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維
(成都市水利電力勘察設計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流域治理修復型水生態補償分析
涂 維
(成都市水利電力勘察設計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由于當前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導致了人們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及利用,這使得流域內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化,同時也使水生態服務的價值受到了影響。因此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盡量補救和恢復已經被破壞的水生態功能。這對加快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本文簡要的就流域治理修復型水生態補償分析的理論研究體系以及完善機智等的各種問題從多角度展開一系列研究。
流域治理修復型 水生態補償 實施機制
流域水循環不僅具有生態服務價值共享以及整體性的特點,而且還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特征。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使流域水生態服務價值在開發過程中成本效益出現了不對稱的情況,而流域水生態補償則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作為一種新型的環境管理制度——生態補償,它可以有效的協調各種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利益關系以及維護社會公平。流域水生態補償可以將以往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點保護變為綜合治理與修復治理相結合,這可以更好實現可持續發展,對社會及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
由于流域水生態補償以往沒有區別流域現在的生態環境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而導致實施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本文從不同的流域生態環境破壞的根源出發并且結合流域內的整體協調來說明修復型水生態補償的特征。
平衡區際經濟的發展差距是流域水生態補償的關鍵所在,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可以有效的彌補資源開發以及發展的機會不平均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的不好的影響。生態補償可以調節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同時也是實現水生態保護的有效手段。
最大限度的減少區域發展過程中對流域水生態的破壞是水生態補償的最終目標,實現整體效益的最大化可以有效的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利益的最大化。
生態價值多元化的綜合手段之一就是流域治理修復型水生態補償,它可以使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之間的矛盾有一個比較協調的發展。
目前我們大多是以流域水生態保護和影響的程度以及要修復的目標為根據來判斷流域水生態被破壞的程度。可以通過流域水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的重點與實際要求來判斷水生態被破壞的具體的類型。
對流域水生態破壞的判定有以下幾個方面(1)可以將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河流及濕地占健康的水域的面積的比例與水生態修復綜合治理中的界定相對比來進行判定(2)可以以區域內的最低生態需要的水的保障率來判定(3)
地下水是否健康可根據水體中的礦物質與營養元素的含量來進行判定。(4)
由于水體都有一定的自凈能力,環境也有其自我修復能力,因此可以以流域內水中的污染程度來進行判定。
生態環境自古以來一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1972年的人類環境會議中聯合國提出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口號,目前我們面臨的挑戰已經變成了來自生態環境的各種挑戰,人們逐漸意識到對待資源和環境只盲目開發和利用是不行的。當前的中國,生態環境問題更是日益突出,生態破壞的程度在增加,而危害也在逐漸加大。
我國目前大多數的流域生態環境不容樂觀。由于缺水而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影響到了流域的可持續發展,而我國飛速發展的背后是對水資源的浪費以及污水的超標排放,這些不但遏制了水資源生態服務的價值而且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因此貫徹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自古以來一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保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都需要盡最大的努力來補救流域的生態服務功能,這已經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保障。
流域治理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以及目標,為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我們需要將流域內的開發利用的方式向開發與保護并重的方向進行轉變,不能只是事后才進行治理,而是事前就要預防。同時我們需要限制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總量,控制區域內水的用量,盡量滿足生態用水的需求。此外我們實施水生態修復工作時還要保持水土,進行生態保護,以此來改善水生態系統,使流域的綜合治理得以實現。還有加強對地下水的修復治理,科學的利用水資源,也是實現水生態修復治理的重要舉措。
(1)費用的支付
目前大多數的生態補償都是針對恢復已經破壞的生態環境展開的,真正的將生態恢復作為重點的流域水生態補償的案例是很少的。在我國,流域治理修復型水生態補償的關鍵措施是退耕還林,其產生的費用大多數是國家的財政轉移支付,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對人們的經濟激勵而且也影響了區域生態治理修復的實施。
(2)恢復的過程
在流域治理修復的過程中我們要明白,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的狀態是不可能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治理才能實現,因此我們要做好長期奮斗的打算。水生態補償的實施方法與側重點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在重建時期,我們要將代際與外部補償為主,內部補充為輔,而當流域上游的經濟補償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則要以內部補償為主,其他的為輔。
(3)實施的方式
水生態補償可以惠及整個流域,如果流域上游因為要保護生態環境而使得獲得的效益低于付出的邊際成本,就會讓人們對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減少。在付出與收獲不對等時,片面的治理流域上部的水生態環境是不能改變整個流域水生態被破壞的情況。可以通過對各地方政府的稅收進行再分配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補償金的發放,以此來避免生態環境被破壞的事情的發生。目前流域水生態補償的最只要的支付方式市場化的補償方式,它可以實現水生態環境服務的功能價值。
采取流域水生態補償是解決河流水系的流動性與連續性,整個水循環的整體性,以及社會經濟各部門的相互間的分割性而造成的水資源的過度開發與利用中收獲與支付不相符的問題的重要舉措。因為水具有流動性,所以一個流域內的水質的保護能夠輻射到其他的區域,這就會造成良性循環,從而使得水生態情況逐漸好轉。生態問題是如今全球性的問題,大多數國家都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生態功能下降等問題,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進行不同種類的生態補償與實踐探索研究。
隨著水生態問題的日益嚴峻,協調流域間的利益沖突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水生態補償則可以很好的彌補不同利益間發展不平衡的現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政策手段來激勵民眾保護流域生態環境,或者將流域水生態保護的外部效應進行內部化。當前主要是以公共物品理論與生態環境外部成本內部化原理為根據,以生態和經濟學理論為基礎來完成流域治理修復型水生態補償。
我國為了保護流域內的水生態而采取了一系列如退耕還林等措施,從不同的層面對不同情況的流域進行了各種水生態補償,同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于流域水生態環境的保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流域水生態補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態環境的惡化,但是水生態補償仍需要繼續研究,造福人類。
TV
B
1007–6344(2015)01–02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