。但是由于起步晚,資金和技術力量相對較弱,制約了這部分力量成為行業的主導。
合同管理中存在大量問題,增加造價成本。一方面賠償制度不完善,獎懲機制力度不夠,現有法規體系尚存在許多彈性空間,一些條款對當事者的道德約束高于法律約束。此外,部分歧視性條款較難把握,導致行政自由裁量權過大,極易發生越位和缺位行為,讓投機分子有漏洞可鉆,虛假造價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合同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法律意識淡薄,合同簽訂不規范,簽訂合同不嚴謹,條款不全。忽視合同的嚴肅性,違背等價有償的原則。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機構,對“扯皮現象”無計可施,導致工期延誤,成本增加。
工程造價管理部門,作為管理的職能部門,具體承擔著對工程造價的管理和改革的職責。但是,各地方造價管理部門的管理還未能跟上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工作的重點仍放在定額管理,協調甲乙雙方針對定額理解的偏差而出現的糾紛,發布建筑材料、信息價格等方面,其工程造價改革的職責還遠未承擔起來。
我國造價咨詢業現狀如下。起步晚,市場無序,沒有進入良性循環。咨詢服務機構服務面窄,大多局限于進行概預算和結算的編審工作,不熟悉國際慣例。咨詢機構人員素質較低,知識面窄,專業人員非法“掛證”。此外,有些造價工程師出于自身和眼前利益,或者迫于有關方面的壓力,按業主的要求編制虛假報價。
首先陳舊落后的經營觀念、僵化的組織體制、粗放遲鈍的管理流程是目前建筑企業經營管理的絆腳石,連鎖效應使工程造價環節發展遲緩。由于我國的經濟是在工業化還沒有完全到位的情況下又面臨信息化的挑戰,在這樣一個充滿現代競爭的環境中,不少建筑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游戲規則還不是太清楚。同時我國建筑企業由于資金短缺、人才匱乏,基礎管理亦不強,所以將因企業管理信息化大大落后于時代,而使工程造價工作量加大,工作目的盲目,成本增加。
施工單位需要明確工程的實際用途,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建筑工程的實際需要。招投標工作直接關系到工程項目的實施,對工程造價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投標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程序和流程進行工作,保證投標的科學性、真實性、有效性。投標實施過程中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投標計劃,不能帶有盲目性。計劃必須符合項目工程實施需要,把價格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區間,保證項目實施能夠順利完成,
我國工程造價信息管理部門已經出臺很多的策略來解決當前出現的問題。努力實現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是當前工程造價管理的首要任務,通過工程造價信息化管理,保證工程造價管理更具科學性、真實性、合理性。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建設,必須要有配套的信息化制度作保障,各項工作才能更好的開展。
對收集的信息資源進行分類是工程造價信息管理的重要工作,信息分類過程中必須堅持科學性原則,按照整個信息化系統管理要求進行統一化、規范化管理,防止多重評價標準產生。建筑企業信用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信息資源,通過建立全國建筑工程企業信用數據庫,保證全國建筑企業實現信用監控,促進企業處于公平發展軌道上,對工程造價管理更趨科學性、真實性。
建筑行業的發展與工程造價是分不開的,工程造價可以影響工程整體效益的規劃,當前建筑行業發展中,工程造價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工程造價的問題,首先要保證工程造價的科學合理和真實性,從根本上強化工程造價的管理體制,對于相關工作人員,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工程建設考慮,對工程造價當中存在的問題要反復分析研究,保證各項決策符合建筑工程的需要,只有各部門、各環節相互團結,才能真正意義上保證工程造價的有效性,才能保證建筑工程的良性發展。
[1]任小艷. 淺談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與控制[J]. 廣東建材. 2010(02)
[2]喬艷芳,趙曉莉. 淺議工程造價控制中的問題及對策[J]. 山西建筑.2008(07)
[3]陳艷芳,劉海山. 建筑工程造價控制分析與探討[J]. 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