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趙新宇
[摘 要]消防產品是公共安全類產品,是預防和撲救火災的基本要件之一,產品質量的好壞與社會經濟建設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消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著力解決消防產品制假、售假、用假問題迫在眉睫,加強和改進消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成為了我們面臨的任務和新挑戰。
[關鍵詞]加強 改進 消防產品 監督管理
中圖分類號:D631.6;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8-0060-01
消防產品是一類特殊的安全產品,它是人們預防和撲救火災的主要武器,包括用途為預防、撲救火災或在火災現場救生用的硬件、軟件和流程性產品,對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賦予公安消防機構的職權之一。消防部門需要通過加強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培育完善市場和健全監管機制等手段進一步規范消防產品市場。
一、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消防產品生產領域缺乏有效監管。部分消防產品生產企業重取證、輕質量,在取得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認可證書后,放松了對產品的質量管理,片面認為取得證書或產品檢驗合格就進了保險箱,在實際生產時重效益輕質量,為牟取最大經濟利益降低成本,偷工減料,甚至達到偽劣的程度。
二是檢驗報告與產品實際質量不相一致的矛盾。消防產品檢驗合格證有國家質量認證委員會出具的生產許可證、質量認證證書及國家四個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的檢驗報告。消防產品的證書資料只能是進入市場的前提,并不是產品質量的有效保證,檢驗報告僅能保證當時送檢的那一批產品質量是合格的,不能代表報告有效期內廠家生產的所有消防產品均為合格產品。
三是制假、售假的地下工廠違規生產屢禁不止。由于消防產品的特殊性,生產制造流程簡單,經濟效益回報可觀,一些無證生產的小作坊及加工企業,使用劣質材料進行加工生產,由于成本低,銷售價格低,所以在市場上也占據一定份額。
四是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弊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明確規定:對生產、銷售銷售未經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確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的消防產品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產品和違法所得,依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從重處罰。但在執法過程中,由于公安消防部門對產品質量法不具備執法資格,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聯動機制,案件移交造成部門之間銜接出現空檔,致使案件辦理周期長,取證困難,使違法者有機可乘,加大了執法難度。
五是使用流通領域產品質量被忽視。有的用戶或施工單位對消防產品知識掌握不夠,無意中使用了不合格消防產品;有的消費者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部分單位選用時往往以價格為標準,認為自己花了高價格,購買回的消防產品質量就是過關的;更有單位認為配備一些消防設施是為了應付消防部門的檢查,為了節約成本,一味追求低價格,大量選購低價產品,主觀意愿買假、用假,這種做法很容易造成偽劣產品在流通領域的增多,更導致消防設施無法保持完好有效。
六是消防產品監督的方法有待改進和加強。消防產品監督工作在方法和力度上還有要改進的地方。消防部門一般只在消防監督檢查和建筑工程竣工的消防驗收時進行消防產品的監督工作。在消防監督檢查中,一般只是檢查被查單位是否按規定配備消防設施設備,外觀是否完好;在建筑工程竣工驗收時也是以產品的證書等資料作為重要依據。這些方法往往造成產品質量合格與否取決于產品的外觀和表面標識及證書,而產品質量的實際情況反而容易被忽略。
二、加強和改進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的幾點認識
一是加強消防產品市場源頭管控。首先要對生產企業進行嚴格監管,避免有些企業投機取巧,一證吃遍天下的現象存在。質檢部門要隨機對生產企業進行不定期抽查,在廠家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對其生產車間和倉庫內消防產品進行隨機抽樣檢測,這樣才能確保產品質量的可信性。經檢測發現不合格產品后,應停產限期整頓,嚴重的直至吊銷營業執照。其次,嚴格市場準入制度。有關監管部門要對進入市場的消防產品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認證,對流通市場的產品要完善備案機制,明確責任,落實到人。要加強消防產品市場的規范化和法制化,嚴格執行消防產品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確保質量符合標準的消防產品進入流通市場,嚴厲打擊消防產品市場上制假、售假的違法犯罪行為,全力凈化消防產品市場環境。
二是進一步完善執法部門協調聯動機制。消防、工商、質監等部門作為消防產品監管的主要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完善的協調聯動機制,明確責任,加強溝通,積極合作,定期召開消防產品聯合執法會議,建立消防執法信息反饋制度,及時將各自領域發現的不合格消防產品信息相互之間進行通報,在檢查中發現問題的,分工負責,嚴肅處理,對產品質量存在嚴重問題的生產企業要報請公安部消防產品評定中心予以停證處理,真正對消防產品違法行為形成震懾作用。
三是加強社會宣傳和輿論監督。充分運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各類新聞媒體等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消防宣傳攻勢,及時向社會公開有關產品的信用信息和數據,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全面發動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關注、支持并參與到消防產品專項整治行動中。同時加大對消防產品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以及廣大群眾的質量知識宣傳教育,利用“3.15”消費者權益日等有效時機,采取印發消防產品應知應會小冊子、舉辦專題講座等形式,廣泛宣傳消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公眾對消防產品的知曉率,提升廣大群眾識假、辨假的能力,在提高其辨別不合格消防產品能力的同時,還要積極向他們講清其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形成一個全社會監督消防產品質量的氛圍。
四是全面強化消防產品監管工作。首先要加強消防產品監管執法人員培訓,學習有關消防產品的法律法規、公安部標準《消防產品現場檢查判定規則》,使每位從事消防產品監督管理人員都能了解有關消防產品的技術規范、產品功能性能、技術指標,掌握現場抽查、驗證及辨別消防產品的知識,從而提高對消防產品的監管能力。其次,加強消防產品檢查器材裝備的配備。及時配備照度計、測厚儀、氣體檢測儀、螺旋卡尺等設備,保障消防產品檢查工作的規范化和嚴肅性。第三,要加強對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人員及社會單位管理主要負責人培訓,進一步明確相關單位的消防產品質量責任,告知消防產品的市場準入制度、現場判定方法和抽樣送檢途徑,提高消防產品的質量意識和不合格產品的辨別能力。
總之,消防產品的好與壞關乎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加強和改進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制度,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全社會共同不懈努力。只有全面凈化消防產品市場環境,提高消防產品質量,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火災風險,才能更好的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