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超
(江蘇海瀾正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淡鹽水化學脫氯工藝的改進
李文超
(江蘇海瀾正和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目前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淡鹽水化學脫氯工藝的應用比較廣泛,本文探討該工藝的改進措施,希望對相關工作有所幫助。關鍵詞:離子膜法燒堿 淡鹽水 化學脫氯 改進
離子膜法燒堿生產技術的實際運用過程中,通常是經過真空物理脫氯之后,再實施化學脫氯,所采用的工藝一般都比較成熟,比較固定,其中在化學脫氯的過程中,為了處理鹽水中的游離氯,通常采用亞硫酸鈉來進行處理,本文在此就針對亞硫酸鈉處理鹽水中游離氯這一環節,探討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淡鹽水化學脫氯工藝的改進,為相關工作開辟思路。
在傳統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淡鹽水化學脫氯工藝中,亞硫酸鈉脫氯技術比較成熟,脫氯過程比較簡潔,對脫氯工藝的控制也比較簡便,但是傳統的脫氯技術也存在一些不足,亞硫酸鈉發生氧化之后,會產生一定量的硫酸根,導致脫氯系統中聚集大量的硫酸根,一旦硫酸根的濃度過大,就會對離子膜電解裝置的穩定性產生很大干擾,由此可見,在傳統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淡鹽水化學脫氯工藝中,一定要有效除去系統中的硫酸根,這樣才能維持整個系統的良好運行,就眼下來看,除去硫酸根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兩種:第一種方法是采用氯化鋇,使硫酸根與氯化鋇發生化學反應,進而生成硫酸鋇,硫酸鋇沉淀之后通過澄清桶沉降,最終就可以進行壓濾處理,將固廢硫酸鋇排出系統。第二種方法主要是采用反滲透膜,反滲透膜可以將硫酸鈉脫除,在經過冷凍結晶以及離心脫除水分之后,可以產生固體硫酸鈉晶體。以上兩種方法雖然能夠將硫酸鈉從系統中脫除,但是都會增加系統運行的成本,都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并且以上兩種方法都會產生硫酸鈉固體廢棄物,如何妥善處理固體廢棄物,也成為了一個難題[1]。
在本次研究中,為了對傳統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淡鹽水化學脫氯工藝進行改進,采用了過氧化氫,用其取替亞硫酸鈉,在真空物力脫除環節之后,通過過氧化氫來脫除鹽水中的游離氯。在實際研究過程中,需要確定游離氯與過氧化氫的最佳反應狀況,并且需要仔細研究過氧化氫與游離氯的反應原理,因此筆者進行了試驗,試驗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五個環節。
首先測試過氧化氫與游離氯在酸性環境下的反應情況,筆者采用氯氣對硫酸進行干燥,之后對干燥后的硫酸進行脫氯,取樣完成之后適當加入過氧化氫,一直到不再產生氣泡為止,之后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樣本中不存在游離氯,因此可以看出,在存在硫酸的情況下,也就是酸性環境中,氯氣能夠與過氧化氫發生化學反應,進而生成氧氣。
其次測試過氧化氫與游離氯在堿性環境下的反應情況,準備次氯酸鈉溶液,適當在樣本中加入過氧化氫,一直到不再產生氣泡為止,之后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次氯酸鈉中的游離氯全部反應。因此可以看出,不僅是在酸性環境中氯氣能夠與過氧化氫發生化學反應,同樣在堿性環境中,游離氯也能夠與過氧化氫發生化學反應,而且堿性環境中游離氯與過氧化氫的反應更加劇烈。
再次,仿制含氯淡鹽水,并通過調節pH值來模擬堿性環境以及酸性環境,第一步是模擬酸性環境,通過加入鹽酸來調節pH值,之后加入過氧化氫,觀察反應效果可知,游離氯與過氧化氫的化學反應不激烈,同時反應時間較長,經過檢驗之后可知,淡鹽水中的游離氯沒有完全反應,淡鹽水中仍然存在游離氯殘留。第二步是模擬堿性環境,通過加入氫氧化鈉來調節pH值,之后加入過氧化氫,觀察反應情況可知,游離氯與過氧化氫的化學反應十分激烈,經過檢測之后可知,淡鹽水中的游離氯完全反應,淡鹽水中不存在游離氯殘留。
第四,取出生產裝置中經過真空脫氯之后的淡鹽水,適當加入過氧化氫,當游離氯與過氧化氫反應完成之后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淡鹽水中的游離氯完全反應,沒有殘留。不過在此環節中需要注意,生產裝置中經過真空脫氯之后的淡鹽水含有氯酸鹽,而在檢測時需要調節pH值,在把pH值調節到酸性的過程中,氯酸鹽會分解產生新的游離氯,這樣一來,就會對脫除結果產生影響,由此可見,如果淡鹽水中含有氯酸鹽,一定要科學的選擇檢測方法,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2]。
第五,取出生產裝置中經過真空脫氯之后的淡鹽水,在不同pH值以及不同過量的過氧化氫下,進行脫氯試驗,分別將pH值調節到10.5-11.0范圍、11.0-11.5范圍、11.5-12.0范圍、12.0-12.5范圍,之后分別測試反應效果,測試結果顯示,酸性越強,反應效果越差,反之堿性越強,反應效果越好。再對去除游離氯之后的鹽水進行氧化還原電位檢測,結果顯示,全部在50mV以下。另一方面,在過量10%、20%、30%的過氧化氫條件下進行測試,最后通過反復的測試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堿性環境下,過氧化氫可以將游離氯完全脫除,與酸性環境相比,堿性環境下過氧化氫與游離氯的反應更加激烈,氧化性更強,反應更完全。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筆者結合傳統的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淡鹽水化學脫氯工藝,改用雙氧水,通過ORP計、pH計來進行在線檢測儀表進行監控,同時仍然使用原有自控閥以及亞硫酸鈉流量計,僅僅需要加設輸送泵、過氧化氫貯槽,通過調節氫氧化鈉的加入量,可以控制pH值,再加入適當的過氧化氫,就可以實現脫氯,同時可以根據儀表顯示值,檢測淡鹽水中的游離氯,每30min進行一次取樣分析,分析脫氯之后過氧化氫以及游離氯的過量情況。
經過檢測可知,ORP顯示值處于-60到0mV范圍時,經過過氧化氫脫氯之后,淡鹽水中的游離氯完全反應,說明可以采用過氧化氫代替亞硫酸鈉,并且使用過氧化氫之后,脫氯效果比較明顯,工藝控制也較為簡便,無需對原有的儀表閥門以及管線進行大量改動[3]。
將兩種脫氯方法進行比較后可以得出,過氧化氫脫氯的生成物不會對裝置的穩定運行產生干擾,化學反應的方程式如下:
Cl2+2OHˉ→Clˉ+ClO+H2O H2O2+ClOˉ→Clˉ+H2O+O2
由此可見,過氧化氫脫氯后,化學反應的生成物是氧氣和水,不會對系統運行造成干擾,同時采用過氧化氫之后,可以節約系統的運行成本,不用擔心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問題[4]。
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淡鹽水化學脫氯工藝的應用十分廣泛,在傳統的脫氯工藝中,存在一系列不足,例如成本投入大,固體廢棄物處理困難等等,因此有必要對傳統的脫氯工藝進行改進,本文研究結果正式,采用過氧化氫代替亞硫酸鈉可以降低系統運行成本,并且脫氯效果明顯,無需增加過多的儀表和設備,大大降低了系統運行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希望文中內容對相關工作有所幫助,未來如何進一步完善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淡鹽水化學脫氯工藝,還需要我們繼續探索。
[1]馬玥琤. 隔膜法燒堿改造為離子膜法燒堿的工藝討論[J]. 氯堿工業,2013,12:7-10.
[2]張萍. 離子膜法燒堿裝置淡鹽水化學脫氯工藝的改進[J]. 氯堿工業,2014,01:9-10+13.
[3]董紅波,孔祥銀,袁文東. 淡鹽水脫氯工藝的優化控制方案[J]. 氯堿工業,2014,05:3-5.
[4]程殿彬. 離子膜法電解制燒堿設計有關問題之我見[J]. 氯堿工業,2011,03:10-15.
G322
B
1007-6344(2015)04-0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