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統全, 魯 進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
對執行13版《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探討
曾統全, 魯 進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
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規范著建設工程的造價計價行為、統一著建設工程計價文件的編制原則和計價方法,是招投標造價文件編制和合同執行的依據,關系到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的經濟利益,對保證建設單位的合理投資和施工企業的合理收入尤為重要。闡述了對13版規范的認識、理解與執行中存在的某些困惑,并就這些困惑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解決辦法,供商榷。
13版規范;綜合單價;工程量;探討
隨著我國建設工程造價行業與國際接軌,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編制工程項目控制價、報價或工程成本已勢在必行,對于在國際上通行已有上百年歷史、規章完備、體系成熟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我國于2003年和2008年推出了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 GB50500-2003(簡稱:03版規范)和GB50500-2008(簡稱:08版規范),針對03版規范和08版規范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2013年又新推出了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13(簡稱:13版規范)。針對13版規范執行兩年多時間,筆者有以下個人認識和思考,供大家探討。
03版規范:體現招標投標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要求,側重清單計價與技術要求的一致性,提出了企業自主定價,建立起了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體制,但其未涉及政府監管機制,未能充分反映我國建設市場的實際情況。
08版規范:充分總結了03版規范的經驗和取得的成果,并針對其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03版規范進行了補充修改和完善。其正文部分的特點有以下幾點:①內容更加全面,涵蓋了從招投標開始到竣工結算的全過程,增加了條文說明,使工程施工中每個計價階段都有“規”可依、有“章”可循。②體現了工程造價計價各階段的要求,使工程造價計價行為形成了有機的整體。③充分考慮了中國建筑市場的實際情況,規范了招投標行為,實現了風險共擔。④充分注意到工程建設計價的特點,其條文規定更具操作性。從工程造價計價的實際出發,增加和修訂了相關的具體操作條款并完善了工程量清單計價表格,使" 08規范”更貼近實際計價需要。
13版規范:規范中政府的監管機制得以體現,工程量清單增加了風險分擔、措施項目清單編制、招標控制價的使用、投標報價、工程計量共五個內容的強制性條文,加大了強制條款的作用范圍;對工程造價計價的共性予以規范,對施工階段不同環節的特點作出了專門性規定,并使共性和個性有機結合,從而按照施工程序承前啟后,脈絡貫通,形成了規范工程造價計價行為的有機整體,是一本融合全過程工程計價技術與管理于一體的規范。
依據原建設部令第107號文中對綜合單價的定義,分部分項工程量的單價為全費用單價,全費用單價綜合計算為完成分部分項工程所發生的直接費、間接費、利潤、稅金。這與國際上通用的綜合單價定義是一致的(即通常所說的全費用單價)。而13版規范延續了03版和08版綜合單價的定義,即綜合計算完成分部分項工程所發生的直接費、間接費、利潤,但不包括規費、稅金。為此,筆者認為:13版規范的綜合單價是一種狹義上的綜合單價。
在實際操作中,不包含稅金和規費的綜合單價不能讓人一目了然,易產生一些歧義,單項工程結算不能直接采用工程量清單項目單價;既使是從事造價專業的工作人員,若不是從事工民建造價專業的,往往也需耗費較長時間才能讀懂和明白大量的表格以及表格間的數據關系。
筆者認為:如果試行全費用單價,其既能同國際接軌,又能節省大量表格、能夠明確項目費用,便于工程結算。如果擔心不把安全文明施工費、規費和稅金規定為不可競爭性費用,招標人可能會轉嫁風險,甚至以犧牲施工人員利益進行低價競爭,從而造成行業難以監管,這顯然有失偏頗。因為沒有法律法規規定,單價中若不額外列出稅費,就可以不征稅費;若擔心如果不作規定,建設單位的強勢會讓施工單位給出較多優惠,甚至包括規費、稅金部分,施工單位為了中標、為了企業利益而作文章、鉆空子,采用不平衡低報價。但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雖然政府單獨規定安全文明施工費、規費和稅金為不可競爭性費用,但并未實質性解決建設工程低報價問題,其原因在于不可競爭費用不能從根本上保證承發包人的利益。筆者認為:工程報價的實質是承發包人其建筑行為是以貨幣形式來表現的,關鍵在于規范承發包人的建筑行為,在于立法,而不在于強調對某幾項費用的報價形式進行規定。既使為了能保證規費和稅金的正常運轉,也可明文規定必須按實繳納,或將所有政策性收費測算一個費率,且將該費率與稅金同樣計算,如此實施,所有單價即為全費用單價。
合同的形成是經過要約、承諾的方式達成的。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基礎是“要約承諾式”的商業交易行為。若將竣工結算提高到很高的位置,若竣工結算可以嚴重超越中標價,其是否與招投標法規定的“不得實質性改變中標結果”條文有違仍需探討;工程竣工結算的格式、方式可以由行業協會以規程的形式發布,相關部門可以對竣工結算的過程、程序制訂進行應有的監督。竣工結算是當事雙方的合同行為,合同結算方式、合同結算方法千變萬化,對此,筆者認為:不宜對竣工結算做過多的定義與規定,從而忽視建筑業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事實,項目的招標、投標、實施、竣工結算等都是一種市場行為,因而不宜對市場行為做過多的約束。
03版規范主要側重工程量清單計價內容和對應技術標準要求,旨在規范招標投標的工程量清單計價行為,是一本純粹的工程量計量計價規范。
08版計價規范為克服03版規范的不足,全面規范了工程量清單的計價行為,涵蓋了從招標、投標、實施直至竣工結算的項目工程全過程的工程項目計量計價與管理。在03版規范的基礎上增加了招投標操作、索賠與簽證流程、結算等內容。
13版規范延續了08版規范的思路,以國標規范形式強制規定了“招標行為、投標行為、合同行為、結算行為”。筆者認為:就這些規范的行為而言,都不屬于“工程計量計價規則”范疇的工作,國家對招投標行為已有相關的法規(招投標法、合同法等),九部委聯合發布的《標準合同文件》中亦有明確的索賠、簽證和工程結算條款。現在,新版《標準合同文件》已經推行,若其合同條款與13版規范有沖突、有矛盾時難以把控和執行,且工程施工還應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在具體執行中可能會出現尺度不一致的情況,易引起爭議與糾紛。
同時,13版規范涉及了較多其他文件中已涉及的內容,以及許多需要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的內容,對本應是雙方約定的合同行為而作了過多的說明且又沒有規定的很清晰,可能會引起更多文件間的沖突,使雙方合同執行者更加難以把握,當發生沖突和糾紛時,需耗費較長時間甄別文件的有效性、文件的效力以及文件的優先順序。
總體而言,目前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仍未完全進入市場經濟,國家的宏觀調控仍發揮著指導作用,牽引著市場經濟運行,因此,投標人就應遵循既定的原則參與市場競爭。
筆者認為:編制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原則可回歸到“統一量,競爭費”的思路上,即對計價行為進行規范,恢復清單計價為技術規范,對當事雙方在經濟領域內的行為按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要求進行約束和規范并嚴格執行。
TV22;TV51
B
1001-2184(2015)05-0073-02
曾統全(1967-),男,四川蓬溪人,高級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學士,從事水電工程建設技術與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李燕輝)
2015-04-18
魯 進(1968-),男,四川成都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從事工程造價及咨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