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萬青 馬永忠
【摘 要】本文通過對銀川能源學院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研究,掌握了新時代下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分析了出現問題的原因,并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上網情況;調查研究
據2014年7月21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學生依然是中國網民中最大的群體占25.1%互聯網普及率在該群體中已經出于高位[1]。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也隨著網絡的發展而發生著變化。
1 調查目的和意義
為了解銀川能源學院大學生的上網現狀,掌握新時代下我院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利用互聯網學習情況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上網意識,對網絡上的各種信息有一定的認識辨別能力,能夠使大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豐富的資源為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服務。
2 調查對象和方法
2.1 調查對象
在銀川能源學院隨機選取了500名學生進行調查,發放問卷500份,回收490份,有效問卷490份,有效回收率98%。調查對象當中,男生320人,占調查人數的65%,女生170人,占調查人數的35%。
2.2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采取了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由18個問題構成,內容涉及到上網目的、上網時長、上網的依賴、上網與學習的關系、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內容。為了深入了解學生上網狀態我們還隨機抽樣了30名學生進行了訪談,并獲得了一些基本的數據。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3.1 上網的主要目的調查(此項問卷為多項選擇)
在上網主要目的調查中,大多數同學上網主要以娛樂為主,看電影、聽音樂占48%,聊天交友占47%,玩游戲占38%,在學習開闊視野中查資料的占38%,瀏覽新聞占28%,收發電子郵件占8%,網上購物的同學也不少占22%。其它占8%。
3.2 上網時間、地點及上網設備的調查(此項問卷有多項選擇)
每天上網時間調查中,每天1小時以上的占85%,其中5小時以上占22%,3~5小時占28%,1~3小時占35%,每天1小時以下的占15%,可見網絡在學生當中普及率還是很高的。上網設備中移動終端較多占73%,臺式電腦占14%,筆記本占18%。上網地點主要以宿舍為主占63%,網吧占16%,家中上網占29%,其它占5%。
3.3 對自己上網時間的控制
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同學能控制自己的上網時間,對網絡的依賴不是很強,大體上是在自己把握上網時間的占49%,有時會上癮,但大多數時還知道控制占21%,想控制時間,但一上網就忘記時間占10%,沒有時間概念,順其自然20%。經常通宵上網的占13%,偶爾通宵上網占53%,從不通宵上網的占33%。
3.4 上網和學習的關系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成績,用不好將會給學生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耽誤學習。調查中上網可以促進學習占18%,上網耽誤學習19%,上網可以增強綜合素質27%,不好說的占36%,說明好多同學對網絡很迷茫。因為上網而逃課的占18%,不逃課的占82%。
3.5 網絡安全方面的調查(此項問卷為多項選擇)
大學的網絡安全面臨的問題很多,帳號被盜占41%,中過病毒占27%,瀏覽器被改占15%,遇到過攻擊占10%,收到中獎信息占35%,被騙、損失錢財8%;調查中采取網絡安全措施的同學不太理想,安裝殺毒軟件占59%,設置強壯的密碼占23%,操作系統更新設置占20%,安裝了ARP防火墻占21%,沒采取任何安全措施占5%。
4 調查分析與建議
4.1 加強對學生網絡思想教育,正確引導學生上網
通過調查和學生訪談,大多數同學對網絡沒有依賴性,但有一小部分同學對網絡依賴性很強,一上網就沒有時間觀念,甚至為上網而逃課。 因此,大學生教育要更新觀念,積極探索適應網絡時代的思想教育新模式,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大學生的自律意識,讓網絡為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開闊視野而服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上網觀念。
4.2 加速校園網絡資源建設,滿足學生上網需求
調查顯示,毎天上網1個小時以上的同學占85%,網絡成了當代大學生傳遞和接收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學??梢蕴峁┴S富優質的網絡資源,增加網絡功能與網絡服務,如學校有線、無線全覆蓋,提供網絡優質課程,提供網上交流平臺等等,滿足學生網絡資源需求。通過調查和訪談了解到學校機房、電子閱覽室根本無法滿足學生上網硬件的需求,在學校機房和電子閱覽上網的同學只占7%,所以周六、周天學生結伴選擇網吧去上網,學校離網吧較遠,這樣產生了學生的安全隱患。因此,建議學校應加大學校機房和電子閱覽室的建設,提高設備的配置,豐富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業余時間進一步開放公共機房,這樣不僅方便學生就近使用網絡資源,能夠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4.3 加強網絡安全教育,構建良好網絡安全環境
調查中發現,學生網絡安全意識較弱,學校要加強網絡安全教育,通過開設講座、網絡安全興趣小組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網絡安全教育,學校也要從軟硬件建設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降低網絡安全隱患。學生自已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不要打開不可靠的網站和來路不明的郵件,以免中毒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上網設備操作系統經常升級并安裝正版殺毒軟件,及時查殺病毒木馬。
4.4 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調查中發現,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聊天、玩游戲、看電影,每次上網做的第一件事情最多的是聊天、交友。這說明我們學校校園文化不夠豐富。學校應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盡可能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業余生活豐富起來,有事可做,挖掘興趣愛好,給學生發揮特長提供充分的空間和展示自己的舞臺,減少對網絡的依賴。
5 小結
隨著網絡的發展,其雙刃劍的性質表現得越來越突出,只要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對大學生的上網進行正確引導,滿足學生上網需求,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網絡安全意識,消除大學生負面影響,網絡就能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服務。
【參考文獻】
[1]http://wenku.baidu.com/view/eefa4556b52acfc789ebc991.html[OL].
[2]王瑜.關于當代大學生情況調查及其教育對策的思考[J].雞西大學學報,2014(5).
[3]白定南,李向陽.大學生網絡使用調查分析[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2013(22).
[4]戚棟梁,胡衛衛,朱海洋.大學生上網狀況調查與分析[J].河南科技,2012(22).
[責任編輯:薛俊歌]